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活动‘柿’界真有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3

项目活动‘柿’界真有趣

姚福金

柯岩中心幼儿园永红园区 312000

一、项目缘起

在秋日植物角中,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秋天的果实,在介绍认识这些果实的时候,放在微展台的一筐柿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于是我们与孩子进行了一次关于柿子的谈话活动:

湉湉:柿子剥开里面会有流心的。

涵涵:这个柿子和我吃的不太一样,为什么这么硬?

贝贝:硬的可能是另外一个品种,你可以吃吃看呀。

幼儿对柿子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探知未知的‘柿’界。就这样,一颗小小的柿子不知不觉成为了孩子们新奇又期待的“新宠”。‘柿’界真有趣项目活动以整合教育资源,实施项目化的活动,带给孩子系统、连续、深入的生活探索经验,增强孩子的生活自主性、创造性。幼儿在项目活动中运用各种方式对比青柿子和红柿子、了解催熟方法,制作柿子美食、创作柿子的艺术作品等,通过对真实的情景进行分析,引起孩子对生活的思考和实践,让孩子去探究柿子这一果实,加深对柿子的认知,使孩子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素质得到提高。

二、项目思考

1.幼儿兴趣:

通过和孩子展开对话,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有过吃柿子的经历,哪怕是没吃过的孩子也见过柿子这种果实,但是孩子却还没有真的去探究过柿子这种果实。柿子是生活中较为常见水果,也是秋天比较代表性的水果之一,个别孩子对于柿子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并对柿子比较感兴趣。

2.项目支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善于发现与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能够发现周围事物的特征,能用多种感官或者动作去探究物体。在这次关于柿子的项目活动中,会以柿子作为主要的资源,渗透贴近幼儿生活,动手操作的活动。

3.身边资源:

(1)热心的家长志愿者:幼儿家长家院子里有一颗种植多年的柿子树,正面临结果时期,可以提供柿子这一果实;有丰富务农经验的农民,可以为幼儿讲解柿子生长特点;有能制作柿子美食经验的奶奶,可以为幼儿后续制作柿子美食提供一定的帮助解答。

(2)幼儿园周边的果树园、图书馆、蔬果超市等公共资源场所,方便幼儿基于生活去展开实践。

三、项目开启

   (一)觅迹寻踪——柿子从哪来?

    “柿子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从水里吗还是土里?”

这时我们有小朋友说他家门口有颗柿子树,于是我们决定邀请爸爸妈妈们协助孩子利用周末展开了一次“寻柿大行动”。

寻柿大挑战

在哪里找到了柿子?

你找到的柿子品种是...

它的形状...

它的味道..

柿子树

脆柿子

圆圆的

脆脆的

水果超市

软柿子

扁圆的

软、甜甜

儿童话题会:通过分组讨论,集体汇总,幼儿总结了两处能找到柿子的地方:柿子树上与水果超市,而水果超市的柿子也是从柿子树上采摘下来。

(二)乘兴而来——柿子的区别?

虽说我们去寻找了柿子,了解到了柿子一些基本的品种、形状、味道等,但在幼儿的小讨论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很多问题,就这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

杉杉说:为什么柿子长得和橘子好像?

枞枞说:脆柿和软柿是看个头来区分的吗?

鑫鑫说:柿子和西红柿是同种类型吗?

