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辍保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控辍保学”之我见

陆景兴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上级小学

【摘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的巩固和提高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之一。 严格地控制学生辍学,保证在校学生学额巩固,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必要措施之一。在此来谈一谈“控辍保 学”之我见。

【关键词】控辍;保学;

一、领导亲自挂帅,主动负责,确保适龄儿童都入学

多年以来,由于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我乡各方面发展滞后,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缓慢,教育普及程度、 人口素质较低,农民对子女读书认识不足,不想让子女及时入学是常有的事。对此,学校班子把责任包干到各领导成员个人,负责到各自然屯。每到开学初,学校领导班子不辞劳苦,以身作则,带领学校教职工走家串户 动员适龄儿童入学,确保辖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辖区学额巩固也一直保持100%。在保证残疾儿童入学方面,学校领导、老师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副校长长期护送体弱多病的本屯三年级学生陈立成上学回家, 一年如一日,无论刮风下雨,烈日酷暑, 星期一护送到学校,星期五护送到家。二年级智残女童黄爱乐生活不能自理,副主任黄花慧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天照顾其打饭、洗衣,督促其休息、起床,按时带到教室上课,教会她简单的常识,入学两年来,该生学会了与人交流,普通自理,还学会了说普通话。四年级智残学生黄富友、姚事辰学习困难,班主任黄锦伦老师耐心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细心指导,通过不懈努力,这两位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此领导亲自挂帅、主动负责的精神,带动了广大教师主动承担学校控辍保学的工作任务,确保学校辖区适龄少年儿童人学率达到100%。

二、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在校生学额巩固

(一)争取上级支持,做好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使校舍建设与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同步进行,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进得来、 留得住、学得好。

(二)采取集中办学,创办合格的寄宿制学校。集中 寄宿就读,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集中办学,学生多了,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巩固了“两基”成果。

(三)建立健全的“控辍保学”制度,强化班级管理。 教师的评先评优、期末考评、年度考核都与班级学生辍  学挂钩,凡是入学率、巩固率达不到100%的,班级教师在评先评优时一律不予考虑,如此确保了全校学生人学巩固,实现普及程度的达标。

三、努力营造校园育人氛围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 地和窗口,好的校容校貌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因此我们注重做好:

(一)每学期都安排一定资金来绿化、美化校园,以优美的环境感染学生,以美丽校园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学校每年都投入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狠抓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做到校园无脏、乱、差 的死角。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学习、发展的良好条件,创设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二)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 熏陶学生。校园中除了建好“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文化宜传栏以外,还设置挂好各种警示牌、名人名言,并保证每班都有一块黑板报,且充分发挥大队部、团支部的作用,开设校园广播站,播放反映儿童欣欣向荣、蓬勃 向上的儿童散文、诗歌、科学小品文、歌曲、音乐,丰富了全校学生的午间文化生活。

(三)留守少儿多,社会各方对 留守少儿缺乏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村家长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丢下儿女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样就 出现了不少的留守少儿,而其中部分平时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有雨 “自山”散漫惯了的留守少儿适应不了学校的严格管理,总认为在学 校外比在学校内“自山”得多,自然 就会由逃学变成了辍学。

针对以上学生辍学现状及原因分析,我认为应从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和研究,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政府完善控制辍学督查  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控制辍学长效  机制。各级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并依法开展控辍保学 工作;政府部门要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强制入学的有关规定和可操作 性措施,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各自的责任,并实行责任追究制。通过 政府行为对辍学学生及其家庭下 达义务教育通知书,让学生、家长 都知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依法 强制性教育,擅自辍学中止九年义 务教育是违法的;国家相关职能部 门应加大对企业使用辍学生的督查督办力度,协调和加强部门配合,禁止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为劳务输出;对不送子女入学的家 长,规定除限期送子女入学外,采取不予贷款,不予开具打工证明,不予发放困难补助等措施。要落实各项扶助贫困生基金,使其真正用 于解决贫困生的学习费用;各部门相互配合,统一协调,以初中毕业证为依据,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作 为办理相关合法证件的手续之一, 督促未成年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学校要转变观念,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公平教育。要促进学校教育的机会平等,主要是入学起点的机会、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就业机会的平等、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在教书的同时更重育人,对学习困难学生、弱势群体子女以及有缺陷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教师要做到关爱每一个孩子,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能表现出一点点冷漠和放弃,坚决杜绝歧视和排挤差生的现象。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一个平等和谐、活泼轻松、双 向互动、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校园活动。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并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是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格局。学校要与学生家庭和当地社区加强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共建社区青少年教育新模式。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学校要开 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消除 社会不良影响。学校要主动将学生 置身于社会活动之中,家长要积极支持子女参加社会活动,并随时与子女沟通,时刻了解子女的思想活动,尊重子女的意愿,开展正面引导。要做好家庭工作,一方面向家长和社会有关团体传播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沟通教育信息, 另一方面了解和研究家长和社会组织进行教育的情况,帮助他们总 结经验,并积极传播这些生动具体的经验,以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改 进学校工作。日前, 一些网吧虽然挂有“未成年人不准入内”的牌匾, 但是店主实际上足来者不拒;街头巷尾的棋牌游戏等公共娱乐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诸如此类的地方,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规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静的社会环境。

总之,要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在保证执行义务教育计划的前提下,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既为学生升学奠定基础,又为学生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变以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终身 命运的做法,缓解学生升学压力, 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

参考文献

【1】张治荣 . 全力推动宁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报告[J]. 宁夏教育科研, 2019(02).                                                                                             

   【2】李学富,黄培顺 . 转化后进生提高控辍保学质量[J]. 孩子天地,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