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门诊、急诊及住院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的大肠(Escherichiacoli)对常用的18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对从患者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48株大肠做细菌鉴定(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公司生产),用K-B(Kirby-Bauer)琼脂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共18种抗生素,同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我院从患者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48株大肠ESBLs分离率为46.6%。产ESBLs大肠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5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在100%~53.6%之间。不产ESBLs的大肠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呋喃妥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14种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在100%~55.7%之间。由大肠导致的泌尿系感染不同科室的分布情况显示,分离率在前六位的科室依次是内科门诊、血液内科、综合内科(南区)、内分泌科、干保科、肾内科。其中综合内科(南区)、干保科、肾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CCU、消化科、儿科、神经内科的ESBLs分离率均在50%以上。结论大肠是泌尿系感染分离率居第一位的病原。ESBLs分离率为46.6%。产ESBLs的犬肠为多重耐药,对常用的18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低于不产ESBLs大肠,从住院患者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大肠ESBLs分离率高于门诊患者。临床应跟据实验室药敏结果和ESBLs的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犬肠埃希菌 体外抗菌活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临床针对多重耐药大肠所致化脓性骨髓炎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一例伴有糖尿病的多重耐药大肠所致化脓性骨髓炎的患者,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共同对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摸索、调整和优化,并且监督患者用药过程。 结果 患者出院后,于骨科门诊随诊,恢复较好,复查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感染治疗药物实践,可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药师 多重耐药 大肠埃希菌 糖尿病 化脓性骨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产ESBLs大肠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2013年3年临床标本中的大肠,使用表型确证试验对产ESBLs菌株进行检测,并利用K-B纸片扩散法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大肠中检测出的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三年分别为48.3%,41.7%以及38.2%。在所有感染部位中,痰标本中分离出的产ESBLs大肠检出率均为最高,其次是尿液和分泌物。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最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完全耐药。结论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具有逐年下降的特点;有部分药物耐药率逐年增加,并且出现了耐亚胺培南大肠,临床医师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ESBLs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 标签: 产ESBLs大肠埃希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获取具有生物活性的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在大肠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方法实验使用密码子优化技术重新编码狂犬病病毒CTN-1株核蛋白基因,人工合成全长基因并克隆至pET-43.1a表达载体,在大肠BL21(DE3)株中诱导表达,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反应原性。结果诱导后SDS-PAGE分析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50×103处出现明显的表达条带,与预期蛋白质条带大小一致。其中在大肠A600为0.5左右,37℃诱导5 h时表达产量最高(约为32.3%)。大量表达时核蛋白的表达形式主要为包涵体,后经Ni2+螯合层析纯化,获得纯度为95%以上的目的蛋白。纯化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与疫苗免疫小鼠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大肠表达CTN-1株核蛋白具有生物活性。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CTN-1株核蛋白在大肠表达系统的高效表达方法,并获得了高纯度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和新型疫苗制备提供基础资料。

  • 标签: 狂犬病病毒 CTN-1株 核蛋白 原核表达 密码子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和乳糖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大肠的结果。方法用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和乳糖多管发酵法分别检测50份水标本,比较大肠检出率和检测周期,采用适用性实验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和乳糖多管发酵法的适用性基本一致,但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的大肠检出率更高(92.00%),检测周期更短(24.00±0.00小时)(p值<0.05)。结论检测水中大肠时,采用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更加方便准确。

  • 标签: 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 乳糖多管发酵法 大肠埃希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3年-2014年某三级综合医院分离的大肠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为医务人员了解其分布和引起的感染选择最佳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分离的1102株大肠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结果两年共分离出1102株大肠,中段尿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并且有上升趋势;大肠敏感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75.0%的药物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结论大肠分布广泛、耐药较严重,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科学合理用药,控制耐药性产生。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2022年某三级医院大肠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期间大肠引起泌尿系统感染2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测试并分析结果。结果:2020年-2022年大肠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耐药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左旋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全部超过50.00%。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氨曲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12.42%-50.85%之间。结论:2020-2022年某三级医院大肠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为了确保治疗效果需治疗前进行药敏试验,结合结果选择最佳治疗药物。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泌尿系统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省家禽中艾伯特的带菌情况。方法采集山西省不同禽类定点屠宰场鸡肠内容物经EC肉汤增后,PCR对其进行eae基因检测,阳性增菌液接种麦康凯琼脂,挑取不发酵乳糖菌落进行三重PCR(clpX、lysP和mdh基因)、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ocus sequence typing,MLST)鉴定。结果本研究共采集了250份样品,经eae基因检测、生化鉴定、三重PCR检测、16S rRNA及MLST聚类分析,确定2株不发酵乳糖、木糖,无动力,eae、clpX、lysP和mdh基因阳性的菌株为艾伯特。进一步对该2株艾伯特毒力基因分析发现,该菌株携带Ⅱ/Ⅲ/Ⅴ组亚型 cdtB基因,但均不携带stx基因。结论本研究表明山西省鸡类中存在艾伯特带菌的情况。

