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定量感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结果:在入组患者中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8%,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0%,存在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2%,具有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无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6%。结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两者在病变程度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周围感觉神经损伤(PN)
  • 简介: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以上、下运动神经选择性变性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虽然ALS以运动系统障碍为最突出临床表现,但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和临床检测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ALS患者被发现合并有非运动症状,如感觉障碍等。目前已有电生理、神经病理、神经影像、动物模型模拟、遗传学证据等多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均提示ALS患者存在感觉神经系统受累。本文对ALS感觉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及相关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着重总结与感觉神经系统受累相关的遗传学信息。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 感觉障碍 非运动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的康复理疗和具体的护理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30)肌内注射维生素B12并辅以常规控制血糖的方法;观察组患者(n=30)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上康复设备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但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共计60例患者在整个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引入康复仪器并结合针对性护理双管齐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 康复理疗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神经病(MMD)的神经肌电图特征。方法对15例运动神经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巨大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检出率高,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属正常范围,少数稍减慢,可见末端潜伏期延长、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在正常或低限。结论运动神经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EMG)阳性率高,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肌电图 神经电图 神经源性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从神经电生理、临床特点及基因三方面入手研究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的基本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20例,对选中患者进行电生理特征、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等进行分析,对12例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结果:选中的20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感觉神经均未出现反应,8例患者下肢运动神经未作出反应,12例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减缓迹象,患者肌电图收缩过程中运动电位时限基本相同。12例进行基因检测患者周围神经髓鞘蛋白22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Ia型患者电生理检测表现出神经性损害,同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缓,基因检测和肌电图可作为该疾病诊断的手段,有助于及早发现该疾病。

  • 标签: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电生理 基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运动神经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是一组临床少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常因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功能不全。此类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应予以高度重视。文章通过综述相关文献,从MND的疾病特征、手术方式选择、术前评估、麻醉方式及药物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麻醉
  • 简介:神经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其对缺氧非常敏感。缺氧本身可造成神经的损伤,但缺氧时神经内诸多离子以及核酸、蛋白等的变化对缺氧损伤神经也具有调节保护作用。因此了解缺氧时神经内的诸多变化对研究缺氧损伤神经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神经元 缺氧 损伤 保护
  • 简介:采用神经二维映射模型,通过数字仿真研究了高斯白噪声对神经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噪声可以诱导具有次阈值输入信号的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和随机共振.随机共振现象的产生与否和噪声强度的大小以及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密切的关系.另外,还研究了系统的控制参数对随机共振现象的影响.

  • 标签: 神经元二维映射模型 高斯白噪声 动作电位 随机共振
  • 简介:神经干细胞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脑血管疾病是人类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文章综述了神经干细胞在成人脑内分布,脑缺血后内神经干细胞再生的时间规律、新生神经的移行和分化特点,并且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机制.

  • 标签: 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元再生 神经干细胞 兴奋性氨基酸 炎症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行进运动是人和动物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肢体不断重复的节律性摆动产生位移。行进运动的执行需要激活大量躯干和肢体骨骼肌,任何骨骼肌的收缩都依赖于脊髓运动神经的控制。通过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力量、耐力等特性。研究表明脊髓运动神经在不同的运动方式干预下其自身特性也发生了改变。脊髓运动神经在运动干预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指标、生物化学指标以及电生理指标的改变表明了运动神经的可塑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机制,这对我们理解行进运动的产生、控制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应变机制至关重要。

  • 标签: 行进运动 运动干预 运动神经元
  • 简介:神经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神经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严重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功能。免疫组化技术是神经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目前可用的神经的标记物有多种,为更好的发挥该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本文将对常用的成熟神经和未成熟神经的标记物的结构特点,定位表达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元 胞体 树突 轴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JohnsonBN2015年9月18日(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2015.doi:10.1002/adfm.2015017.)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3D打印技术或许有助于神经系统修复。神经系统疾病一直是困扰着医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其中神经的损伤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如果要治疗这些疾病,如何修复受损神经就成为了摆在科学家面前的头号难题。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有效方法来促使受损神经再生。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证实了这一想法。利用3D扫描获得了小鼠坐骨神经的轮廓,然后再利用3D打印技术打造出了一个内含能够促进神经再生化学成分的硅酮类支架。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元损伤 神经元再生 明尼苏达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支架植入
  • 简介:目的观察人胎脑有无Nestin阳性细胞存在及其发育.方法收集胎龄为16~32周不等的自愿终止妊娠引产的正常胚胎15例.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不同胎龄的人胎脑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的Nestin阳性细胞.结果分别在胎龄16周、17周、20+3周、22周、23周、24+5周、25周和27周的胎脑上述3个部位中发现有数量不等的Nestin阳性表达细胞,且呈现两种不同形态.结论人胎脑的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存在Nestin阳性表达细胞,且呈两种不同形态.

  • 标签: 人胚胎 脑Nestin阳性 神经元发育 神经干细胞 神经巢蛋白 免疫细胞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运动神经病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根据中年以后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慢性进行性病程,表现上下运动神经受累,远端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或减退)、病理征等,无感觉障碍,典型神经原性肌电图改变,一般诊断不难。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运动神经病是一种罕见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表现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肌张力增高、肌无力,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的康复理疗效果与护理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患者106例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康复理疗、护理指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及血糖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各项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PPG、FPG以及HbAlc水平值皆优于对照组,差异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理疗及护理指导治疗糖尿病下肢感觉神经病变可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感觉神经病变 康复理疗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运动神经病。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例运动神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结果本组42例运动神经病患者中,临床确诊32例(76.19%)。临床可能、临床很可能分别为4例(9.52%)、6例(14.29%)。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确诊38例(90.48%),16.67%的患者诊断级别提高。延髓肌发病组、上肢发病组、下肢发病组伴分裂手电生理特征的患者分别为41.18%、83.33%、38.46%。结论早期行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学诊断,可提高运动神经病患者的诊断级别,实现早期确诊。

  • 标签: 临床诊断 神经电生理 运动神经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