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右治疗胸中段食管的疗效差异。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胸中段食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右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淋巴结转移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和切缘发生率分别是90.00%和0.00%,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和切缘发生率分别是75.00%和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治疗方式对于胸中段食管患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简便,同时术后疗效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比较 左胸入路治疗 右胸入路治疗 胸中段食管癌 疗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复合段硬膜外阻滞在食管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食管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段硬膜外阻滞(GEA)2组,每组40例。GEA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GA组先行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2组插管即刻、中各时点、拔管时的SBP、H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中麻醉药用量的差异及毕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结果GEA组与G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段硬膜外阻滞是目前用于食管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单纯全麻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 血流动力学 麻醉药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食管切除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行食管切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输液渗漏、臂丛神经受损、压力性溃疡及低体温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渗漏、低体温及角膜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臂丛神经损伤及压力性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食管手术患者输液渗漏、体温低、角膜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及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食管癌切除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胸径路食管切除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胸外科救治的325例胸中下段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5例患者采用微创Mckeown治疗,170例运用胸径路食管切除治疗。对比微创Mckeown胸径路食管切除在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微创Mckeown治疗与运用胸径路食管切除治疗相比,患者的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Mckeown治疗胸中下段食管患者具有显著优势,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少,运用微创Mckeown治疗食管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Mckeown术 左胸径路 食管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的术前中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4月一2012年7月开展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17例患者,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20-40岁,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伴囊性增生、甲状腺腺瘤等良性疾病。结果17例患者实施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较为满意。手术时间为80-180min。中出血量约为30-50ml,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为3-5天。无甲状旁腺和气管损伤,无声音嘶哑、皮下气肿,未出现术后大出血、窒息等并发症。外观满意美容效果良好。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肿瘤复发与并发症。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操作简单、可行、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美容效果佳,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具优势、更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139例不同手术食管的护理,为制定各种手术食管护理常规提供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入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切口食管根治与传统切口食管根治食管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区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食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小切口组与传统组,各43例。小切口组患者采用肩胛下角后外侧小切口,传统组采用第5肋间前侧常规切口切除癌变食管,清扫淋巴结并术后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上肢恢复功能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小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传统组46.5%(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行食管根治有助于减少中损伤,加快术后恢复,同时减少中对肺组织及喉返神经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胸段食管癌 喉返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成功完成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均成功行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手术时间170~290min,平均(228.2±56.0)min;中平均出血(113.6±148.3)ml。平均清扫淋巴结(18.9±9.1)枚,ICU住院时间平均(2.1±1.4)d,平均住院(10.3±5.8)d。200例患者行R0切除;2例R1切除;4例R2切除。结论微创Mckeown食管切除在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腔镜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IvorLewis食管切除二野淋巴清扫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48例行IvorLewis食管切除二野淋巴清扫的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病例,观察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为100%。全组有淋巴结转移35例,占72.9%。I期2例,Ⅱ期17例,Ⅲ期25例,Ⅳ期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术后死亡。结论IvorLewis食管切除二野淋巴清扫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是一项安全理想的式。

  • 标签: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 二野淋巴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切除的临床分析。方法从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们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切除治疗食管患者3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40—62岁。平均51岁。病变部位,中段32例,下段6例,病理类型38例为鳞状细胞。在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及清扫淋巴结,腹部操作,脐下缘作腹腔镜观察孔、腹直肌两侧脐上3cm及锁骨中线肋缘下3cm为4个操作孔,在腹腔镜下游离胃。颈部操作,选择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食管从颈部切口引出,同时将状胃食管床上提至颈。胃底最高点与食管行手工吻合。结果38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为鳞状细胞,淋巴结清扫1—7枚,平均3.5枚。手术时间(300±30)min。其中胸腔手术时间(85±2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165±28)min。中估计失血量120—200Ml。中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均于毕拔出气管管插管。术后48—72h内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后能自行下床活动,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轻。未出现呼吸衰竭、胃扭转、肺部感染、脓胸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乳糜及颈部吻合口瘘1例保守治疗全愈。随访3—12个月,均生存良好无复发。结论按照此设计进行胸腹腔镜食管切除,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创伤及并发症,操作简单易行,容易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联合手术 治疗 食管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在胸腔镜食管切除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胸腔镜食管切除的患者48例,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讨论组与常规组两组,两组均包含24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讨论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回收率100%),统计并对比两种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讨论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率为95.83%,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率70.83%,两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率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食管切除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或右联合腹腔镜对中、下段食管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9月-2015年3月87例或右联合腹腔镜治疗中、下段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发生术后吻合口瘘,无死亡病例。结论联合腹腔镜对食管胃接合部食管下段食管具有食管病灶切除彻底;联合腹腔镜对胸中段食管病灶切除彻底,并可清除胸部、腹部淋巴结,因腹腔镜创伤小,利于术后患者恢复,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食管中 下段肿瘤 腹腔镜 食管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胸腔镜口食管切除期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9-2015.9在我院收治的食管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1例,分别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液外渗、低体温、压疮的发生情况,以及引流量、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的体液外渗(7.32%)、低体温(4.88%)、压疮(26.83%)、引流量(157.03±40.21)ml、住院时间(12.02±3.4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体液外渗(36.59%)、低体温(39.02%)、压疮(26.83%)、引流量(235.54±60.06)ml、住院时间(30.82±8.11)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根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体液外渗、低体温、压疮等情况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护理 胸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切除后化疗患者的护理措施,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今收治的650例食管切除后行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且能增进病人健康,从而达到早日康复。

  • 标签: 食管癌切除术 化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扎导管在预防食管术后乳糜胸中的意义。方法比较2560例食管手术切除患者中分3组处理导管在手术后乳糜发生率。结果3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大块结扎组术后乳糜发生率最低0.11%,不结扎组最高1.94%.游离结扎组0.61%与大块结扎组也有明显差异。结论预防结扎导管在食管手术中是必要的,大块结扎导管可以有效预防术后乳糜的发生。

  • 标签: 乳糜胸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MBM)治疗食管前病变及早期的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40例早期食管及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行MBM治疗中护士按染色、环形标记、装置多环黏膜切除器,套扎病变黏膜、电凝分片切除、创面处理6个步骤配合者完成手术过程并加强术前中及术后护理观察随访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39例患者治疗和密切的护理配合,均一次性操作切除,全部标本基底无残留,1例患者追加外科手术治疗,中发生出血23例,均以钛夹一枚止血成功,其余17例为创面少量渗血,自行止血或以氩气刀止血成功,术后未发现出血及皮下气肿。结论MBM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与心理支持,中密切的观察与准确的配合,术后全方位护理与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顺利完成中操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多环黏膜切除术 食管早期癌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囊的并发症和护理体会。方法沿脐周呈倒三角形置入2只改进的5mm操作套管和1只5mm套管。分别置入5mm腹腔镜和加长的操作器械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结果与讨论10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 标签: 腹腔镜 经脐入路 胆囊切除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蝶垂体瘤切除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科接诊鼻蝶垂体瘤切除病人(n=86)。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满意度: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7.67%,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1.4%,相比较下,试验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鼻蝶垂体瘤切除用综合护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护理 经鼻蝶入路 价值 垂体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