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髁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髁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术前和术后的HSS评分以及ROM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的HSS评分以及ROM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髁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短、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单髁置换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髁置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本组行髁置换的62例患者(85膝),侧39膝,双侧23例(46膝);其中男8例10膝,女54例75膝。男:女为1:7.5;年龄44~78岁,平均63岁;内侧髁置换79膝,外髁置换6膝,所有患者均使用LINK髁假体(WMdemarLinkGmbH&Co),将术前及最后一次复查KSS评分分值及关节活动度对比,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定期拍x线平片评估假体位置及未置换间室退变情况。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62例85膝,平均随访时间65.8个月(48~99个月)。膝关节KSS评分:术前(58.22±20.07)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1.24±17.96)分(P〈0.01)。关节活动度:术前(126.73°±7.53°),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24.65°±8.65°)(P〉0.05)。术后首次与最后一次随访X线平片检查,未置换间室退变进展不明显。5例患者6膝分别在术后11—42个月出现胫骨部分假体松动,3膝做全膝翻修术。另2例(3膝)患者服用镇痛药,可行走及坚持日常活动,目前在随访中。结论髁置换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膝关节退变进展速度,但胫骨假体松动有较高的发病率,需要高度重视。

  • 标签: 关节成型术,置换,膝 单间室 膝翻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用规范化的流程来完成膝关节髁置换手术的配合。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之前在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髁置换手术。结果 1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0分钟,手术无发生任何与手术护理配合相冲突的并发症,手术顺利。 结论娴熟的手术配合是髁置换手术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单髁  置换  手术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侧室关节炎应用外侧髁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21.1-2021.12,抽取膝关节外侧室关节炎20例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外侧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外侧髁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膝关节外侧室关节炎,近期效果及膝关节功能更好。

  • 标签: 膝关节外侧室关节炎 外侧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近期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对膝关节髁置换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对39例膝关节髁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未发现并发症。结论术前精心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髁置换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护理过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在2021.01-2023.04期间我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54例并对其随机分组,27例/组。对比组:选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选取膝关节髁置换术治疗。评析、处理二组治疗疗效。结果:相较于对比组而言,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程度略低、膝关节功能与治疗疗效更高(P<0.05)。结论:使用膝关节髁置换术治疗,可以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减轻,同时,还可提高治疗疗效,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适合普及。

  • 标签: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膝关节髁置换术开展治疗,对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2018年进入我院开展膝关节髁置换术治疗的3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入选人员皆采用膝关节髁置换术开展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最大活动性、胫骨平台后倾角、股胫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治疗效果优秀,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关节功能情况。

  • 标签: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置换在纠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方面的应用成效。方法:抽选内侧磨损较重的KOA病人50例均分为两组,AB组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踝置换。结果:B组手术快、出血少、住院费用低,且其疼痛缓解率也高于A组,P均<0.05结论:踝置换在治疗KOA方面安全可靠,与全膝关节置换相比,能够更加突出地缓解疼痛。

  • 标签: KOA 单踝置换 出血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膝关节单间室病变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全部采用髁膝关节置换治疗。对患者术前进行HSS评分,同时对患者胫骨假体后倾角度进行测量。结果与术前相比较,研究中所有患者股胫角、HSS评分等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对于膝关节单间室病变患者而言,选择采用髁膝关节置换治疗效果可靠,同时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膝关节单间室病变 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侧膝关节置换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行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和选择性侧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为(410.3±39.6)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156.2±47.5)ml(t=24.3084,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为(40.9±1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17.3±7.9)g/L(t=5.7329,P<0.01);观察组患者的ΔHct为(1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ΔHct(8.1±2.4)%(t=6.737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7.8±3.5)°,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0.5±0.0)°,HSS评分为(92.5±14.7)分,均较术前ROM(85.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2.8±5.0)°及HSS评分(55.1±20.6)分均明显改善(t=13.6073、10.0324、8.7431,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8.3±2.9)°,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2.1±0.8)°,HSS评分为(81.3±15.2)分,均较术前ROM(86.8±14.1)°、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3.1±5.9)°及HSS评分(58.9±23.1)分均明显改善(t=12.9458、10.9300、4.7924,P<0.01),两组患者术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5916、3.133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3,P>0.05)。结论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双侧 单侧 膝关节功能
  • 简介:关节置换术(UKA)是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OA)的重要手段。UKA主要适用于60岁以上膝关节轻中度畸形、体重较轻的单间室病变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髌股关节退行性变、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等并非UKA绝对禁忌证,使得其临床适应证进一步扩大。虽然UKA存在操作复杂、翻修率高等问题,但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相比,UKA的术后疗效显著且持久;而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相比,UKA的发展更为迅速;UKA联合运动疗法及关节镜清理术亦受到广大骨科医师的重视。本文就UKA治疗单间室OA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单间室膝骨关节炎 单髁关节置换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侧膝关节置换的优劣。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4例,将其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侧膝关节置患者46例为侧组;行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患者48例为双侧组。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膝关节恢复进行比较,进行优劣分析。结果双侧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输血量高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双侧组患者的HSS评分显著高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治疗,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侧膝关节置换各有优劣,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予以治疗,相对而言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经济、高效,但需要更高质量的护理予以配合。

