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丰富美术课堂——利用本土资源融入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的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融入生活,丰富美术课堂——利用本土资源融入农村幼儿园特色美术的尝试

金甜甜

临海市杜桥镇中心幼儿园 317016  

:美术是体现人内心的一种直观的表达手法,通过绘画等方式能形象的表现幼儿的所思所想。目前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因为各类资源缺乏,不能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无视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压抑幼儿个性的创造力的发展。本文从鉴定本土资源入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本土资源融入美术活动的有效手段,与自然贴合、与生活贴合、与幼儿贴合,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本土资源   融入  特色美术

一、利用本土资源融入特色美术的重要性

    本土资源一方面是指现实生活的本土的自然环境、本地所特有的人文景观、情境等,它包括自然所赋予的和社会的各种环境等一切有形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指本地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民俗民风等无形的教育资源。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注重幼儿周边生活中本土资源的开发,它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使幼儿的学习有了直接感知和理解、内化的环境,更主要是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追求,加深对美的理解,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举措。

二、本土资源融入美术活动的手段

(一)体验生活之趣、开展特色美术

1.感受乡俗之趣,传承民俗之礼。

不同的时节,农村有不同的民俗,把这些民乐带进教室,让幼儿来玩、来做、来感受。在桃渚,元宵节都会吃一种叫做“糟羹”的食物,相传在明代人们为了犒劳戚家军打败倭寇,将各家各户最好的食物收集一起用酒糟熬成了糟羹,我们将这个经典食物搬到了活动室中,给孩子提供各色海绵纸、剪刀、白色颜料、杯子、清水制作糟羹。选择自己喜欢的海绵纸,将其剪得很小很碎,加入在拌有白颜料的清水里,一碗色泽亮丽的糟羹就做好了,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对于元宵节和糟羹的联系更加清晰,也更能用心的去制作这碗糟羹。

2.聆听民族故事,体会民族精神

图文集合的方式是体现幼儿想法和表达的一种方式,绘本,让幼儿通过看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结合历史故事创作的连环画恰恰相反,在口口相传的故事描绘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理解而绘画产生的作品。戚继光抗倭的故事自小就在幼儿的心里打下烙印,教师收集本土文化资源,给幼儿一个浓郁的爱家乡的氛围。第一课时鼓励幼儿向他人自豪得介绍自己的家乡,讲述英雄的故事,第二课时把故事经过自己的理解后按情节绘画,并且根据自己所画的讲述,教师帮助记录形成一本独具风格的连环画,可进行展示和传阅。在这过程中,幼儿更深一步地去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并且可以让美术将历史更完整、更多元的包含起来,更好的得到传承和发展。

3.触摸

泥工在美术教育里占了重要的位置,通过与地理文化的结合,发展幼儿塑造物体的能力,也能充分的体现乡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桃渚有8000万年前火山喷发遗留下来的奇特的熔岩景观,教师将火山与主题活动相结合,鼓励幼儿用泥来塑造火山喷发的场景,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火山喷发的过程需要展现喷发物质的破碎感,幼儿主动去寻找可以让泥塑展现破碎感的条状物体,通过划、刻、点等技巧塑造不同的质感。幼儿不仅掌握了新的艺术制作方法,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探索制作带来的成功感。

(二)回归自然,开展特色美术

1.染色活动

农村有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植物就是很好的染色材料。我们根据材料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活动内容。如狗尾巴草、稻草、树枝利用画、浸、染的方法进行染色,然后将几种材料组合、扦插。幼儿在染色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2.色彩组合

色彩组合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在农村自然物中他们根据色彩进行组合,创造出许多生活艺术品。如:在《蔬果大聚会》的区域活动时,幼儿将色彩鲜艳多样的蔬菜、水果放进透明瓶子里,进行各种颜色的组合,当他们自由组合出红的、黄的、绿的、紫的蔬果聚会,塑造出各种美丽的装饰瓶时,成功的喜悦鼓舞这个他们,激发了他们更多的创作灵感。

3.石头画

被溪水冲刷的石头,表面光滑,形状各异,正是作画的好工具。在《我的石头我的画》中,虽然幼儿的画笔还很稚嫩,但他们涂色大胆,创意非凡,在绘画中,我们能感受到幼儿成功的喜悦,有的说自己画的是变异人,有的说是汽车,有的说是连起来的森林,有的说是机器人……幼儿就在不同形状的石头上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4.拼画

桃渚濒临东海,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当螃蟹旺季来临时,我们把家中的蟹壳都收集起来,用彩纸、画笔、剪刀、固体胶等进行“蟹壳装饰”,各式各样的蟹壳立体画诞生了。每当秋收时节,田间废弃的稻秆是我们拼画的宝贝,通过裁剪,分类,粘贴,我们把稻秆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

三、本土资源融入美术活动的保障

1.积极开展日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带领幼儿欣赏自然景物;与教师一起参加美化环境的各类活动,如布置主题墙、活动区、艺术走廊、美化园内环境等;评价自己和朋友的美术作品……鼓励他们大胆、尽情地描绘自己心中的动物、人物、事物和景物。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机会和良好的创作环境。 

2.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幼儿作画的素材很大程度上取之于平时生活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让家长理解和接受新的幼儿教育观念,及时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多带幼儿了解自然景物、社会风俗,为幼儿讲述民间传说等,丰富他们的观察、想象,鼓励用线条、色彩表现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美的事物。久而久之,幼儿的观察力、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强。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幼儿的眼界开阔了,知识也增长了,他们对于事物好奇心更容易的激发了,还培养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美好情感和表现社会、创造生活的积极愿望。农村这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淳朴的民俗民风很值得用心挖掘和利用,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丰富的知识,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