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岩井俊二作品的美学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浅析岩井俊二作品的美学表达

陈静茹

大连科技学院 116052

摘要:岩井俊二作品中有着对日本传统审美的实践,又有借鉴西方美学的特点,结合日本社会现实和日本人复杂的价值观,充分强调电影以人物对客观情感的表现来表现压抑、细腻的感情,让电影兼具富有美感的形式与略显悲观主义的情怀,从而更好地体现“岩井美学”想传递的内容。这种强烈的传统美学意识与现实的融合构成了日本电影的现代美学。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在其哲学与性格意识、情感特征中存在的差异性。

关键词:岩井俊二;情书美学;传统;现代

1.前言

提到岩井俊二的作品,当属《情书》家喻户晓。岩井俊二作为一名日本中生代导演之一,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且最具特立独行的。他深谙叙事与情感双重交融,以其独特而深刻的艺术风格成为日本纯爱电影的领军人物,被授予“岩井美学”的称号,也称“日本王家卫”。

他的电影多以青春伤痛题材为主,多是对青春赞美与冷酷现实社会的感悟,存在着对死亡的深思与个体存在意识的关注。电影中很多镜头充满日式美感,打造自然和街景的融合,极具生活感和自然氛围感。他善于从细微之处展开故事的叙述,多以随笔形成的台词语句造就其独具一格的特点。

岩井俊二以多样化青春为题与日本传统美学思想结合,通过意蕴深远的情感表达来阐释其对于个体生命和成长本质的理解与期待的特点。电影有着对日本传统审美的实践,又有借鉴西方美学的特点,结合日本社会现实和日本人复杂的价值观,充分强调电影以人物对客观情感的表现来表现压抑、细腻的感情,让电影兼具富有美感的形式与略显悲观主义的情怀,从而更好地体现“岩井美学”想传递的内容。

2.传统美学影响下的岩井作品

岩井俊二深受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影响,作品中存在着消亡之美。

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将物哀视作美的源流,在表现这种美的时候,常常运用到隐喻手法。隐喻主题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暖昧静寂的美感。他的作品中既体现着日本电影美学的现代美,也有继承传统美学的消亡孤独感。

他的作品中没有大肆渲染对死亡的恐惧,也没有对病态的细致描绘,节奏是表达主题引起共鸣的手段。前一秒虽还是平缓如常的生活,后一秒却可能是命运的转折变换。

岩井以这种“慢”与 “快”的结合表达了日本人人生观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无常。而“无常”恰恰是“物哀”内涵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这是一种审美的意识,是一种“悲剧的美形态”,也是一种复杂矛盾的悲剧的情感。对自然物、对人的爱恋的感动到对人生世相的反应,是从更高层次体味事物的哀的情趣,并用感情去把握现实的本质和趋势。哀而不伤的表达,在本质上是对死亡的一种歌颂,这也是日本独特的一种民族价值观。

3.校园爱情故事的“三项式”结构

岩井俊二的《情书》(1995)在表达中引用了许多意象,以日常触手可及的事物赋予新的意义,所以电影给人的感受主要是明亮、温暖、饱满的。以至于在后来的作品《你好,之华》(2018)中,作者几乎重复了《情书》的表达手法。死者的故事占据了叙事的中心位置,借此引出了新的主题故事。当所有生者似乎都获得了自由的时候,爱并没有得到确证。

额外情节的荒诞感让它无法像《情书》一样给人干净的体验,偏离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在此意义基础上,《你好,之华》的确如它的英文名“last letter”一样,是对《情书》“love letter”主题的改写与终结。

对于这两部影片中共同的校园爱情故事,岩井俊二在短片《四月物语》(April Story,1998)中为它们续写了一个温暖的结局。这个故事没有死者,没有命运。由此,从《四月物语》到《情书》再到《你好,之华》,岩井俊二以一个“三项式”结构诠释了他的青春校园爱情电影的美学谱系。

4.作品中所体现的死亡表达与矛盾性

在日本人的审美感受中,冬天最美的是薄雪。而在岩井俊二的《情书》中,通篇都使用了雪景,从山岭、森林、屋檐、小巷、甚至是门前的信箱上,不时存在着飞雪。

一方面,雪隐喻着亡者,是死去的男藤井树的象征,也预示着博子随时随处都能看到想到怀念亡者。另一面,雪也象征着博子心中冰封的世界,博子多次被困在雪地里,也体现了一种无法获得自由、无法走出的束缚感,间接表现着死亡,且带有一定的悲伤与哀情,但这也表明了岩井俊二对死亡并非是消极、凶恶的看法。

樱花在日本自古便是美的一种象征,同时也是死亡的代表。面对死亡时,也要像樱花一样的壮美。在《情书》中,就善于运用樱花随风飘落的现象,表达对生命凋落的男藤井树的怀念。在其他的电影中,采用光线的变换暗示故事的转折。将校园暴力,援助交际,杀人......所有灰色的青春事件一起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下。

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存在于日本人身上的这种水火交融的特质,看似谦逊,崇尚自然与和谐的日本人,骨子里又同时充满了反抗与反叛的暴戾因素。这个应该是作为人类的共通的情感,而通过日本这个特殊的文化圈来说,能够通过暴力自省的方式创作所谓意义上的残酷,暴力美学并不奇怪。

5.结语

    概言之,岩井俊二的作品中无一不体现着通过貌似荒诞、实则合情合理的情节设置,快、慢结合的镜头语言,淡淡讲诉了一个有关回忆、 青春、爱的故事,没有包含多么深刻的伦理哲学,但无一不体现了“物哀”之美。

岩井俊二无愧为当代日本传统美学意识传播的推动者之一。这种强烈的传统美学意识与现实的融合构成了日本电影的现代美学。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在其哲学与性格意识、情感特征中存在的差异性。

岩井俊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对客观物体、自然景观存在极为深厚的感情,在强调 “空寂”的物我两忘的同时又要体现 “物哀”的物我合一,在表达情感时强调日本人与生俱来的含蓄之美,侧重也没有忘记对日本传统美学观的继承。体现着日本美的根基、日本人普遍追求的艺术趣味和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光柱.死而复生:电影《情书》与“岩井美学”[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2-24.

[2] 梁雨晴.浅析岩井俊二《情书》与《燕尾蝶》的青春映像意识[J],2017,8,208.

[3] 岩本憲児.日本电影美学[J],电影艺术,2020,11-17.

[4] 武田宙也,孙凡棋.日本美学和艺术研究的现状——­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变化为重点[J],美与时代(下),2015,01,36-40.

作者简介

陈静茹,女,2002年1月生,辽宁营口人,大连科技学院2019级日语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