孩子们的问题“一箩筐”,我们也进行了问题区分归类,发现孩子们对如何区分柿子和其他水果以及脆柿、软柿的问题十分困扰。

1.针对区分柿子和其他水果,我们运用实施情境创设,借助生动幼儿区的情境来激活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秋天到了,小兔子想要邀请小伙伴们来自己的家里吃柿子,于是在储藏果实的洞窟里面翻找了起来,想要找到足够的柿子,但是小兔子之后却犯了难,因为它找到了很多的果实,但是却分不清哪一种才是真的柿子,那么大家可以帮助小兔子来分出柿子吗?”之后,教师将苹果、西红柿、香蕉、柿子等的图片展示在屏幕上,让孩子自己去分辨,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讲并不困难,很快就有孩子得到了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顺便说出了其它果实的名字。

如此,借助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孩子很快地进入到探索的状态中来,有助于营造活跃的氛围。

2.脆柿和软柿之间如何区分呢?这个问题孩子们通过讨论,以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在儿童话题会中,孩子们一致决定把脆柿子和软柿子分两部分,一部分软脆柿子进行对比,小组观察、品尝;另一部分软脆柿子摆放到植物角或者科探区中,进行自由探索。

在自由探索中,孩子们恣意享受软脆柿子带来的“非凡体验”:软柿子汁水丰富,皮薄肉软,轻轻一碰就会破皮;脆柿子爽口脆甜,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偶尔有些微涩苦味...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比一比、尝一尝中感知到柿子的内外在特征,感受柿子带来的无限魅力。

(三)妙趣横生——青青的柿子

     家里种着柿子树的小朋友在周一带来了几个因为周末狂风暴雨吹落的青柿子,这不,立马又引起来孩子们的激烈讨论:

书豪说:“这个和我们探索过得脆柿子、软柿子不一样”

柠柠说:“青色的柿子好少见到”

诗琪说:“青色是不是因为不够熟”

儿童的经验获得应该是自然而生动的,于是孩子们展开对柿子味道的探索,需要孩子们自身品味,总结自己的感受,才更加能让孩子直观了解。

品尝完青柿的孩子们纷纷摇头,表示又苦又酸,看来诗琪小朋友的猜想是正确的,青柿子的确还没有成熟,还是成熟的柿子又香又甜又好吃。

“要不把柿子变熟吧,我昨天放在科探区的那个柿子虽然皮黄了但是也是涩涩的。”

这一句话可是激发了孩子们莫大的兴趣,小脑袋瓜里立马出现了各种奇思妙想:

贝贝说:“我们去水里把柿子煮一煮,看看煮熟的柿子怎么样?”

琸妍说:“还可以用烤箱呢?烤柿子”

IMG_256lADPJxf-16LRPu3NC9DND8A_4032_3024

(我们把柿子放进烤箱)                 (我们煮好后的柿子)

带上诗琪说的那几个黄皮但涩涩的柿子我们出发生活馆中,利用烤箱、蒸锅进行活动实践,拿出来的柿子皮已经破破了,轻轻一碰,里面的果肉也开始留了出来,那么这个柿子会变甜吗?品尝过后孩子们还是摇摇头,虽然看上去“熟了”,可是口感还是那么一言难尽..

面对这些“惊喜”,作为老师的我只是站在他们旁边,作为他们的同伴注重给孩子们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让孩子们可以获得充足的亲身经验,当然,在孩子们停滞寻求帮助地时候我会突然出现。回归到教室后,我们进行了这次活动的“体验大讨论”,帮助孩子们进行青柿子红柿子经验梳理。

(五)残缺不全——柿子“碎”了

小朋友把家里的柿子树上的柿子能采摘的都带了过来,在幼儿园放了几天后,孩子们发现熟了的柿子有些碎了,那这么多柿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碎的柿子先吃掉,不然要坏掉的。”我们把破皮的柿子分享给孩子品尝,那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我们班级的柿子保存的更久一点呢?有的小朋友说把柿子榨汁,有的说多吃一点柿子..

四、项目推进

(一)美味制作

昨天有小朋友分享说到可以做柿饼,这不第二天,书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块柿饼,哇,原来这么美味的柿子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让柿子长期保存下来。

在给小朋友观察探究时,很多小朋友提出想尝尝柿饼的味道,是不是和柿子一样呢,可惜柿饼只有一块,该怎么分享呢?

