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切除治疗食管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食管切除治疗,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8.6±28.5)min;中清扫淋巴结为(11.6±0.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4.2%;生存时间为(10.5±1.2)个月。结论食管采用食管切除治疗,可彻底根治切除原发病灶,延长生存时间,且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经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联合管状胃切除治疗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联合管状胃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改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开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总优良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联合管状胃切除治疗食管的临床疗效较好,此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经左胸小切口 管状胃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食管患者行食管切除后发生胃穿孔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食管患者1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其中非手术治疗患者5例为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的5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4人,治愈率为80.0%,死亡1人,死亡率为20.0%;对照组患者治愈2人,治愈率为40.0%,死亡3人,死亡率为60.0%。两组患者治愈、死亡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切除后并发胃穿孔患者,通常体制虚弱,不适合手术,所以在临床上尽量治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也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在食管切除中,者应尽量避免手术损伤,保证胃游离充分,才能良好的预防并发症。

  • 标签: 食管癌切除术 胸胃穿孔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状胃成形代食管食管切除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对36例食管病人用管状胃成形,管状胃与食管机械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重点探讨该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36例病人中,无胃瘘、返流性食管炎及胃综合症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管状胃成形在食管治疗中,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胃综合症、返流性食管炎、胃瘘、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病人肺功能影响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管状胃 并发症 食管癌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25例食管切除后功能性或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选择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措施。结果保守治疗15例,手术治疗10例,中证实4例为机械性梗阻。全组患者均痊愈。结论食管切除后胃排空障碍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作出诊断、鉴别诊断,机械性梗阻,应尽早行二次手术解除梗阻因素或行胃窦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而对于不容易鉴别功能性或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解除病因或行胃窦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选择幽门成形治疗胃排空障碍,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 标签: 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VATS)食管切除的临床经验,评价VATS食管切除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康市中医医院胸外科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行胸腔镜食管切除12例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0.2岁。均采用胸腔镜食管切除、开腹游离胃,食管胃左侧颈部吻合。结果本组12例平均手术时间280min(200~360min)。中估计出血量120ml(80~150ml),术后引管放置4.5d(3~7d),引量800ml。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现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清扫淋巴结总数平均17.6枚。结论电视胸腔镜食管切除,疗效确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食管贲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30例。A组采取后外侧,B组采取胸腹部正中联合,C组采取右后侧,D组采取上腹部正中。比较四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B组、C组、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6%、30.1%、70.0%、56.7%,各组患者并发症的表现有所不同。出现并发症患者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不同手术治疗食管、贲门均具有一定的优劣势,手术的实际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 标签: 手术入路 食管癌 贲门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切除颈部吻合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食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食管切除颈部吻合中应用管状胃,对照组则在食管切除颈部吻合中应用全胃。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食管切除中应用管状胃,较好的适应消化道生理解剖需要,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管状胃 食管癌切除术 颈部吻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切除是利用电视技术和内镜技术通过小切口观察食管结构进行食管切除的一种技术。目前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切除仍处于探索和积累临床经验的阶段,国外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切除的应用比国内广泛、成熟,国内对于电视胸腔辅助食管切除无争议,但对其适应症无统一标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切除的发展历史、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式、手术的效果以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手术护理要点。方法对94例胸腹腔镜食管切除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94例手术过程顺利,其中4例因腹胳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手术中手术器械、仪器准备完善,医护配合默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认真、完善的器械、仪器的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技能,是手术能顺利进行的保证。

  • 标签: 食管癌切除术 电视胸腹腔镜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患者围手术期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护理配合、腹腔镜切除食管的48例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围期实施系统化护理,仅有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18天。结论围期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

  • 标签: 腹腔镜 食管癌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胃膈肌缝合在预防食管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约至2012年10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中下段食管患者161例,按胃膈肌的缝合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86例,男5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4.87岁,改良组77例,男5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13岁。比较两组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传统组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5例,发病率5.81%,改良组无发生胃排空障碍。结论食管手术的患者在采用了改良膈肌缝合术后,减少了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病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胃膈肌缝合术 食管癌 胸胃排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在早期胃、食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我院收治的早期胃、食管患者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病灶及切除后病理类型分布状况的比较,分析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性,探究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在120个病灶中,共有15个癌症,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有35、25个,非腺瘤性息肉28个,单纯腺瘤17个,此结果与术前的诊断以及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共有83例相符,其符合率达到69.17%。结论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在早期胃、食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安全性能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黏膜切除 胃镜 应用价值 食管癌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蝶垂体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内镜下鼻-蝶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肿瘤切除程度、视力视野改善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日。结果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时间1.5~2.5h,绝大多数患者2周内治愈,术后闭经、泌乳、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明显缓解,平均住院时间7~10d。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未见颅内感染、视神经损伤、颅内出血以及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发生。结论内镜下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效果好、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 经鼻-蝶入路 垂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小侧口在食管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分组,对同期手术的食管胸中段食管下段进行研究,对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吻合口瘘、切除淋巴结个数、切口长度、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液量、住院时间和5年生存率进行研究。结果与常规传统后外侧切口相比,小切口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30min,P<0.05。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呼吸障碍明显较少,胸部切口长度明显缩短,明显改善切口外观,缩短了住院天数。清扫淋巴结个数,两组无明显差异。吻合口瘘的发生,相差不大,P>0.05。5年生存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后外小切口明显优于常规左侧开手术,不增加手术风险和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食管癌 左侧开胸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镜下食管根治治疗食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在我院的50例食管并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行腔镜下食管根治,对照组25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即开放式食管根治。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做出比较并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明显较对照组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镜下食管根治治疗食管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开放式食管根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开放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食管手术后并发乳糜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食管手术后并发乳糜的诊治情况,另有3例可疑导管损伤者,给予预防性结扎导管。结果11例乳糜均治愈,其中保守治疗7例,有6例得到治愈,另外1例转胸腔镜手术治疗;有4例因引流液多,直接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均痊愈。对可疑导管损伤3例,进行预防性结扎,术后均未发生乳糜。结论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水引流量可对食管术后乳糜进行确诊,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引流液量大者,果断实施手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对可疑导管损伤者进行预防性导管结扎,可降低术后乳糜的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乳糜胸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导管结扎及术后营养方式对术后血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在遂宁中心医院心外科行食管根治,并有明确记载是否行预防性导管结扎及术后营养方式的病例共例,分成未结扎组例(A组)和结扎组例(B组),B组以营养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C组)和肠外营养组(D组)并查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血脂对比A/B组间血脂变化差异,对比C/D组间血脂变化差异。结果A、B、C三组术后1周、1月、3月TC平均下降率、TG平均下降率、LDL平均下降率存在差异(P<O.001)。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论预防性导管结扎可引起术后血脂降低,其中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下降明显,术后1月至3月逐渐恢复。

  • 标签: 胸导管结扎 脂质代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窝乳晕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腋窝乳晕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1d的焦虑评分、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减轻腋窝乳晕甲状腺患者术前应激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腋窝乳晕 甲状腺切除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