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

葛静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530021

摘要:化学是人类认识、理解、进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解开了许多物质构成的谜题,并全力开发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化学不仅推进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也为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现实问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因此,化学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学科,它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化学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在社会需求及新课程理念下,微型实验教学法进入课堂,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因其优势明显,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加强。因此,作为教师,要针对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型实验;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微型实验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化学原理和操作方法。这种深度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应用知识,思考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自己的思维去研究化学现象以及化学原理,提升自己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型化实验教学对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微型实验的应用价值

1.提升教学能力,师生共同进步。将微型实验引入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学习知识。因此在进行讨论以及解决问题时,教师不能旁观,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在参与学生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促进自身的进一步思考,使自身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2.参与实验探究,提高创新能力。将微型实验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勇于质疑,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动手实验,验证问题。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化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都包含了许多实验题。因而,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积极开展效应实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加强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全面加强对学生化学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养成科学的精神和品德。而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由于大部分化学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学教学成绩,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解题过程中,加强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改革存在一些偏差,导致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难以高效稳定实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化学探究实验,整体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大部分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板书,缺乏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降低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不利于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导致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不符,流于形式化。

三、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策略

(一)改进实验装置,实施微型小实验

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毒物质的生成与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实验装置作为切入点,将有毒的化学实验进行转化,使其成为绿色的、无毒的化学实验。在改进化学实验装置的时候,一定要大胆创新,积极吸取和借鉴前面的经验和方式,进而对有害的化学实验进行转化,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时候,还必须要在准确把控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教学内容,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在一新型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滴管、小试管等实验器材,充分借助趣味性小实验,以降低实验所使用的剂量,以及实验生成的废弃物,真正实现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渗透。

(二)微型实验在氨气和氯气的验证实验中的应用

氨气和氯气的验证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内容。在传统的实验中,化学教师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内容展开实验,很容易产生化学气体泄漏,而氯气和氨气都是属于有毒有害气体,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着严重的影响,并且传统的实验方法需要在通风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实验需要的试剂相对较多,过程复杂,教师很难将这种实验应用在班级教学中。此时,借助微型实验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微型化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两个封闭的试管,在这些试管内部分别放入棉花球,随后滴入一定剂量的浓氨水以及浓盐酸,将石蕊试液以及无色酚酞试液浸润的纸条插入试管中,此时能够明显地看见白烟,并且试管内部滤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石蕊试液的滤纸会逐渐呈现出蓝色,酚酞试液的滤纸会逐渐呈现出红色,非常容易区分。这种微型实验能够有效地避免有毒有害气体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实验器材和装置也较为简单,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数量较少,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容易理解掌握。微型实验深度教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诞生的全新产物,将新思想和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传统化学实验变得更加的完善和高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并且能够结合信息技术加强教学创新,构建高效的化学实验课堂。通过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范成梅.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高考,2019(10):69.

[2]王建明.浅析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深度教学的探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3):30.

[3]李海军.借助微型化学实验提升农村高中课堂教学实验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