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模式改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中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模式改革分析

刘倩倩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安徽省合肥市 230012

摘要:现如今,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模式存在评价主体单一、教学评估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文章分析了CIPP评价模式,并且对考核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考核模式;改革分析

引言

现今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已明确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并针对人才培养体系与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学评价改革如何在具体的课程学习评价中落地,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课程评价环节依旧使用普通高校的传统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存在唯考试论、唯分数论的现象,这与髙职教育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偏离。因此,为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质量,针对当下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存在的问题,对先进评价模式及其高效应用展开深入探索已势在必行。

1.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职院校要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用人标准,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测评体系,注重技能考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中职学生的多元评估制度,淡化学业表现在评价中的作用,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此外,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升学考试压力与普通高中相比相对较低,因此,在客观上更适合实施多元评估模式[1]

2.中职学生评价现状

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大都局限于以评定为目标的终结性评估,其评估的重点是对学习结果的测量,而忽略了培养目标的全面、全面的综合素质。其特点是:(1)评价主体单一,多数是“他评”,评价主体的情感、态度、倾向和意志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被评人的主体性。(2)教学评估方式单一,过分注重数量和质量,只注重分数,忽略了学生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无法量化的因素。

3.中职教育现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模式的路径探索

课程学习评价如不能公正、客观、全面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无法评价学生的高阶能力,评价结果将无法有效引导中职教育教学水平及育人成效的提升。针对现有评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尝试采用以下评价模式展开改革探索。

3.1CIPP评价体系

CIPP评价模式也被称为改良导向评价模式,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后被广泛应用,这种评价模式使教学评价由原本的考核手段转变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服务的过程。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提供全面且具备整体性的信息,帮助教育工作者确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方案以及考核方案实施的结果。CIPP评价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是背景评价。从学生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展开学生学习背景调查,明确现阶段评价基础,在现有基础之上建立更为全面合理的评价方式。

首先,应由校内教授相同课程的全部教师在课程正式开始前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同时注意问卷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将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基础、学习需求、生活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充分考虑在内的前提下,将问卷发放给学生或上传到教学网络平台,作为背景评价依据。其次,教师应将学生填写后的调查问卷作为依据制作图表并撰写调查报告。二是输入评价。相关教师须按照背景评价的结果,针对教育资源调配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例如教材、教案、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等,如出现问题则应及时纠正。总体课程负责人应依照教师提供的图表与调查报告与教师展开积极的交流沟通,在明确教学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及资源的同时,使教学计划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完善,为教学评价改革奠定牢固的基础,从而确定合适的考评方式与考核分数构成比例。三是过程评价。过程评价要注重动态性与反馈性,一方面方便及时调整课程授课与考评方式,另一方面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2]。中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在教学平台的讨论模块里积极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再由全体教师据此进行探讨与交流,确保教学资源调整的及时性与合理性,随后授课教师再按照调整后的教学资源进行授课,确保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时不能简单地处理为将原来的期末一次性考试分解成平时的几次考试,必须根据课程性质及对学生背景评价的结果,系统合理的设计过程考核的评价指标、形式、表格,做实过程评价。四是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整个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以在输入评价中确定的教学目标完成度、教学计划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知识技能获得情况等层面为基准,最终得出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分析结果,进而对课程教学与课程考核优化。教师应按照评价结果来制订后续教学改革目标的评价准则,从而保证教学评价活动更具效果与价值。

3.2考核模式分析

3.2.1考核内容多元化

学生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制订,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以教育目的为最终目的。从中职教育的实践出发,将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分为“知识”、“技能”、“素质”三大类。(1)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设计上,以“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社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三元结构”教学方式,坚持“以就业为主”的教学方式。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本文着重指出: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二是除了根据实际分值之外,更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2)注重技术培训,使就业和升学都有好处。为凸显技能课程在课程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评价,将其从传统的学分制中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鉴定,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3.2.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制订考试内容

作为教学评价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依据,考试对教学活动主体及其行为的导向作用绝对不容忽略。与此同时,为确保考试能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能力、技能与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教师还应采取以下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评。第一,考虑教学进度与课程特点,布置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并引导学生分阶段完成,教师也应分阶段记录成绩。以CAD教学中的图纸设计为例,将教学进度与内容分解成作业项目与阶段性课业这两个模块,再引导学生逐步完成[3]。教师应累计学生每次课堂作业的成绩,按照比例计算后纳入学生总成绩。第二,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后,认为自己对某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已经成熟,也可向教师申请提前进行考核。第三,学校应定期组织各类知识竞赛或技能比赛,对总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在学期总成绩中酌情加分,从而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与核心素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奋斗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对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与考核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教学评价理念与方法对教学与考核形式展开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故而,我们应当在对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教学评价改革持续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荣瑞芬,闫文杰,李京霞,等.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ll,28(3):232—234.

[2]钟蕴贤,张悦,邱琳舒.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155.

[3]黄金鑫,顾黎.基于决策导向模型的五年一贯制电力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2021,2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