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3

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研究

陈晓文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市, 200051.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床位顺序,将前46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和教育,后47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对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观察两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益处知晓度(91.49%),抱奶体位合理率(95.74%),含接姿势合理率(95.74%),挤奶方法合理率(89.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78.26%、71.74%、67.39%)。且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82.98%)仍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结论: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度,并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提高母婴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初产妇;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婴儿喂养方式,既对婴儿有利,亦对产妇有利。临床研究显示[1],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效果包括增强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婴儿猝死症的发生、减少儿童期肥胖、减少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等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2],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其所带来的益处甚至可以延续到成人期。而母乳喂养也可促进产妇身体恢复,预防产后贫血,促进子宫恢复等。但由于产妇受生理、心理、产后疼痛、个人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乳房乳汁分泌受限,因而无法或不愿进行母乳喂养。故此,为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效果,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3例初产妇实施了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床位顺序,将前46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后47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产妇年龄在19-30岁,年龄均值(25.45±2.34)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02±1.35)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16例;观察组中,产妇年龄在19-33岁,年龄均值(26.08±2.21)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7±1.23)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20例。所有初产妇均知悉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不宜哺乳性疾病的产妇。两组资料具备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和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


产后护理和教育:产后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向其发放《母乳喂养知识手册》,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说明母乳喂养的益处,嘱咐产妇按需哺乳;针对产妇情况制定饮食计划,确保产妇营养摄入均衡、充足;给予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正确喂奶姿势,并告知产妇乳房护理的重要性,等等。


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1)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由产科专职护士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告知其母乳喂养的益处,例如在婴幼儿方面,有利于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降低婴幼儿疾病感染的风险,提高婴幼儿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产妇方面,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原,降低乳腺癌发病几率,增进母婴感情等。使产妇重视母乳喂养,(2)母乳喂养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完成一次完整的母乳喂养,主要指导内容为婴儿含接姿势、喂奶姿势等,以防婴儿发生误吸、呛咳等。对于自然分娩产妇可在半小时内完成,对于剖宫产产妇可在1小时内完成[3];其次,告知产妇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一般为每日8-10次[4],护理人员每日需对产妇的喂养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哺乳方法不当、哺乳困难等情况,并及时安抚产妇,并进行二次指导,直至产妇能够完成哺乳,对于能够完成哺乳的产妇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可嘱咐产妇家属在旁观看,并告知其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哺乳问题,以使产妇有安全感,同时嘱咐其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切勿擅自处理,以免出现其他问题。(3)乳房护理:对于剖宫产产妇,在术后24h无法分泌足够乳汁来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此时产妇多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其中原因,并为产妇进行乳房按摩(每次按摩20min,早晚各1次),同时在按摩中应注意观察产妇情况,并鼓励产妇,提高产妇的自信心。(4)在产妇住院期间,应安排经验足、资历高的专业护士对产妇开展母乳喂养知识讲座,进一步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及讲解相关知识,并告知产妇如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婴儿是否吃饱等,并在出院前对产妇再次开展讲座以巩固其知识。


1.3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母乳喂养知识问卷调查表,调查产妇对母乳喂养益处知晓度、抱奶体位、含接姿势、挤奶方法合理性等四个方面,并进行统计分析。

  2.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6周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x±s)以及(%)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x2检验,检验值P<0.05时认为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


经问卷调查分析得知,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益处知晓度为91.49%,抱奶体位合理率为95.74%,含接姿势合理率为95.74%,挤奶方法合理率为89.36%;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益处知晓度为76.09%,抱奶体位合理率为78.26%,含接姿势合理率为71.74%,挤奶方法合理率为67.39%。两组比较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比较[n,(%)]


调查项目 对照组(n=46) 观察组(n=47) x2值 P值


母乳喂养益处知晓度 35(76.09) 43(91.49) 4.077 0.043


抱奶体位合理 36(78.26) 45(95.74) 6.323 0.012


含接姿势合理 33(71.74) 45(95.74) 9.903 0.002


挤奶方法合理 31(67.39) 42(89.36) 6.647 0.010




2.2两组产妇产后6周的喂养方式


产后6周观察发现,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占比82.98%,人工喂养占比12.77%,混合喂养占比4.26%;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占比52.17%,人工喂养占比30.43%,混合喂养占比17.39%。两组比较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6周的喂养方式比较[n,(%)]


组别 例数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


对照组 46 24(52.17) 14(30.43) 8(17.39)


观察组 47 39(82.98) 6(12.77) 2(4.26)


X2值 - 10.095 4.299 4.180


P值 - 0.001 0.038 0.041


3.讨论


3.1母乳喂养的益处


近年来,随着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产妇重视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幼儿均具有极大的益处。在婴幼儿方面[5-7],(1)可为婴幼儿提高足够的营养。母乳含有最天然的营养成分。母乳蛋白质中,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需要,可保证氨基酸完全代谢,同时也不至于积累过多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2)保护婴儿健康。母乳中溶菌素高,巨噬细胞多,可以直接灭菌。乳糖有助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乳铁蛋白含量也多,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活性,保护肠黏膜,使黏膜免受细菌侵犯,增强胃肠道的抵抗力。此外,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易吸收,钙磷比例适宜,糖类以乳糖为主,有利于钙质吸收,总渗透压不高,不易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研究表明,吃母乳的新生儿,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未吃母乳者小得多。因此,母乳喂养可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并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而初乳和过渡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还能增强新生儿呼吸道抵抗力。(3)促进婴儿发育。母乳中,半光氨酸和氨基牛磺酸的成分都较高,有利于新生儿脑生长,促进智力发育;吸吮的运动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强母婴感情,使新生儿得到更多的母爱,增加安全感,有利于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为婴儿的情商培养奠定基础。在产妇方面[8],可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促进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妈妈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同时还有利于产妇恢复身型。


3.2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产妇实施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益处知晓度(91.49%),抱奶体位合理率(95.74%),含接姿势合理率(95.74%),挤奶方法合理率(89.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78.26%、71.74%、67.39%)。且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82.98%)仍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由此可说明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可显著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度,增加母乳喂养率。在本研究中,对产妇实施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一来通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使产妇深入了解,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从而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视性;二来通过母乳喂养指导,使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并通过乳房护理,使产妇能够正常分泌乳汁,提高了产妇的自信心;三来通过母乳喂养知识的讲座,巩固了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度,避免了因失去临床指导而导致遗忘母乳喂养的技巧。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实施系统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可显著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度,并重视母乳喂养,同时有助于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技巧,提高母乳喂养率。故此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涂红星, 邱嵘, 邹智杰,等. 母乳哺育支持系统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16):21-23.


[2]丰文悦.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 26(5):83-85.


[3]郑丽琴, ZHENGLi-qin. 系统护理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22):182-184.


[4]刘国强. 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促进作用[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5(19):112-112.


[5]袁圆, 王桂英, 曾见喜.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v.3(11):186-194.


[6]余静秋, 袁飞, 陈小利, 等. 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8, 16(12):152-153.


[7]刘洋. 系统化母乳喂养宣教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38-38.


[8]吴靓.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5):570-572.





作者 陈晓文 女 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