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团队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团队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包银妞,华军,王丹,邓丽辉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摘要:团队积极性和团队精神的培育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思想理论教育者不断地指导,通过有效的方法,持续地举办各类促进团体协作的活动才能实现。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综合型人才,与时代的进步,祖国的富强共同动力。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团队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培养;学生;团队积极性;团队精神

引言

今天,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缺乏团队精神。我们也深知,知识经济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展现多专业技术、多专业知识、多信息、跨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国际社会形势,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成不是靠个人就能完成的。单凭才能,就需要各种员工充分发挥团体的才能,同时妥当对待协作与公平竞争、个性权益和团体权益。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付出了一些尝试,但成效并不突出。由于缺乏团队文化,部分学生只注重个人发展,忽视了团队的作用;他们要么缺乏个性,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淘汰出局。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非常重要。

一、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所谓团队精神,就是群体组织成员们共同认识的这种群体意志力,是展示群体所有组织成员们的日常工作内心情况和士气,是群体组织成员们共同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的聚集表现,是文化凝聚力群体,促进群体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这一概念出发,学生团队精神则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是团队的凝聚力。学生团体的文化凝聚力不仅是维持队伍生存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学生潜力的充分发挥有重要意义。一个团队组织如果失去了内核文化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组织人交付的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要求。

(二)是组织的协调意识。集体协作意识,是人们为达到一定总体目标所表现起来的高度自觉团结和协调工作力量的精髓。它可以充分地调节集团结构成员们的所有各种重要资源和智力。

(三)是团队的高昂士气。团队的高昂士气体现了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尽心尽力及全面投入。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高层次的适应社会,各学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们建立一个团队的意义,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克服个人斗争的形势和单方面寻求自己的利益,重视合作精神和协调意识的形成,给予他们理解他人、接受各种思想和习俗的心态。意识到在他人的协调与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团队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1.精心组织好以提高学生团队精神和学习意识为宗旨的各项集体活动,以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集体活动是除学生上课以外的最主要课外活动形式,因此团体活动的设计布置要充分考虑可以提高团体凝聚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奉献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学校举办的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等社会群众性的体育运动,以及辩论赛,合唱等文艺类赛事。这些活动都可以较好地培育孩子的团体意识,让孩子能从活动中感受、感受竞争和团体配合的关系、个性与团体的关系,以及分工合作、组织协调等对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意义。

2举办了各类培育学生团队精神的演讲、交流会、能力拓展班等活动,有针对性的训练团队精神

学生在校内除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外,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类培养学生团队奉献精神的演讲、沟通会、素养扩展班等活动形式,利用这种形式,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培养他们道德群体品质,训练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面对困难、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建立快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学习心理状态,培养个人要服务社会、严于律已、宽以为人处事,祖国兴亡,匹夫有义"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加强学校管理对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班集体建设是提高学生集体能力的主要途径

对班级教育的作用也很,它的效果和学生能否形成团体奉献精神有很大的联系。做好了班集体建设,就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班团体能力了。好的班风,有助于学校里的团体人员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荣誉感,也有助于学校产生一个下功夫的良好社会环境,而学生会则为了实现团体的理想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有利于学生建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平等互利的社会关系和团体奉献精神。但倘若一个学校班团体建立的制度不良,或者校风不正,将导致一个学校纪律涣散,整个班团体的名存实亡,就更无法谈养学生的团体奉献精神了。所以,在培育学校团队精神的活动中,做好学校建设的思想理论宣传有着非常的关键意义。

  1. 积极引领学校的社团活动课,不断提高学生的群体精神

学校教育课外活动是有力团结学生、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群体能力、协作意识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影响。比如,笔者所在学院的跆拳道协会、舞蹈组、合唱团、音乐组等,此类协会多为学生根据共同兴趣而成立,因而发展其协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提高其组织能力,是培育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

5.充分调动了家人在培育学生团体文化精神工作领域方面的主动与积极性

团队精神的培育单靠学校的力量将会变得较为薄弱,但家庭教育的力量却不能忽略,研究表明,通过家庭教育的熏陶,对于建立一种自由平等、互助互爱的家园气氛,对培育学生的群体精神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协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新型关系,帮助引导孩子树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心态。如果发现孩子存在着"自私"、"实惠"、"心理封锁"等不健全的人际交往心理、人际交往思维以及错误的友谊观念时,家长要对其进行循循善诱、正面指导,帮其战胜错误思维,同时家长也要用好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孩子。

6.培养表现和交往意识、做事积极的性格、包容和协调的精神和全局的思想

表现和交流技巧是十分关键的,无论你做过多少出色的事情,没有表现,无法被更多的人去认识和分享,那就基本是白做。要把握所有时机提高表达能力,主动表现你对不同事情的观点和看法,要学会与人互动和交流的技巧。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各有各的优点与不足,要看人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能从平常当中看到他的美,但不要挑他的毛病,养成了自己求同存异的品质,这就要求人们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的心态,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之。这不仅仅是锻炼团队精神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获取生活乐趣的主要途径。团队精神并不反对向个人张扬,但个人需要和团体的行动目标保持一致,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并考虑团体的实际需要。它需要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紧密配合,为了团体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并有意识地培养全局观念。

结语

当今社会,国际竞争加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人力资源的衡量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单纯的较高的知识与技术已无法适应其需要。是否具备团队精神,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视为判断人员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一项主要指标,并且通常是发展愈、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企业,这一特点也就越来越突出。

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实践活动中,关键是要建立良好的群体环境,尽可能把一切有益的方面有针对性有步骤的培养。让广大学员在培养中感受在互相包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基础上获得的成就,获得胜利的快乐,切实掌握向心力、协作能力和昂扬斗志的群体文化内容,自觉培养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唐文雅.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  2020.

[2]孙彦. 论新时期院校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  2020.

[3]陈建中. 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资讯, 2019, 17(25):2.

[4]杨秀凤.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J]. 黑河教育, 2020(5):42-43.

[5]曹碧潭. 浅谈如何在班级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2.

作者简介,宝银妞,1969.10女,蒙古族,籍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研究生,副教授,专业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项目出处: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课题名称:职业院校教学中团队精神的培养理念,课题编号:NZJGH201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