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7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模式研究

汪建敏

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长坪小学  445410

摘要: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素质和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使学生以自身为榜样并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学中可将实际生活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将趣味化模式运用到多媒体教学、游戏活动、情境创设和师生互动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品质和学习效率。本文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模式的优势,并对小学道德与法制趣味化模式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达到为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提供参考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趣味化教学;情境创设;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各项发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不足,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课程内容要易于理解,使学生能掌握相关知识;二是教学方式要便于接受,改进刻板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课堂环境,保证其能对该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其在充满兴趣的课堂当中主动学习。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模式的优势

趣味化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中有较强的优势,可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趣味化模式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在趣味化的课堂上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其次,趣味化模式有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现阶段比较重视的教学方向,刻板的教学课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使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其个性的塑造。第三,趣味化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更易产生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道德与法制趣味化模式应用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使课堂的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方式更灵活,学生的思维也会保持活跃状态,激发其学习潜能[1]。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并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成,引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一主题。然后再播放幻灯片,展示水资源缺乏、空气污染、生物灭绝等环境问题的危害,引发学生思考并探究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延伸,多媒体出示“垃圾分类小达人” 课堂评价单,让学生在生活中坚持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二)设计游戏活动,提升学习效率

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类型,是其认知世界、实现知识储备的最佳方式。教师将课程知识与游戏相结合,打破传统限制,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趣味化模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我学习,我快乐》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词语接龙”的游戏,与学生共同完成,让其体验学习的快乐。随后进行比赛打鸡蛋、叠衣服等家务劳动,让学生了解到家务的学习与学校的学习同等重要,并使其感受劳动的快乐。最后请学生分享课外阅读的快乐,师生共同制作书签,并摘抄好词好句互相赠送。

(三)创设合理情境活动,提升体验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比较枯燥,难以让学生产生共情,合理的情境活动会提升学生学习的体验感。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具有趣味化的情境活动,过程要简单易懂,便于其理解。

例如:在《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等歌曲,让学生合唱,激发其爱国情感。然后再进行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制定奖励规则,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最后教师为学生讲述爱国华侨的事迹,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更深刻体会爱国主义情怀。教师通过创设合理情景活动,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提升体验感。

(四)注重师生互动,培养优良品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发挥好榜样力量,以达到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目的[2]。教学中采用趣味化模式,使师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学生更易接受教师的正向引导,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在《家人的爱》教学中,教师可穿戴围裙,以“厨房好妈妈”的形象教学,增加趣味性和亲切感,再展开互动交流活动,如提出“妈妈都有哪些拿手好菜?”、“妈妈做饭还是爸爸做饭?”等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然后教师请学生将名字写在黑板上,再讲一讲名字的寓意,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美好祝福和期望。最后由学生展示生活照,并分享拍照时的趣事,回忆成长经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构建趣味课堂环境,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将趣味化模式应用到多媒体教学和多种活动中,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视野,让其在学中玩、玩中学。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拉近了师生距离,提升了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提高其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成长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高菊萍.基于融合视野下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目标争章行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13):115-118.

[2]金丹.浅论小学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J].读写算,2021(2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