  • 标签: 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 单侧膝关节置换 优劣
  • 简介:摘要随着膝关节关节炎阶梯治疗理念的逐步发展,膝关节髁置换术(UKA)的应用逐渐增多。UKA仅对病变间室进行表面置换,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不损伤膝关节其他结构,术后关节功能及运动学更接近自然关节。虽有大量证据证实,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准确的基础上,UKA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也有一些关节登记中心的数据表明,与全膝关节置换相比,UKA假体存活率较低。客观地认识UKA在膝关节关节炎治疗中的地位与争议,才能把握好这一治疗手段,正确运用于临床,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 简介:背景:当前,膝关节髁置换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本篇报道阐述了一种目前仍在应用的髁置换假体的10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方法:对连续的51例患者的62侧组配式骨水泥型Miller—Galante髁置换假体进行临床和影像学研究。所有患者均有孤立的髁疾患,而无髌股关节症状尤失随访病例。13例(13膝)在10年随访期内死亡,余38例(49膝)随访至少10年,平均随访期为12年。结果:末次随访时,专门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从术前的平均55分提高到平均92分。38膝(80%)为优,6膝(12%)为良,4膝(8%)为可。39膝(80%)屈曲至少可达120。。2例患者(2膝)虽髁假体固定良好,但由于髌股关节炎进展,分别在术后第7年和第11年进行全膝置换翻修术。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所有假体无松动也无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迹象。在影像学上观察9膝(18%)到对侧问隔有进行性关节间隙狭窄,有7膝(14%)为髌股关节间隙进行性狭窄。Kaplan—Meier分析发现,以翻修或放射学松动为终点,假体的10年生存率为98.0%±2%,13年生存率为97.5%±4.3%。以无菌性松动为终点,13年生存率为100%。结论:经过10年以上随访,这种骨水泥型组配式髁假体具有良好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虽然假体10年存留率良好,但影像学上可见其他间隔的进行性骨关节炎症状有缓慢进展。掌握好适应证和手术技术.这种髁假体具有良好的结果,并开始第二个十年应用.

  • 标签: 膝关节单髁置换 随访结果 关节间隙狭窄 影像学研究 进行性狭窄 无菌性松动
  • 简介:目的总结关节镜在膝关节髁置换术中的意义。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为31例膝(33个膝1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行髁置换中的常规关节镜探查清理。对比其术前查体、影像学检查、术中情况及术后结果,分析关节镜在髁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镜检发现所有患者病变主要位于内侧室,内侧室关节面软骨呈现OuterbrigeⅢ~Ⅳ度退变,外侧室关节面软骨正常或退变〈OuterbrigeⅡ度(5个膝关节外侧室关节面软骨退变OuterbrigeⅠ~Ⅱ度)。24个膝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内侧半月板损伤及退变,10个膝关节合并OuterbrigeⅠ~Ⅱ度髌股软骨退变,6个膝关节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及退变,1个膝合并前交叉韧带后外束部分断裂,患者改行全膝置换术。HSS评分:术前平均(67.56±2.929)分,术后平均(90.22±3.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92,P〈0.05);膝关节屈曲度:术前平均(103.16±6.802)°,术后平均(114.75±4.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6,P〈0.05);负重位膝内翻角:术前平均(12.16±2.102)°,术后平均(8.75±2.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46,P〈0.05);屈曲挛缩:术前平均(11.36±1.902)°,术后平均(6.75±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36,P〈0.05);关节镜探查清理时间平均(9.54±2.019)min。结论(1)尽管关节镜探查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在筛选手术适应证方面具有更严谨的作用;f2)对于选择髁置换合并其它间室病变的患者,关节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f3)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查体提示合并其它间室病变的患者,关节镜探查清理应是髁置换前的常规步骤。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 人工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