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课堂中的“培优转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浅谈生本课堂中的“培优转困”

尚秀玉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熊绎中学  湖北  襄阳 441600  

“玉时俱进”分层教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培优转困,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动起来,把学习时间、思考机会、说讲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中让优生“吃饱”,学困生“吃好”,能让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培优转困;分层教学

近些年,教育教学改革呼吁一种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然而,生本教育给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带来了光明。在轰轰烈烈生本课堂改革中,熊绎中学推出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玉时俱进”分层教学教学模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积极探索,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动起来,把学习时间、思考机会、说讲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经过实践探索,我发现我校的“玉时俱进”分层教学课堂模式有利于培优转困,那么如何在该生本课堂中让优等生“吃饱”,让学困生“吃好”?以下是我个人在物理课中的几点做法:

(一)、自主预习、全员热身

在上新课时,我总是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几分钟,然后在班上交流读书所得及本节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如在学习《压强》这一节内容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二组蓝玉交流了以下内容:本节主要讲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表示方法――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单位、压强的应用等”。一组蓝玉补充:“还讲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可以从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反映出、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时,可以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的大小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可用物理量――压强来表示、压强的定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公式是P=F/S、公式中F的单位是NS 的单位是平方米、P的单位是N/m2、简称帕。”五组蓝玉补充:“本节还讲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生交流时,我根据他们讲述的情况,分别对小组同学进行加减分,加减分时我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标准加分,对于不能开口讲述的学生所在的小组进行减分。这样学生在读教材时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边读边记,力争为小组得分。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很着急的,思维也是处于亢奋状态的,因为每个同学都不想因自已的表现不佳而给小组扣分,让同学们看不起自已,这实际上对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无行的外在推动力。这样让优生和学困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有力促进了优生争取更优,学困生主动争优的目的。

(二)、合作互学、小组展示

学生自主阅读后,进入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此阶段又分三个过程:

教师先出示学习路线图,如《压强》一节的路线图:一、压力:(1)定义;(2)方向;(3)作用点;(4)作出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大头针对墙壁的压力示意图。(一组、五组)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方案;现象;结论。(二组、六组)三、压强:定义;公式;单位。(三组)四、压强的应用;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四组)

1、独学。学生自我根据教材及刚才所学,完成教师在路线图中设置的问题。这个过程实际是对自主预学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2、群学。对独学时有问题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开展“兵教兵”活动,这个过程中,是优等生加深对新概念、新知识的重新理解和进一步加深的过程,对学困生重新获取新知的过程和机会。

3、展示。围绕教师设置的学习路线图,各小组重点讲解和展示各知识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让小组共同探究、讨论,要求每个组不同层面(紫玉、红玉、蓝玉、青玉)的同学都准备好,上台如何讲解展示,展示时组长分好工,全组出动。同时教师根据各小组学生上台展示情况对小组进行加分评定,在小组同学上台展示过程中若出现了问题,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全班同学都觉得困难的地方由老师来讲解。通过这种“兵带兵”、“兵教兵”活动,优生和学困生都能参与其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评学反馈、巩固提高

检测阶段实行分层,检测题目分基础题和能力提升题。基础题所有学生都独立思考,独立作业。优生(紫玉、红玉)完成后,速交教师当面批阅,学困生(青玉)及中等生(蓝玉)完成后,交优等生批阅,优等生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别组优等生或教师请教,然后负责对本组学困生讲解。优等生在此过程,除帮助学困生答疑,来加深自已对知识的理解外,还要完成能力提升题来加强练习,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通过摸索实践,我悟出:作为教师,在实施生本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当好引领者,设计好学生学习路线图及反馈检测题,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当好学生参与学习的推手,给予学生参与学习的外在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在课堂中让优生“吃饱”,学困生“吃好”,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佛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12).25-25.

[2]李文美.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0,(5).22-23.

[3]杨淑敏.低成本实验构建初中物理“生本课堂”实践研究[D].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