  • 标签: 序列分析 艾伯特埃希菌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耐头孢他啶大肠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送检分离培养的非重复大肠共406株。根据大肠是否对头孢他啶耐药分为耐药组(109例)和敏感组(297例)。使用Vitek 2 Compact对菌株进行药敏测定,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完成细菌同源性分型分析,并使用PCR方法完成耐药基因检测,统计病例资料并进行危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大肠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26.8%(109/406),主要来源于尿液标本(占89.2%);耐药组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氨曲南和环丙沙星等呈现出高的耐药率,且耐药组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敏感组(均P<0.05)。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9株耐头孢他啶大肠呈现出不同条带。PCR结果显示耐头孢他啶大肠携带blaCTX-M有73株(占67.0%),携带blaTEM有48株(占44.0%),携带blaSHV有11株(占1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疾病(OR=2.03,P=0.017)、尿路感染(OR=2.43,P=0.001) 、导尿管(OR=1.88,P=0.014)和头孢菌素使用史(OR=1.67,P=0.035)是耐头孢他啶大肠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泌尿外科耐头孢他啶大肠的检出率较高,ESBLs基因以CTX-M基因型为主要流行型别。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导尿管和头孢菌素使用史是耐头孢他啶大肠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建议结合耐头孢他啶大肠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药敏谱,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从而预防和控制该类细菌的出现。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头孢他啶 大肠埃希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兰陵县羊携带志贺毒素基因stx2k新亚型大肠的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方法2019年11月采集山东省兰陵县不同养殖户的羊粪便512份,经EC肉汤增后PCR检测stx基因,阳性样品分别接种科玛嘉(CHROMagar™)ECC及科玛嘉(CHROMagar™)STEC培养基,对stx基因阳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根据基因组数据分析菌株stx基因亚型、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情况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从512份羊粪中共分离86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包括5种不同的stx亚型,其中stx2k亚型菌株37株;86株分为20种O∶H血清型及18种不同ST型。结论山东省兰陵县羊携带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在志贺毒素亚型、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方面存在多样性,且检出了产志贺毒素2k新亚型的大肠

  • 标签: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志贺毒素2k 全基因组测序
  • 简介: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择临床分离出的331株大肠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s,纸片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31株大肠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3.8%(112/331)、37.9%(97,256),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的大肠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哌拉西林耐药率在90.0%以上,其中两者均对头孢噻肟耐药最为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7.3%(109/112)、96.9%(94/97);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率在80.0%以上;大肠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0、5.2%(5/97)。结论产ESBLs的大肠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合理用药,控制耐菌株的出现及传播。

