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张晓艳

保定市竞秀区大激店镇许庄学校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两个重要的评价内容,同时也是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掌握小学语文知识的重要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互作用的,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和诗歌,能提升语文写作应用能力,而且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提高精神素养和思想境界。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运用读写结合模式。读写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反过来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方法,增加知识积累,在写作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输出能力,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经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分离,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字词,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没有从语言的角度指导学生。而在写作教学中,也仅仅是将写作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写作,没有将其与阅读相结合,使阅读与写作相分离,学生难以将阅读知识迁移,语文教学质量较差。而将读写结合,使教学摆脱了这一困境,使阅读材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运用读写结合,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互相结合在一起。而在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时,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综合语言的运用,而且要考查学生对综合语言相互结合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结合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关键。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时,绝不能将阅读水平或者写作水平其中的一个作为评价标准。教师要考查的是学生读与写结合的成果,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高自身读写综合能力,并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实践当中。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提高了对阅读和写作的关注,但仍没有将读、写相结合,教师往往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习惯,将读写分离,教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阅读教学中,单纯地让学生进行阅读,而没有将其与写作相结合,学生缺乏读写结合意识,难以将阅读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无法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写作教学中,往往是直接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常常陷入“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困境,导致写作水平难以提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学局限于教材中,教师既没有对课文进行拓展,也没有将其与写作活动相结合,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锻炼机会。此外,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教材中,每个单元只安排一次写作,写作与阅读脱节,学生对写作存在较强的畏惧心理。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践策略

(一)以写带读,进行模仿练习

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和感知能力还不成熟,如果教师过度强调开展阅读训练,追求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以写作为着手点,通过写作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讲,教师可组织学生仿写文章,以此来锻炼写作能力,使学生逐步与作者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接近。

如在讲解《四季》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仿照文章中的句子进行写作练习,或者替换关键词造句,逐步理解整篇文章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符合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利用仿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锻炼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结合文章的修辞手法进行灵活运用,这样不但能够更为全面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同时还可结合文章的写作标准进行自主写作,同步提升阅读与写作等学科能力。

(二)鼓励学生合作,创新读写思维

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有时会违反课堂纪律。教师要抓住他们的这个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不可盲目地利用死板的课堂纪律束缚学生的天性,从而影响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每堂语文课的不同主题随机把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从小组当中选出一位小组长来负责组织小组的讨论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来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团队精神和协调配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的阅读和习作能力。

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搭石》这篇课文中,课文一开始描述了一条常年流水不断的无名小溪,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要通过“搭石”才能帮助人们正常通行。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大家最喜欢文章的哪部分?文章当中提到当老人经过的时候要怎么做?在讨论以后,语文教师可以直观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小组教学活动能对文中的生词和生字进行学习和巩固。最后,教师可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搭积木的方式来体验文中“搭石”的亲身感受,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词和生字,并相互帮助学习和掌握这些生词和生字的读写和应用。通过不断地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以写作推进学生阅读

写作成绩的取得不仅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还与学生的逻辑能力有关,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会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而文章也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逻辑写成的。在学生作文训练完毕以后,让学生进行大声的阅读,然后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提问学生本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或者说本篇文章是通过什么事件来组织文章的?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能够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然后在阅读训练中注重让学生讲述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章节内容时,在写作训练过程中一定会给学生讲授过总分总的结构以及推进的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大声的阅读,在阅读完成以后,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本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本文写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小蝌蚪找妈妈都经历了几个过程,都找了谁?结果是什么呢?”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探究文章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促进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然后教师在讲授作文结构的时候能够着重强调一下这篇文章,强调它的结构,学生下次遇到类似的文章就能清晰的知道它写的是什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全面掌握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从而创新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有效助力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雪萍.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20):90-91.

[2]刘海花.读写结合双向提升——浅析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62):38.

[3]李玉梅.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9(02):75.

[4]张舒.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华夏教师,2018(20):59.

[5]马娴.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C]//.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