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21.10-2022.10月中药房调配的配方颗粒处方共3000张纳入研究,将实施管理前的1500张作为对照组,实施管理后的1500张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不合格情况及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促进合理用药,为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保障。

  • 标签: 中药免煎配方颗粒剂 临床应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21.10-2022.10月中药房调配的配方颗粒处方共3000张纳入研究,将实施管理前的1500张作为对照组,实施管理后的1500张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不合格情况及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促进合理用药,为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保障。

  • 标签: 中药免煎配方颗粒剂 临床应用 管理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枳术汤新型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00—2006年间200例受试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应用《金匮》枳术汤的新型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便秘与福松(聚乙2000)组做定性、定量指标等方面的系统对照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2=12.82,P〈0.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味枳术配方颗粒治疗便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便秘/中医药疗法 @加味枳术汤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最佳中药材的加工方法替代传统的中药饮片,降低中药材的用量,充分发挥最佳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金银花,黄柏,龙胆草,虎杖,丹参,黄芪等中药材的加工粒度,煎煮加水量,煎煮时间,煎出物总量及其某有效成份含量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结果:对不同的中药材粉碎成适宜颗粒替代传统饮片汤剂,其煎出物的总量和某些有效成份含量与饮片汤剂及颗粒汤剂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可靠。从生物袋泡颗粒代替传统饮片方法可行,可节省大量的中药材,并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生药袋包颗粒剂 传统饮片 免煎颗粒汤剂 中药炮制 药品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中药水颗粒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和有效性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颗粒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为2.35%,中药饮片的水中丹皮酚的含量为0.99%。结论中药水颗粒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存在差异,但中药水颗粒的临床疗效更佳。

  • 标签: 中药水煎剂 免煎颗粒剂 丹皮酚 有效性 高效液相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接收的11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饮片(天威桃红四物方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也不具有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颗粒与传统饮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是中药颗粒服用较为方便,且服用量少,患者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药免煎颗粒剂 传统饮片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中药饮片汤剂与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02 至 2020.02 时期内诊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 130 例,划分为Ⅰ组( 65 例)和Ⅱ组( 65 例)。Ⅰ组采取颗粒治疗,Ⅱ组采取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 PASI 评分和 VAS 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Ⅰ组总有效率为 87.69% , Ⅱ 组为 96.92%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Ⅱ 组 PASI 评分、 VAS 评分明显优于Ⅰ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Ⅱ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4.62% ,Ⅰ组为 16.92%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传统中药饮片汤剂、颗粒虽可起到治疗效果,但前者呈现疗效佳、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等优势,可推广。

  • 标签: 传统中药饮片汤剂 免煎颗粒剂 寻常型银屑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与传统水在银翘散的临床应用中疗效差别,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总结近2年来所治疗病例80例分别应用中药颗粒与传统分别组方银翘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天和用药4天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天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2天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颗粒对单味药采用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可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而水则使部分有效成分丧失,因而药效发挥较颗粒慢一些,综合各项因素,中药颗粒较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更多优越性。

  • 标签: 中药免煎颗粒 传统水煎剂 银翘散 温热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从而对中药颗粒的优劣进行评估。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这段时间内的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的销售情况进行汇总,从而得到两种不同形式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销售概况,然后总结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选择情况与治疗效果的优劣,以便于在以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更加明确的选择。结果通过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这段时间内的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的销售情况的整理,发现两种不同形式的药物都呈现出一种向上的销售趋势,但是中药颗粒的销售情况要稍次于中药饮片。而且,在医院不同的科室销售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中药饮片的选择多出现在医院的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等科室,而皮肤门诊、中医外科等科室选择中药颗粒的情况更多。讨论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两者在销售趋势上都是保持向上的势头,在医院中的不同科室的药物配方中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中药颗粒,相较于中药饮片,特点很鲜明简单、方便、机械化生产、很科学,但是要完全取代传统煎煮的中药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针对中药颗粒在临床治疗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加以改进。

  • 标签: 中药免煎颗粒 中药饮片 优劣 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少阳证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平均分为两种,一组对照组,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运用中药小柴胡汤水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小柴胡中药浓缩颗粒,温水冲服治疗。最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服用中药颗粒冲剂治疗后效果比对照组更好,但是由于差别不大,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另一方面看,观察组的病患喝了中药颗粒冲剂之后,患者普遍对治疗过程表现满意,对照组则相对较差,两组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得出结论中药颗粒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中药效果相差无几,但是前者使用起来方便、省时省力,更受病患的喜欢,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药免煎浓缩颗粒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统计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中药颗粒的销售状况,分析中药颗粒应用过程当中的优缺点;结果两种剂型需求基本相当,其中中药颗粒DDDs值显著低于中药饮片,DDC值显著高于中药饮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有其独特的优势,临床治疗过程当当中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应用。

  • 标签: 中药免煎颗粒 中药饮片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农本方配方颗粒和中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ART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口服,以半年为一个时点、治疗一年,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症状、CD4+T淋巴细胞、肝功能、血常规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上述各项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可以代替口服,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农本方颗粒剂 煎剂 艾滋病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中药制药技术不断更新,中药颗粒已然成为一种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剂型模式,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需要。中药颗粒有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疗效确切、便于调剂的优点;但其还存在颗粒黏连,剂量不准,环境不达标,价格昂贵、缺乏统一管理的缺点。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颗粒会慢慢消除自身的缺点而为更广大社会和群众应用。

  • 标签: 中药汤剂 免煎颗粒 剂型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五种中药的颗粒与水对几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五种抑菌中药(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与水,采用血平板分离处理后获取五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通过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药物抑菌圈直径,并对比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情况。结果:本次所选5种中药药物水颗粒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黄芩、连翘和薄荷的水颗粒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黄芩水颗粒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五种中药水颗粒对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次所选五种中药制剂均可抑制耐药菌株,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效果相近。

  • 标签: 耐药菌株 抑菌中药 颗粒剂 水煎剂 抑菌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多指标对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干法制粒制备颗粒。方法以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III为指标性成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八味茵术颗粒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减压干燥得到的干浸膏进行干法制粒,单因素考察压轮压力、压轮转速、送料速度,并且对处方进行工艺筛选,制备八味茵术颗粒。结果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8倍,提取2次,提取时间0.5h、0.5h。干法制粒处方和条件为干燥浸膏粉99.0%;硬脂酸镁1.0%;压轮压力20MPa、压轮转速4.8r/min、送料速度为15r/min,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颗粒。结论综合多指标优化了八味茵术颗粒的提取工艺,实验证明可行性、重复性良好。单因素考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八味茵术颗粒干法制粒制备工艺。

  • 标签: 八味茵术颗粒剂 正交试验设计 干法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