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科教学中的分析及对理论考核成绩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科教学中的分析及对理论考核成绩的影响

陈扬

黑龙江省鹤岗卫生学校   黑龙江   鹤岗   154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教育教学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提出给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科学的分类,将课堂上的模块化教学和课外的实践学习相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模块化教学方式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也满足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将其运用在康复科教学中能够促使教学效果更佳,对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形成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模块化教学模式相关概述入手,探究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科教学中的分析及对理论考核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模式,康复科教学,理论考核

前言:康复科的患者大部分是神经功能存在障碍、偏瘫、骨科疾病等,常见的疾病包括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这类患者的治疗周期普遍较长,并且伴随着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对于康复科专业教学中引进模块化教学模式能够促使教学效果更佳,模块化教学模式符合康复科教学的综合性、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等特点,其属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专业化能力,为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相关概述

模块化教学指的是根据程序模块化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教学体系,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在结合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根据相关标准和相关规则有选择性的将这些繁杂、分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的组合,促使教学效果更佳,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课程的要求和标准,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划分,各个教学模块相互独立,但是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1]。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的重点,将复杂难懂的知识充分掌握,全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发散性、创新性的思维模式。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结合课程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其应该经历四个层面:事实层面,具体发生了什么,这一层也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知识进行获取;认知层面,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思考事件为什么发生,教师需要对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进行讲解,促使学生能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产生认同;发展层面,向学生普及知识点和学生今后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帮助学生制定更加清晰的发展规划;实践层面,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促使实践能力的提高[2]。基于此,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获得学生的认同,引导学生将知识外化,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科教学中的分析及对理论考核成绩的影响

1、突出康复科专业教学的特点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以学生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现代化发展形势下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应该遵循以下方法:教师在进行正式的授课之前要,应该将学习任务制作成学习任务包,里面包含知识的重难点、教师的授课计划、自主学习的测试内容等,将学习包提前发放给学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组长进行具体任务的分配,例如查阅资料、文献、搜集相关研究等,在学生完成后教师主要进行答疑,对于学生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详细讲解,采用小组祈祷式、启发式互动式、提问式等方式促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将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块讲解,并且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促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还能促使学生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模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理论考核成绩的提高[3]

2、促使作业设置的综合性提高

传统的布置作业环节,教师采用单一、固化的模式,导致作业布置的效果和目标不够清晰明确,在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康复科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通过精心的作业设计,促使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的综合性,对于学生有争议的知识点,应该在作业设置中体现出来,并且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促使学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知识的核心,促使学生的对康复科教学中的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对学生提高理论考核成绩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例如在康复科第八章步态分析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这部分的学习后进行综述性的实验报告分析,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4]

3、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下康复科教学考核的方式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传统的书写实验报告的考核方式采用模块化教学为基础,将课程进行模块分类,促进内容的整合,教师将不同的模块进行模拟考试,并且制定考核的标准,学生可以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考核的方式,学生只有将所有模块的理论知识完全的掌握,才能顺利的通过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5]

4、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的教学模式,其能够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付诸于社会实践,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实、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康复科第三章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展开情境模拟,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后,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临床技能,将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和价值充分的体现。

5、促进理论考核成绩的提升

模块化教学的根本就是将康复科专业中复杂难懂的教学知识进行分类,教师通过对知识内在的联系以及教学要求对知识进行分模块教学,将知识的重难点充分的揉碎、掰开,详细的讲解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分模块教学并不是将知识点都分成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建立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促使学生理论考核成绩的提高[6]

结语:模块化教学模式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性、实践性强的人才,为医学发展进步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模块化教学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并且有效的解决康复科教学中知识点繁杂、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联系性不强等问题,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促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医学发展提供坚实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冯艳艳. 模块化教学联合微课对康复科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015(024):135-137.

[2]李丽芳, 袁丽秀, 肖瑾. 基于微课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康复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循证护理, 2021, 007(008):1098-1101.

[3]蒋建文.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9):54-55.

[4]秦美灵, 郑少琳, 倪碧芳. 康复科护理带教采用模块化教学联合微课对理论考核成绩的效果分析[J]. 云南医药, 2020, 41(3):3.

[5]马素慧 李丹 窦娜 唐启群. 基于"模块化"教学,培养知能一体化的应用型康复人才[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92.

[6]冯艳艳. 模块化教学联合微课对康复科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