  • 标签: Β-内酰胺酶类 克雷伯菌 肺炎 大肠埃希菌
  • 简介:目的分析昆明市延安医院大肠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变迁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和控制该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WHONET5.6药敏统计软件统计分析2001—2012年逐年大肠ESBL的检出率,分析其变迁情况,并就产ESBL大肠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2年共分离到非重复大肠3177株,其中产ESBL大肠1906株,总阳性率为60.0%(1906/3177)。期间2001年ESBL阳性检出率最低,为36.9%(59/160),以后逐年上升,以2003—2004年上升最为明显,从48.4%(75/155)上升至63.2%(74/117),2008年产ESBL大肠检出率最高,为72.9%(175/240),从2004—2012年ESBL检出率呈现出波动状态,波动在54.2%~72.9%,2008—2012年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在常用抗菌药物中,产ESBL大肠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5.5%和95.1%;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也有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91.9%、85.7%、74.1%、85.7%、72.6%、76.3%和61.4%;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27.8%和30.3%。结论大肠中ESBL检出率在经历了一个快速上升期后,目前似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波动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仍是对产ESBL大肠抗菌活性最强的抗菌药物。该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等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氟喹诺酮类敏感性偏低,产ESBL大肠感染时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附侵袭性大肠(E.coli)LF82菌株对UC小鼠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C57BL/6小鼠分为菌株UC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UC模型,造模前1周,给予菌株UC组小鼠1×109 CFU E.coli LF82菌株灌胃,使菌株定植。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比较E.coli LF82对UC小鼠结肠炎症的作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3组小鼠结肠组织超微结构和细胞骨架F-肌动蛋白的变化,采用过碘酸夫反应(PAS)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结肠黏液分泌能力和纤维化程度。采用t检验、最小显著差异法、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菌株UC组小鼠造模第4、5、6、7天DAI评分均高于UC组[分别为(2.53±0.38)分比(2.01±0.53)分、(3.02±0.62)分比(2.67±0.24)分、(3.13±0.61)分比(2.20±0.24)分、(3.27±0.28)分比(2.20±0.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2.25、9.56、10.24,P均<0.05)。菌株UC组小鼠结肠的大体形态损伤评分高于UC组[(6.17±1.94)分比(2.83±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菌株UC组小鼠CMDI和结肠黏膜MPO活性均高于UC组[(16.80±2.79)分比(11.80±3.11)分、(729.3±77.5) U/mg比(594.4±31.9) 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均值差值为134.82,95%CI 72.12~197.51;P均<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结果显示,菌株E.coli LF82可侵入小鼠肠上皮下,引起结肠组织进一步损伤,使结肠骨架蛋白F-肌动蛋白分布状况发生改变。PAS染色结果显示,菌株UC组和UC组PAS阳性细胞百分比低于健康对照组[(32.40±8.02)%、(41.90±8.99)%比(57.70±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3,P<0.01),菌株UC组PAS阳性细胞百分比低于U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差值为-9.50,95%CI -18.33~-0.67,P<0.05)。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菌株UC组结肠黏膜绒毛上皮部分被破坏,胶原纤维增生严重;菌株UC组和UC组胶原纤维面积比高于健康对照组[(51.83±5.78)%、(37.11±5.59)%比(15.4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72,P<0.01);菌株UC组胶原纤维面积比高于U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值差值为14.83,95%CI 8.91~20.76,P<0.05)。结论E.coli LF82可加重DSS诱导的UC小鼠结肠炎症,导致结肠超微结构和细胞骨架发生改变,还可降低小鼠结肠黏液分泌能力,增加结肠组织纤维化程度。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结肠炎,溃疡性 肠道细菌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16与2019年成人致泻性大肠(DEC)食源性腹泻临床特征与耐药性,了解北京市强化食品卫生安全措施前后DEC流行病学变迁。方法分别收集2016和2019年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肠道门诊食源性成人腹泻患者1 926例和1 482例,共计3 408例。患者信息录入“肠道预警系统”,便标本分离培养,菌落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鉴定。大肠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对5种致病型进行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2019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判读。分类资料采用χ²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408份标本共检出DEC 581株,肠产毒性大肠(ETEC)占53.36%(310/581),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EHEC)。2016年DEC检出率为14.54%(280/1 926),肠聚集性大肠(EAEC)占DEC检出率的18.21%(51/280),ETEC占71.79%(173/280)。2019年DEC检出率为20.31%(301/1 482),EAEC占DEC检出率的41.23%(116/301),ETEC占48.93%(137/301)。与2016年比较,2019年EAEC检出率增高(χ²=29.26,P<0.001),其次为肠致病性大肠(χ²=9.37,P=0.002),而ETEC检出率下降(χ²=15.43,P<0.001)。与其他致病型相比,EAEC易引起恶心(χ²=32.72,P<0.001),感染肠侵袭性大肠(EIEC)的患者便标本易观察到红细胞(χ²=16.44,P=0.001)和白细胞(χ²=26.82,P<0.001)。EIEC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0.95%(17/21)、66.67%(14/21)和57.14%(12/21)。2019年出现3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EAEC,其中2株厄他培南及亚胺培南均耐药,1株仅厄他培南耐药。全基因测序显示存在多种耐药机制,以耐药结节性细胞分化家族外排泵、青霉素结合位点突变及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5(NDM-5)为主。结论成人食源性腹泻患者DEC检出率高,以ETEC为主。与2016年相比,2019年ETEC下降,EAEC检出率显著升高,并于2019年分离到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致泻性大肠菌株,其生物学特征及流行病学变迁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大肠杆菌 食源性腹泻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源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STEC)抗生素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33株非O157 STEC菌株来自2011—2019年7个省份,包括青海、黑龙江(各1例),广西、山东(各2例),广东(4例),河南(11例),上海(12例),均分离自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微量肉汤法对非O157 STEC进行19种抗生素最小抑浓度(MIC)检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进行O∶H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耐药相关基因预测。结果33株非O157 STEC分为19种O∶H血清型、17种MLST序列型;10株对1种或以上抗生素耐药,5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30.3%,10株),并检出阿奇霉素耐药菌株(12.1%,4株),但所有菌株均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共检出22种耐药基因,全部菌株均携带blaEC基因,并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blaCTX-M-15(3.0%,1株),首次检出fosA7基因。结论中国7省份33株人源非O157 STEC中存在多重耐药和阿奇霉素耐药菌株,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型,但均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志贺毒素 耐药表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为对熊岳地区某肉鸡场的疫情进行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杆菌与沙门混合感染。通过药敏试验,建议养殖户选用对两种病原高度敏感的药物(硫酸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提出了防控病原混合感染的建议。

