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规范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举措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基层党校规范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举措分析

胡越

中共阿克苏市委党校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党校是宣传和弘扬优秀党政方针,培养优秀党员队伍的重要基地。而意识形态是党校教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建设。本文主要对当前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并分别从舆论阵地、师资素质和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就有效的举措展开分析,从而为促进意识形态教育实现高效落实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举措

前言:意识形态在党校教育领域占据核心的地位,同时也是实现党员队伍思想端正、行为规范和党性修养全面建设的重要载体。基层党校需要顺应我党的方针政策针对意识形态这一教育内容加强重视程度,并针对当前在教育具体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提出规范性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优化意识形态的教育环境,真正地发挥基层党校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支撑地位。

  1. 党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意识形态舆论引导有待加强

就目前来讲,基层党校在全面开展意识形态相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在舆论的引导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受到了广泛性的普及,而基层党校在思想上对信息化教育体系的建设上,仍然缺乏正确的思想认知,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上也相对来讲比较的匮乏。导致目前现有的育人载体在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具有的服务范围也比较的片面。以上种种技术条件的约束和局限给一些教育内容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给党员队伍的学习和成长空间造成了很大的局限,对此基层党校需要在思想上引起关注。

  1. 党校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在基层党校的教育环境下,关于意识形态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所影响。然而,就目前来讲,党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呈现出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对待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上,缺乏辩证分析的能力,在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专业素养。同时,就目前的基层党校来讲,在师资结构上并不规范[1]。一些教师年龄较大,所掌握的知识储备比较的滞后,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桎梏性。不仅如此,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未能够结合具体的政治环境以及社会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导致党员队伍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储备比较的片面,并且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1. 意识形态育人方法滞后

在围绕意识形态全面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基层党校在育人方法体系的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因为基层党校受到本身经济条件的约束在教育体系建设上比较滞后,再加上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以灌输为主,这种方式不仅导致课堂环境比较的压抑,同时也导致接受教育的对象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表现比较被动,在思想和主动探究的行为上都会存在很大的局限。同时,在育人的平台上也待进一步的开发,否则将导致党员队伍所具有的学习空间比较的有局限性[2]。因此,针对当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基层党校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和方法上进行有效的革新,进一步优化整体的教育环境,从而为意识形态规范教育提供有效支撑。

  1. 实现党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优化举措

  1. 加强舆论阵地规范建设

为了促进意识形态整个教育更加的规范,基层党校需要做的是要在舆论阵地上加以规范,打造全新的育人环境,实现正确思想的有效引领,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基层党校需要认识到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加强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有效引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育人资源的全面性整合。借助微博、微信等载体设置公众号,就优秀的党政信息和战略方针进行有效的渗透,进一步拓展宣传的范围和渠道,让广大的党员队伍可以拥有更加完善的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素材的进一步整合。同时,借助先进的育人载体构建在线学习体系,通过开展直播教学、论坛讨论、在线讲座等多种方式实现育人渠道的进一步扩展。不仅如此,基层党校还需要在新媒体的功能发掘上加强关注力度,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实现舆论阵地的坚守与规划。

  1. 加强党校教师素质建设

在意识形态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是十分显著,其所具有的专业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教育质量。因此,基层党校需要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加强师资方面的建设。根据新时期背景下关于意识形态所提出的全新发展要求,引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并且,重点加强师资队伍的素质培训活动组织,立足我党的建设要求以及在意识形态方面所提出的具体教育标准,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活动,加强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有效革新,结合真实的教育情况进行有效的研讨,从而让教师能够以规范性的状态参与到意识形态教育当中。不仅如此,重点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考核也十分的必要,强化责任感的建设,从而保证其在今后的教育领域,认真分析意识形态的具体工作目标,并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创新。

  1. 多举并行更新教育方法

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在方法上进行多元化创新[3]。认识到传统灌输教育的弊端,本着激发整体学习动力的原则,探索新颖、高效的教育方法。加强情境的创建,就具体的真实案例进行呈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全面的分析。加强微课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规范性应用,以微课为载体围绕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翻转课堂,组织党员队伍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团结协作和深入探究加深对基础内容的掌握、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和实践拓展等多种方式展开相关教育工作。

结论:依前所述,在基层党校的工作领域,加强意识形态相关教育活动的规范性组织,具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意义。因此,党校需要对当前在教育活动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舆论规范、教师素质建设和育人方法更新方面进行合理规范,从而保证围绕意识形态所构建的教育体系在内容上更加全面、在形式上更加新颖,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呈现出更加显著和突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耀文.基层党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之我见[J].发展,2020(06):35-36.

[2]李玉梅.对基层党校加强干部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J].发展,2020(03):53-54.

[3]苏园园.基层党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究[J].农家参谋,2020(06):20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