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切除肠息肉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痛苦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85例患者行肠息肉治疗的护理。结果息肉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护士要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息肉 护理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腹腔筋膜全子宫切除与经腹全子宫切除及阴式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腹腔筋膜全子宫切除(A组),3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B组),3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C组)。对比三组患者术前、中和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和C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体温恢复较快、肛门排气早、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时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筋膜全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极大地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腔食管切除。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胸腔的手术切口十分重要,正确的切口是手术顺利的关键。

  • 标签: 胸腔镜食管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胆囊切除(LC)和开腹胆囊切除(OC)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OC,观察组50例,行LC,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3±0.08)h,平均住院时间为(7.76±1.10)h,术后疼痛为(4.87±0.55)分,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5±0.11)h,平均住院时间为(5.50±0.86)h,术后疼痛为(4.07±0.59)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操作方便快捷,创伤小,缩短了手术时间,是一种胆囊切除的好方法。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黏膜切除(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资料。方法:对95例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采用EMR进行息肉切除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成切除,1例术后出血,经下止血后好转,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息肉复发。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提供较为完整的病理标本。

  • 标签: 内镜黏膜切除术 消化道 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腔纵隔肿瘤切除。方法对患者使用腔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论中应注意辨认重要的解剖标志,如认清楚上腔静脉、无名血管、膈神经、主动脉弓等标志,不得损伤。避免不必要的大出血。

  • 标签: 胸腔镜 纵隔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切除(EMR)和单纯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01例169枚消化道息肉患者,分别行EMR和单纯电切治疗,观察治疗的操作方法、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并于治疗后1个月首次复查随访疗效。结果EMR组出现并发症(包括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及残端残留)共11例,而电切组共有34例,EMR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电切组(P<0.05),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息肉行EMR治疗与传统单纯高频电切治疗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 ) 消化道 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开腹和腹腔两种阑尾切除对患有阑尾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2例患有阑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开腹阑尾切除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阑尾切除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腔阑尾切除对患有阑尾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开腹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胆囊切除的疗效。方法1860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式分为小切口胆囊切除组和腹腔胆囊切除组。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组(均P<O.05);腹腔组手术费用高于小切口组,手术并发症高于小切口。结论腹腔胆囊切除和小切口胆囊切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小切口胆囊切除式比腹腔胆囊切除更经济,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下息肉切除的护理是下治疗的基础和保障。方法肠下息肉治疗1760例,其中EMA601例,ESD2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内下治疗。

  • 标签: 护理 肠道准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2年10月间腹腔胆囊切治疗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5例病人中,顺利完成手术237例,5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转开腹,2例发生胆囊动脉和肝右动脉出血,中处理成功未中转开腹,1例因炎症较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至胆总管横断伤,中及时发现并中转开腹,在直视下行胆总管修补,胆总管内置“T”管,术后支撑6个月拔管,手术时间前期约90~120分钟左右,近两年逐步缩短至50分钟左右,住院时间平均约3~5天。213例术后随诊均无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严谨的学术态度,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和处理LC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下全子宫切除是指全部子宫切除的过程均在腹腔下进行。腹腔下全子宫切除即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短,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也有中急性损伤,术后迟发损伤,膀胱、输尿管、直肠的损伤等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 方法 优点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阑尾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中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在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使用镇痛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比较,腹腔组均显著优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P<0.05)。结论腹腔阑尾切除具有创伤小、患者疼痛轻微,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手术方式 腹腔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给予腺样体肥大患者实施鼻下手术切除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内收治的9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42例患者实施腺样体刮匙切除治疗,给予B组48例患者实施鼻下腺样体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数据方面比较,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面对腺样体肥大患者时,给予其实施鼻切除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46例行腹腔胆囊切除中护理的方法。结果手术配合经过顺利,无护理事故发生,术后除三例出现少量皮下气肿外,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熟悉解剖知识、技术训练,要有熟练的技术配合;良好的护理配合是该手术的成败及病人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术中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为更好地推广腹腔胆囊切除,探讨手术室护士手术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全组患者166例,术前均行心理护理、皮肤准备、留置导尿,部分患者给予胃肠减压;中给予相应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无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均痊愈出院。

  • 标签: 腹腔镜 术中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腹腔切除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以探讨腹腔切除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2(1)年3月至2013年3月接收的12例行腹腔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通过腹腔切除完成脾切除手术。手术之间自120min至280min不等,平均手术用时190min,脾脏切除重量自150g至780g不等,平均重量520g,肠胃蠕动手术后恢复时间自12小时至48小时不等,平均恢复时间32.5小时。患者未出现因手术导致的死亡现象,术后未出现出血现象。结论腹腔切除在临床使用上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创口小,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