  • 标签: 肉鸡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混合感染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长度poly(A)尾对mRNA体外表达的影响以及含poly(A)尾转录模板在大肠中的传代稳定性。方法设计并构建含38、60、103、125 nt和60 nt+6 nt间隔序列+60 nt(简称126 nt)poly(A)尾的模板质粒,利用单酶切将其线性化并以此作为转录模板进行体外转录反应制备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mRNA。将含有不同长度poly(A)尾的EGFP-mRNA转染293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EGFP表达情况。将poly(A)尾长度为125 nt和126 nt的模板质粒分别转化至大肠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以及Top10感受态细胞中,各挑取7个单克隆进行培养并提取质粒,质粒经双酶切后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分别从中选取3个测序正确的单克隆于37℃条件下进行连续传代,每两代提取一次质粒,双酶切后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同时将poly(A)尾长度为125 nt的两组单克隆再分别于30℃条件下进行连续传代,每两代提取一次质粒并进行双酶切鉴定和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含不同长度poly(A)尾的转录模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oly(A)尾长度为103 nt和125 nt的模板质粒荧光表达明显高于poly(A)尾长度为38 nt与60 nt的模板质粒。poly(A)尾长度为126 nt的模板质粒荧光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poly(A)尾长度为125 nt的模板质粒转化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和Top10感受态细胞后稳定序列的百分比分别为76%和91%,37℃条件下连续传代均可稳定传代至第4代,30℃条件下连续传代可分别稳定传代至第16代和第10代。poly(A)尾长度为126 nt的模板质粒转化TransStbl3感受态细胞和Top10感受态细胞后稳定序列的百分比分别为95%和48%,37℃条件下连续传代均可稳定传代至第12代。结论mRNA中poly(A)尾的长度和组成对目的蛋白的表达均有影响,在poly(A)尾中添加长度为6 nt的间隔序列以及30℃低温培养均有助于增加模板质粒的传代稳定性,为mRNA疫苗体外转录模板的设计和生产制备提供参考。

  • 标签: Poly(A)尾 mRNA疫苗 转录 表达 稳定性
  • 简介:目的表达肠出血型大肠O104∶H4的融合蛋白GST-AatA,获得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肠出血型大肠O104∶H4的转运蛋白基因aatA,连接至pMDl8-T载体,转化E.coliDH5α,双酶切回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GST-AatA,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并纯化该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GST-AatA免疫Balb/c小鼠,制备相应单克隆抗体;并对该单克隆抗体的纯度、亚型、效价、特异性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GST-AatA能表达融合蛋白GST-AatA;亲和层析纯化后融合蛋白GST-AatA纯度达到95%,免疫小鼠后得到相应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制备出一株抗转运蛋白AatA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为IgG1亚型,特异性好,效价高,纯度可达97%。

  • 标签: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抗体 单克隆 抗体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大肠产AmpC酶情况及201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降低三代头孢菌素折点后对其药物敏感性的改变。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大肠814株,对于头孢西丁耐药者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及用双纸片扩散试验检测ESBLs,药敏结果与2010年CLSI更新标准作比较,评估更新后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改变。结果814株大肠中检出AmpC酶68株,产ESBLs共188株,检出率分别为8.4%和23.1%。814株大肠在折点更新前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24.1%、24.8%及25.3%,折点更新后耐药率为21.6%、24.1%、25.3%;产酶大肠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2010年三代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后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有所下降,我院产AmpC酶的大肠日益增多且呈多重耐药,为临床经验用药应首选。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AmpC酶 ESBLs 2010CLSI
  • 简介:<正>目的:评估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中氟喹诺酮抵抗性大肠的流行及意义并以此辨别高危人群。材料和方法:收集3个医疗机构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136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男性患者的直肠拭子检测结

  • 标签: 前列腺穿刺活检 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 超声引导下 抵抗性 经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