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兼谈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兼谈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侯雨含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际社会的既有矛盾被放大,加快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化,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造成了全方位影响,国内外环境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也对国际中文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并对新形势下汉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播如何进行创新和优化做出了思考。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国际中文教育 机遇和挑战 中华文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新型冠状病毒给全人类带来了一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全球抗疫情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风云诡谲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着国际中文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疫情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名化,“去中国化”也给发展带来了阻力,疫情防控下的国际中文线下课堂教育受限,线上教育模式被迫发展。但“危”和“机”是并存的,挑战也是机遇,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育蓬勃发展,国际中文教育线下线上教育相结合的崭新教学模式将逐渐建立起来。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也应该顺应这一形势,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利于提高中国文化的吸引力,进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后疫情时代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政治带来剧烈冲击,复杂的国际形势也势必影响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孔子学院屡遭抵触关闭,中国形象遭遇污名化,这影响着汉语学习的积极性,疫情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在后疫情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国际中文教育的外部局势恶化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愈演愈烈,全球多边合作面临严峻挑战,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变局之演化,国际形势更加纷繁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盛行,一些国家在经济、军事、政治、科技、外交、舆论等方面对中国实施一系列不友好举措,部分国家甚至主动关闭孔子学院。在经济方面,中美贸易战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新冠疫情更使得全球经济发展受阻,经济疲软直接使得国际中文教育投入萎缩。尽管国际中文教育的需求仍然大量存在,但国际形势恶化以及全球经济衰退使得国际中文教育的需求也相应减退。

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一贯以来对中国进行大肆的负面宣传报道,加之目前国际上某些国家的政治人物更是借着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进行污名化,试图从各个方面打压中国,加深各国民众甚至是年轻人对中国的误解,使得目前很多人并不了解真实的中国。从一定程度上,后疫情时代下国际舆论的诱导加深了国外对中国的负面印象,影响了汉语学习的主观意愿,专业和业余的汉语学习者减少,来华留学生数量也相对减少。

(二)线下教学受阻,线上教学被迫发展

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采取课堂教学的模式,然而疫情使得线下的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更使得线上教育被迫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也从线下更多地转为线上。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是围绕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建立的,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虽然形式略显单一,但能够提供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境,有效地保证了教学效果的实现。疫情影响下,国际中文教育不得不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但教学效果还有待考察。

一方面是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无法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大部分教师习惯了线下授课模式,能在教室里大展身手,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当教学模式由线下转变为线上时,会出现不适应、无法熟练操作等一系列问题。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研究、课程编制、课程实施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线上学习的适应程度和学习效果有待考察。当汉语的学习环境由相对真实的课堂转移到虚拟的互联网上,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一定会大打折扣,国际中文教育强调在真实情景中操练并习得语言,通过互动提升交际能力,这些该如何在线上教学中实现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效果究竟是线上更佳还是线下更佳也值得深入研究。

二、后疫情时代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中国在全球抗疫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利于中国大国形象的塑造,抓住这一契机,加强中国正面形象的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促使世界各国人民了解真实的中国,从而增强汉语学习的主观意愿。从一定程度上讲,借后疫情时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有助于改善国际中文教育的外部局势,削弱外国人民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提升中国的吸引力。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心思想下,国际中文教育也可以顺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前行,与同中国战略友好的国家建立文化、语言交流渠道,从而突破一些西方国际对孔子学院打压政策下的发展僵局。

三、汉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播的创新和优化

(一)讲好中国故事,内容选择上的创新

汉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播在内容上往往局限于从历史长河中提取经典传统,影响深远的古代文化,或者一些“脸谱化”的中国元素,如武术、中国结、熊猫等,然而这些并不是当今国外民众真正想要了解的,过于陈旧,缺乏吸引力。中华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为显著特征,以至于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时自然而然地出于惯性思维去寻找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以刻画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出现了与时俱进的部分,这部分文化同样极富魅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因此,在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中,我们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局限,不拘泥于传统文化,而应该去挖掘汉语学习者真正感兴趣的文化,一昧地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挖掘素材进行传播可能只是一种自我感动,在我们系统默认般介绍那些传统文化时,外国人真正感兴趣的可能是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时还应该抓取与时俱进的新鲜内容,提高丰富程度。

(二)提升中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传播方式上的优化

从文化传播的方式上看,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视频获得了迅猛发展,并对社会进行了全面介入,让当代社会进入到了一个“视频社会化时代”,从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角度来说,在视频社会化时代,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视频平台也日益介入到当代文化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过去以文字和印刷为主的文化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也应该合理使用视频媒介,通过一系列高质量文化知识视频进行大规模多角度的文化输出。

为发展中华文化传播的深度,我们要合理运用传播媒介让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活起来,在数字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传播方式,如线下展览、剧场艺术等已经无法高效地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特别是如今的后疫情时代,在线文化传播突破了物理空间的堡垒,云端文化和接受习惯的养成也由于疫情的困扰得到了强制性对推进。汉语教学中,要积极探索中国文化的线上“云体验“,设计线上文化走廊,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就能体验和了解到中国文化。

结束语: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重大转型期,从外部看,复杂的国际形势对其构成了不利的外部局势,从内部看,疫情防控常态化造成的时空限制使得线上教学被迫发展。这些挑战也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机遇,突破国际形势谋求新发展格局,突破时空隔阂发展线下线上并行的教学新模式。这一形势也给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要求,为创新和优化中国文化传播,我们可以从内容和方式两方面入手,加入当代中国文化内容,采取新媒体技术手段对中国文化进行现代化、国际化表达。国际形势仍然变化莫测,因此我们应对此进行长期的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发现和总结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挑战、新机遇,积极探索应对之策,不仅仅是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方面应顺应形势做出调整优化,整个国际汉语教学体系都应该相应地做出适应性调整,而这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焦占威.试论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及汉语国际传播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6):91-92+95.

【2】陆俭明.汉语走向世界要解决三个问题[A].语言生活皮书——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9)[C],2019: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