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地理故事,激活地理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讲好地理故事,激活地理课堂

张丽梅

浙江省丽水中学

摘要:地理故事生动有趣,地理知识在故事发展中渗透生成。利用故事情境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活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文章以地理故事教学的多次实践,与大家探讨如何在一节课讲好一个地理故事,发挥课堂教学的更大效益。

关键词:地理故事 激活 地理课堂

地理课标提出“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这需要教师多去尝试创建不同情境、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以更好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早在2013年习主席就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地理课堂也需要老师们讲好地理故事,展示地理学科的魅力,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一、地理故事的收集与建构

吸引学生的故事有很多,像成语故事、人物成长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其中能够与地理知识及地理教学密切联系的有历史故事、生活现实事件等。新教材热力环流和天气系统都选用了《三国演义》里的历史故事风带气压带讲了哥伦布远航、郑和下西洋的例子;讲滑坡、商业、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区域发展内容选用了浙江丽水特大型滑坡、北京主要商业中心的演变、扬州兴衰变化、渡渡鸟灭绝事件、十八东村变化、复活节岛文明兴衰史等这些现实生活故事。因此,课堂教学的地理故事可以直接选用教材里的,可查阅经典历史故事、地方志、成语故事等书籍或网站获得,也可收集每天的新闻时事,还可来自学生或是老师的旅行实践故事等等。总之,多听多看多走,不断充实自我,也不断丰富我们的教学素材。

二、地理故事对课堂的激活作用

   地理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会故事的老师,会让师生关系更融洽,课堂气氛更活跃,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收获一份浓厚的师生情谊。

   地理故事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理不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考问题时思维不够开阔等。地理故事情境的连续性、生成性,很好地呈现出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打通了学生的思维脉络有效地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地理故事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能力。地理选考试题是在各种复杂现实情境下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而地理故事情境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从容应对试题情境。通过对地理故事的深度学习,培养形成的思维广度独特性,也能让学生面对新情境灵活应变。

三、地理故事教学的案例展示

地理故事丰富多样,而地理知识面广繁杂。因此,在课堂教学进行之前要仔细研究教材、课标、学科指导意见等,再结合收集的故事素材进行筛选,提炼出一个故事主线融合地理学习主题。用一节课讲好一个地理故事,落实一个地理学习主题。不同故事适用于不同地理知识内容,下面用自己的几个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情境一:影视故事

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海水运动部分,学习要求是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运动三种形式之间不是紧密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一个大家熟悉的航行故事为主线,串联知识。

教学过程:这部电影就是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真实事件为背景。现在我们回到泰坦尼克号出发的那一天。通常船舶在出海之前要看好天气、挑好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从出发前的准备衔接到波浪、潮汐。)再跟着船继续前行,人们在豪华巨轮上享受美食舞会,特别是头等舱内有着丰富的鱼虾肉等(过渡到洋流的影响)在游轮行进到42°N附近海域撞到冰山沉没,为什么这个纬度会出现冰山?水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如果可以重来,从南安普顿到纽约的航线你会推荐他们怎么走?为什么?(在洋流分布图上画出线路,说明洋流对气候、航行的影响。)这样故事结束,主要知识点基本覆盖。这种串联比较适合较简单、关系链不复杂的知识内容。

情境二:现实生活故事

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块内容,学习要求是能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交通方式发生转变,推动着区域发展变化。

起步时期:先让学生在丽水城区地图上推断最早的聚落是从哪里开始发展的?然后,从时空角度对比分析1877年、1984年、2000年丽水城区图,从交通运输角度说明城区面积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加速时期:1998年1月330国道穿村而过,为周围乡村产业发展铺筑了基础。村民们开始种桃子、西瓜等,收获之后便运送到县城;1998年金丽温高铁开通,丽水成功融入上海3小时高铁交通圈;2019年中秋节期间,G7349次丽水高铁旅游专列从上海虹桥站驶出,近400名上海游客前往丽水开启休闲度假之旅;2018年1月7日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天然气已完成对丽水市区城燃管道天然气的置换,正式向城区供气。丽水交通运输方式简要发展历程,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交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

未来可期:利用临空经济区、长三角城市圈,将丽水交通未来规划图与城市发展东扩南扩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展望丽水交通发展向高速度、网络化、全方位、多样化等方向发展,也势必会带动丽水经济的大发展。

情境三:地理人的旅行故事

    常会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我上课都听得懂但题目做不来。这类同学往往上课习惯跟听没有主动思考,没有实践经验对试题情境无法共情。离开教材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情境,读完书卷还需行万里路。我们可以选用教师或班级学生的旅行故事,将真实世界的奇闻奇景,作为学习重难点的突破口。复习区域地理时,我与学生们分享了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到宁夏沙坡头的一次旅行经历,从水流清缓的蛇曲地貌、宁夏美味的羊肉、荒滩上的风电场、包兰铁路两侧的治沙工程聊到买的特产羊肉黑枸杞,利用照片、地图在轻松氛围下落实重难点。之后,总是有喜爱地理的学生们跟我分享他们的旅行——一些有地理味的照片和视频。

总之,那些精彩课堂上应用恰到好处的故事案例,往往是教师长期积累后的“随手可得”。我们要热爱阅读、关注生活,不断丰富积累

参考文献:

[1]刘琴.基于地理故事的深度学习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20年3月.

[2]邹王斌,李子蓉,卢灵.中学地理真实情境教学的特点及其故事性建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02).

[3]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杜海翔.运用故事情境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探讨[J].学科教学与成才研究,2017(18).

[5]周红星,夏丽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课堂活力[J].地理教学,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