有小朋友提出可以在幼儿园里晒柿饼,那柿子要怎么变成柿饼呢?有小朋友说可以回家问爷爷奶奶了解一下制作柿饼的步骤,也有小朋友说我们可以用手机查找一下资料,在了解一定的柿饼制作方法后,我们开始行动了。

(我们观察柿饼)

(洗柿子)                      (削柿皮)

(挂柿)                            (晒柿)

(二)问题突发

过了两天,孩子们发现柿子的表皮有一层青色的小点点,还有的柿子底下有黏答答的水,柿子是怎么了?发霉了吗?小朋友们着急了,纷纷找到我,和我说:

“柿子为什么会发霉啊?”

“老师,我们晒的柿子发霉了,还能不能吃呀。”

         (发霉的柿子)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活动探究的生动内容。发霉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孩子们通过观察发霉的柿子并提出“为什么会发霉”这一问题,展开积极思考和猜测,说明幼儿具备好学善问的科学精神。于是我们在基于幼儿好奇的点上,我们粗略简单的和幼儿观看了以下科普视频并赶紧联系了有制作柿饼经验的好好外婆进行讨教。

在好好外婆场外协助下,我们在一起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1.有些柿子的皮没有削干净。

2.小朋友在碰柿子的时候手是脏脏的,柿子也变脏了。

3.柿子没有感受到太阳。

因为我们第一次晒柿子的时候有几天下雨了,总结了这些经验,提前查看了天气预报,我们准备第二次晒柿饼了~

(三)柿饼成功

第二次有了充足的准备,孩子们又一次信心满满的开始分工合作:洗柿子的洗柿子,削皮的小朋友也做好了手部消毒工作后井然有序把柿子皮削干净,晒柿子的小朋友已经翘首以盼了。

这次的柿饼做的真成功呀!自己晒的柿饼,当然少不了“吃它”呢,放一块到嘴巴里,“哇塞,和买的一样好吃”~

四、项目反思

    在项目活动中,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并且要保证实践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递进性,从而让孩子获得良好的体验。同时,项目教育强调具体成果的生成和展示,因此教师也要在实践中考虑到如何引导孩子生成实际的作品,进而落实项目教育的目标,我将整个实践环节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引导孩子去分辨柿子。在这个小活动中,我将孩子带到提前准备好的场地内,让孩子对各种实物果实进行分析对比,将各种果实进行分类,找出柿子。在这个小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区分了柿子和其它的果实,而且也区分开了脆柿子和软柿子,之后我还使用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了柿子生长的过程,从而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柿子。

第二个阶段是引导孩子展开对柿子味道的探索,需要孩子去品味各种柿子,总结自己的感受,并且让孩子结合教师的引导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让柿子成熟的方法。通过这个小活动的展开,目的是增强孩子的生活本领,也让孩子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之处。

第三个阶段是引导孩子去晒柿饼,作为这次项目活动的最终成果。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孩子结合教师给出的引导,选择适合的柿子、应用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操作。

通过引导孩子展开多元化的实践,能够让孩子们意识到围绕着一个小小的柿子,也可以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内容,并且在实践中还能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孩子对自然、生活的好奇心。

五、项目后续

距离柿子活动已经过去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又到了一年植树节,很多小树苗放在地上等待着孩子们种下,随着主持人老师的植树活动开启,我们班小朋友兴奋的等着代表幼儿领取回来的树苗。

“老师老师,我们班竟然领到了柿子树!!!”随着惠桢小朋友抱着小树苗回来开心的话语,我们班的小朋友又炸成了“锅”,一声声好棒,太好了。

lADPKG0OVW3IzoDNAnLNA0I_834_626

lADPJx8Z1OzlznfNAnLNA0I_834_626

(挖坑)                                    (种柿子树)

lADPJw1WW7UFTozNAnLNA0I_834_626

                     (埋土 浇水)

从一开始探究柿子到如今自己种植柿子树,在自然与儿童兴趣的变化中,我们将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