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定脐胆红素浓度在早期预测新生儿黄疸中的价值。方法采集456例足月新生儿脐,测定胆红素浓度,分组观察黄疸发生率情况。结果当脐胆红素浓度<40umol/L时胆红素发生率≤0.37%,脐胆红素浓度≥40umol/L时胆红素发生率≥16.7%,两者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脐胆红素数数值与新生儿黄疸发生呈双相改变。结论当脐胆红素浓度≥40umol/L时新生儿胆红素明显发生率增加,为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测与干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脐血 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诊断低多依据血清和心电图检查,但两者结果常不尽一致。本文对上述两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低的反应更为敏感。诊断更为准确及时。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247例,其中男性141例,女106例,年龄7~82岁,心电图表现均符合低改变。临床诊断胃及食道癌57例,肝癌、肝硬化及重症肝炎26例,腹泻24例,糖尿

  • 标签: 低血钾 心电图诊断 血清钾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低钾改变 钾离子浓度
  • 简介:血栓栓塞是一种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动脉附壁血栓形成脱落是造成远端微小动脉栓塞的重要原因,深静脉形成及脱落血栓是造成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的凝状态及明确的血液流变性改变密切相关。围术期特别是术后早期,更易出现微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现将血液粘滞状态术后早期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术后 高粘滞血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胆红素的患儿200例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出生并伴有间接胆红素的婴儿200例。结果75例新生儿是溶血性的疾病,40例患儿是继发感染所致间接胆红素的,40例为外源性母乳性的黄疸;25例是围生因素。结论溶血性的疾病、继发感染、外源性母乳性属于主要原因,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新生儿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病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水平胆红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选取7日龄新生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实验1组(n=32,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100 mg/kg)和实验2组(n=32,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200 mg/kg)。分别设置0 h、8 h、24 h和48 h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记录大鼠一般情况,测定每个时间点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心肌肌钙蛋白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B型利钠肽水平;摘取心脏,制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选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在实验1组内和实验2组内,8~48 h TSB[(20.8±3.0~36.5±10.4)μmol/L和(31.9±12.3~67.4±19.0)μmol/L]比0 h[(8.4±2.1)μmol/L和(9.1±2.9)μmol/L]分别升高2.5~4.4倍和3.5~7.4倍。在各时间点3组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均无明显改变。在48 h时间点,随着TSB水平升高,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除实验1组bcl-2灰度值与对照组相似(P=0.255)外,其余各组蛋白灰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2组,随着胆红素持续时间延长,caspase-3和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除8 h亚组bax灰度值与12 h亚组相似(P=0.820)、8 h亚组bcl-2灰度值与0 h亚组相似(P=0.064)外,其余各时间点蛋白灰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h、24 h和48 h,实验1组和实验2组心肌肌钙蛋白Ⅰ均高于对照组[(543.5±167.7、675.1±162.4、584.4±125.2)ng/L和(465.7±107.2、769.4±202.1、497.1±100.8)ng/L比(361.7±102.4、324.5±170.5、377.8±65.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3组间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B型利钠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能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但对大鼠心脏组织病理结构无明显影响;胆红素对新生大鼠心肌有轻微损伤,但损伤程度与TSB升高程度无相关性,且对大鼠B型利钠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心肌 利钠肽,脑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胆红素相关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7月分娩的新生儿3190例,发生新生儿胆红素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红素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妊娠合并诸因素、围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新生儿胆红素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胆红素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8例新生儿胆红素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胆红素患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甚佳,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蓝光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对908例胆红素患儿进行光疗全面护理。结果本组908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胆红素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如能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更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蓝光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新生儿胆红素患儿345例,入院或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前取静脉测定胆红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抗菌、纠酸、供氧、保暖,以及蓝光治疗等方法。结果:本组345例患儿由于围产因素导致新生儿胆红素142例(41.1%),其中咽下综合征15例,头皮血肿18例;窒息109例(31.6%);母乳性黄疸32例(9.3%);感染45例(13.0%),其中肺炎9例,脐炎19例,先天性梅毒5例,败血8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弓形体感染2例;新生儿溶血病15例(4.3%);血型不合2例(0.6%)。治疗前IBIL307.1±80.9μmol/L,治疗后130.1±61.1μmol/L,DBIL治疗前15.2±6.1μmol/L,治疗后7.3±3.1μmol/L,TBIL治疗前323.5±80.9μmol/L,治疗后126.1±61.2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诊断,寻找病因,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和丹参联合治疗肝炎后胆红素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肝炎后胆红素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30~45毫克每次,每日3次口服,熊去氧胆酸100毫克每次,每日3次口服,丹参30毫升加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镁30毫升加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5天。结果治疗组胆红素平均下降52.4%,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分别为23.4%和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和丹参综合治疗胆红素效果好。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肝炎后 苯巴比妥 熊去氧胆酸 丹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患者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分布差异,及血清脂蛋白(a)在临床诊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LP(a)>300mg的3801例脂蛋白a患者血清标本,利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脂蛋白a水平测定并收集数据。结果在3801例脂蛋白(a)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脂蛋白(a)水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50~80岁;临床主要疾病分布脑梗死、冠心病、骨折、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结论脑梗死、冠心病、骨折、2型糖尿病、高血压可出现脂蛋白(a)水平升高,并应特别关注50岁以上男性和40岁以上的女性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人群,及早干预脂蛋白(a)及其引起的其他并发的发生。

  • 标签: 高脂蛋白(a) 脑梗死 冠心病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目泌乳素药物治疗的概况。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泌乳素药物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疗泌乳素的方法主要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西药治疗及中药治疗等。结论中医中药在治疗泌乳素时,有远期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越性,且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高泌乳素血症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中药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垂体移植诱发大鼠泌乳素,观察其对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方法雌性幼鼠(鼠龄为37~39日)接受同龄幼鼠提供垂体行垂体移植术。结果术后30天,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RL水平达(43.12±8.36)ng/ml,对照组PRL为(687±124)ng/ml。实验组排卵的动物只数及排卵个数均明显减少,动情周期延长,并停留在动情间期(D期)。结论泌乳素抑制大鼠动情周期的发动及排卵。

  • 标签: 高泌乳素血症 大鼠 排卵功能 垂体移植 动情周期 动物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所有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IL(91.41±3.48)μmmol/L、黄疸(2.41±0.14)d消退、住院(3.10±0.71)d、有效率97.73%、满意度95.45%、发热率2.27%、腹泻率2.27%、皮疹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临床疗效,促进黄疸消退,减少并发,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综合护理干预 蓝光照射
  • 简介:目的总结我中心对心脏术后出现胆红素患者使用血浆置换治疗的经验。方法2012年2月-2014年7月2800例心脏术后的患者中,有6倒(0.2%)出现肝功能衰竭,并出现持续严重胆红素,对这6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及呼吸衰竭。结果6例患者共进行10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谷丙转氩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有一定的下降,其中TB和CB下降可显著下降(具体结果加P值);血细胞、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变化不明显。在治疗1-2次后3例患者治疗有效,TB在数天内降至100umol/L左右(P〈0101),余3例患者胆红素升至治疗前水平。6例患者中4例死亡(2例成功更重要,应该写:经过血浆置换治疗,2/6例最终抢救成功,….出院?)。结论心脏术后出现严重胆红素常的患者预后差,装置换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胆红素,对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浆置换 心脏术后 高胆红素血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于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时间段内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患儿中抽取200例出来,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患儿(100例)和观察组患儿(100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前黄疸指数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儿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优质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