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导学 以图导教 ----- 思维导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以图导学 以图导教 ----- 思维导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黄蕙华

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

摘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本文基于国内外思维导图研究现状及小学数学知识特点的分析,试图找到思维导图和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点,并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一种应用模式,促进思维导图在教师备课、学生预习、师生课堂等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达到思维导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 数学思维 思维导图 有机融合

小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提高学生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思维导图能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把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并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思维过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我们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下面,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论述。

一、用导图启发思维,让课堂真成效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以通过图式回顾整个思维过程。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图形工具,还是一种形象的知识表征工具。它将枯燥单调的文字信息以多彩的颜色、图形、代码、符号等多种元素形象化表征出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断刺激着我们的大脑,激发我们的联想,扩展我们想像的空间。

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既具备学习工具的强大优势,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图像、色彩等手段,把难易表达的隐性知识转化成形象化的显性知识,使小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领悟隐性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加工整理数学概念,参与组织数学问题的讨论,整理复习已学知识,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

(一)用思维导图构设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

从小学数学角度看,问题解决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积极探索的态度,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来自数学学科本身或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同时,它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们教师往往在教学时没有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难点,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比较薄弱。而通过思维导图构设思路,能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拥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思维导图。在它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思考,会在头脑中随时迸发出新想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有效加工材料信息,深化知识理解,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层加工,形成一定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可以让学生从“条件”→“问题”自己画一个简单的思维图,为了绘制出思维图,学生会尽可能地仔细研读题目,找出所有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充分运用已知条件,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实践,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用思维导图呈现概念,深化学生的理解

数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它是构成抽象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概念的理解水平越高,学习后续知识也就越顺利。然而,由于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困难,对基本概念不能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地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数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明确当前所学概念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延伸情况,进一步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数学概念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条理化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我就和学生一起利用思维导图把“百分数”产生的意义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把抽象的概念可视化,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用导图梳理思维,让备课更高效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关键,有效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不竭源泉。思维导图由标有关键词的中心图和分支构成,是一种高效的图式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有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一步弄清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等问题,是实现有效备课的一条途径。

这里的“教什么”就是思维导图的中心,“为什么教”、“怎么教”、“教了有什么用”是一级分支,怎么去突破这些一级分支?接下来你的大脑发散联想出的一些东西就会派生出各个一级分支的二级分支、三级分支等等。

因此,在备课之前教师必须仔细研读所需讲授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教材等资料,透彻分析授课的内容,并从授课内容中找到教学的重、难点和内在联系,发现教学的切入点。

在熟悉所讲授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结构清晰的特点,将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呈现出来,还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思维和联想,把零散的知识列在图上,形成知识的全景图,将思维导图与备课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质量。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用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仅是对课堂的主体——学生,还是对课堂的主导——教师,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思维导图只是一种手段,它虽然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总结归纳、更愉悦有效地学习,但也不能代替所有的教法。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还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以期实现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M].北京时代文化书局,2018.

[3]张丽萍,葛福鸿.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27).

[4]陈建花,张丽娟,沈有建.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5]吴静.基于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自筹经费重点B类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有效运用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B207 )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