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微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微探

陈宝玉

重庆市潼南柏梓中学陈宝玉

摘要:新课改是高中教育发展史上出现的空前、彻底的课程调整和改革,高中政治教学也应该紧扣新课程改革的脉搏,不断深化和提高对新课程改革及其方向的理解和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程改革实践中。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一、运用正确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能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般来说只有在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让他们进一步掌握符合现代教育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责任感的、能自主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人。如高一经济生活部分,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对高一学生来说要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巧妙的导入,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

一是要变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为“全面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果在教学目标追求上仍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反映出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这就自然地捆住教师的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学思路,就会阻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心理的发展。这势必同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相悖,同教育心理学相违。《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是多方向的、深层次的,整体性的。若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说教”“检查与考试”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折扣”的执行,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真正落实。完美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高中政治教学中目标设计要注意“全面性”,在每堂课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高。

二是要变用教材教的生硬课堂教学为呼唤对生活的回归课堂教学。老师对教材“多变性”不适应,对教材理论与实际“差距”茫然,学生就会对一些枯燥教材内容的乏味,对社会存在轻视政治科现象的认同,对为应试而大量背诵的厌倦,对教顺师简单古板教学有失落感等。为此,应该让学生向生活学习,把生活引入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

三、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过程管理

一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师应明确教给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学习的方法。我国古代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一说,教学也一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从无知的此岸到有知的彼岸,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更要指导学生如何从无知的此岸到达有知的彼岸的方法。学无定法。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是由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决定的,衡量自己指导学习方法是否恰当,主要是看指导的学习方法是否合乎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否能使学生取得实际的效果。因此,我经常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深入了解和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考虑此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男女生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性,年龄阶段的不同,尽量做到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方法,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在讲“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时,让学生模仿“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之插图情景”时,让班长充任决策者,每一位同学都是公众来参与决策过程,这样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理念。总之,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要遵循一致性,启发性,情感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达到主客观体的一次次碰撞和统一。

二是教师要重视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四、重视课余时间自身素质的提高

老师的知识结构、知识能力,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指导。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不少政治教师的角色一旦定位,便很容易把自己禁锢在政治学科的壁垒之中,不再或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新教材中的课题往往涉及到课内外、校内外、内容丰富,范围极广,因而作为政治教师仅凭政治科目的有限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其优势就在于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看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如果面对一个课题,作为指导者如果对内容不了解,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并且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也是很难的。

在教学过程中低起点、多层次地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贯彻启发式原则,实施素质教育等新思想的具体化,解决课堂教学中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更加紧密地协调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可以使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得到很好地实施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