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陈莉

四川广安加德学校638000

摘要: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作业设计的传统观念,纠正传统作业设计模式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作业设计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本文探析“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对课堂教学活动起到应有的补充与完善。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知识。但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往往陷入误区,将作业量作为作业设计质量的评判指标,导致作业不能引导学生实现温故知新,反而占据过多的课后时间,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惧学心理。同时,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双减”政策要求有效减轻学生在课后学习的负担,而作业设计的优化就是重要方面之一。教师需要抓住作业设计的关键点,减少不必要的作业内容,让学生的课后学习精力聚焦,且使其拥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开展个性化学习。因此,要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就必须着力加强对作业的优化设计,这是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的基本条件。

二、“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突出“人文性”,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极强的工具性特点和人文性特点。而人文性又是该学科与其他学科最核心的区别,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熏陶,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实现人文素养的发展。例如,在经典古诗词的教学中,作业设计应当凸显人文性特点,避免出现传统的以背诵和默写为主要形式的生硬作业,要让学生静下心来体会经典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感,实现情感的熏陶和价值的引领。突出人文性的作业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深度体会诗词文字和意境的唯美,在审美中实现情感的抒发,并尝试将诗词作为特殊场景下的情感表达,真正感受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体现“开放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当使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仅要涉及语文书上的人和事,还可以扩展内容,通过适当的形式融入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比如,将语文作业与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其他学科融合,或者与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经典书籍融合,以增强语文作业的多元性。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教师要走出“默写、抄写、背诵”的固定思维,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终极目标,不断拓展作业设计的范围,为学生的自由创新、创想提供更大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

(一)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作业内容、形式的设计等方面也缺乏参与机会,更没有发言权,只能按照教师预设的要求和方式完成相应练习。“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更重视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为此,学生也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意味着语文作业形式的转变,教师需要从机械、单调的作业模式中走出来,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变革作业设计的形式,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创新,设计出形式多样、题目灵活、内容丰富的作业。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二)从“题海战术”转变为“累积发展”,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制定方案,使学生在作业引导下获得个性成长。语文学科是以积累为特点的学科,只有通过“厚积”的过程才能达到“薄发”的效果。而这种能力不能简单地通过“题海战术”得到有效锻炼。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日积月累,而作业的优化设计能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使其通过完成作业实现语言感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作业设计要围绕语感的培养而展开,要促使学生在长期的累积中提升语感。

(三)从“复习旧知”转变为“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力

语文作业是检测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业设计需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估,从而实现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注重机械性记忆,作业以抄写、背诵等为主要形式,难以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发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作业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尽量减少机械的作业内容,增加探究式作业形式,指导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创造的精神。自主探究是以真实体验为重点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作业能完成主题的探究和体验,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 结语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进行全面创新,要求教师在有效控制作业数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后作业的呈现形式,提高作业设计的综合质量,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使其实现知识的巩固与内化,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为此,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实现个性发展,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转变,即从“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从“题海战术”向“累积发展”的转变,从“复习旧知”向“探究学习”的转变,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培养,使作业设计在学生学科素养形成中发挥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丽丽,吴迪,陈少凝.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190-192.

[2] 程晓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132-134.

[3] 张蕾.借助“设计思维”优化作业设计:例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业设计[J].知识文库,2021(23):172-174.

[4] 高倩颖.基于“减负增质”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1(98):43-45.

[5] 胡恩燕.有效作业,让“双减”落地生根: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例谈[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1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