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

李娟凤

南宁市玉兰路小学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阅读教学部分提出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由此可见, 背诵课文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背诵课文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背诵、现状、兴趣、理解、方法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阅读教学部分提出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由此可见, 背诵课文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背诵课文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古语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书背诵得多了。书中的语言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自己的语言。

现阶段,对于课程标准指定篇目的背诵,普遍表现为: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脱离教师指导,有的小学生还存在着来自于各方面原因的畏难情绪,突出表现就是不喜欢背诵课文,不善于背诵课文,只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记忆不深刻,自觉性差,体验不快乐,效果不佳。教师也常常为此大伤脑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呢?在这里浅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背诵也不例外。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通过以下途径:

1、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给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博学强记的故事;开展背诵比赛,比一比谁背得快,比一比谁背得流利,并量化到每个小组的评比中;做背诵接龙游戏,你背上句,我背下句,你背第一段,我背第二段;教师做背诵示范,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背诵兴趣的方法。学生明确了背诵的目的,提高了背诵的兴趣,也就不以背诵为苦了。

2、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们最好的楷模。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背诵。每天晨读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学生在一起背诵课文,我总是带感情背诵课文来为学生作示范。让学生觉得,在师生共学的氛围中,可以找到背书的乐趣。 

二、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背诵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才会快捷省力,记忆才会深刻。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为了提高背诵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小学生明意理解课文,帮助记忆。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记忆文章的线路。

每一篇课文或每一个段落,都围绕一定的内容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如总分结构、并列结构、因果结构,时间的顺序、方位变化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等写的,帮助学生弄清主要内容和结构形式,记忆就有了具体的语言材料和顺序。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翠鸟》第一自然段中,我提示学生:作者通过几个方面来写翠鸟的外形特点?写翠鸟的外形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对内容的层次,先后顺序有了了解,背诵就容易多了。

2、突出记忆的要点。

根据课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作为记忆的焦点,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分步记忆,再逐步脱离文本,心里问口里答,直至只答不问,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复述。

3、结合图画、加强记忆的面。

语言形象和视觉形象相结合,是储存大量信息的基础,有的课文内容具有较鲜明的视觉形象,或者说是画面形象,如能把文字化为画面,以图形为编码形式,储存脑中,将更容易记忆。使语言形象化、情景化的最好方法是想象。

三、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背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

1、在背诵过程中要求做到“全身贯注”。

我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是说背书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要像古人读书那样,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且重在心到。这里说的心到,就是说注意力要集中在思索全文的基本思想和琢磨文章的重点词语上,眼睛要看前方,顾后句,使语句在眼帘中成线;口要勤读,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高声朗读,这样背书的效果好、印象深。

2、教会学生逐层背诵。

把背诵的内容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背诵段落不长的句子。比如:背诵《画杨桃》中老师说的话时,全段共4句话,有三层意思,前两句用画杨桃这个例子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后两句告诉学生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应该怎么做。这四句话句句相连。只要教会了学生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逐层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

五、充分利用时间导背。

在讲课的过程中导背,合理地利用早读课时间导背,课前导背。每节语文课前,上课的预备铃一响,不管班里有多少人,班长马上要带大家背诵,先从简单的名言警句或诗词开始,再练习教师要求背的课文。背不出来的可看书读,进教室的同学陆陆续续,一开始,读背的不多,但在前面同学的带领下,一进教室,大家就会跟读了起来。这样,充分地利用了时间,教师进了教室以后,学生的思想也马上能集中起来,教师就时不时表扬读得认真的同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背诵课文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先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喜欢背书,再教给他们正确合理的背诵方法,利用多种渠道,把新颖的教学手段适当引入课堂,加深学生记忆的效果,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几点做法.[J].黑河教育.2012.(9) . [2] 张静.如何提高学生背诵课文的效率.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08-05. [3] 杨泽冰.如何培养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 小学教学参考.期刊.2011-09-05. [4] 刘太春.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新课程导学》.201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