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葡萄(GLU)正常而糖化血清蛋白(FRU)增高的原因分析。方法对64例血清GLU正常而FRU增高的患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FRU检测,对照组为35例GLU与FRU正常的健康体检者。结果64例GLU正常而FRU增高的患者血清中TBIL、DBIL、TG、TC、FRU与3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Alc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高脂血症是导致血清GLU正常而FRU增高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 高胆红素血症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天冬氨酰基葡萄胺尿症(AGU)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5日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科就诊的1例AGU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患儿携带AGA基因c.319C>T(p.Arg107*)纯合无义变异,其父母均为同一变异的杂合子。患儿CNV-seq分析未见异常。上述变异在人群数据库及HGMD数据库中均未见收录,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判断为致病性(PVS1+PM2+PP3)。结论AGA基因c.319C>T纯合变异可能是本例AGU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为患儿父母的再次生育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天冬氨酰基葡萄糖胺尿症 AGA基因 致病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摘要葡萄磷酸异构酶(glucose phosphate isomerase,GPI)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引起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严重可致胎儿宫内死亡。本文报道1例以皮肤黄染起病的新生儿GPI缺乏症,基因检测发现两个新发位点,予及时干预后,随访至16个月,智力运动发育正常。

  • 标签: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缺乏症 基因 婴儿,新生
  • 简介:目的分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项目测定时,尿酸、葡萄试剂对肌酐测定产生的交叉污染。方法分别选取肌酐测定结果在40~120μmol/L和200~500μmol/L之间的血清标本,制成两份混合人血清,分别代表低值、高值,先单独测定肌酐,然后再先测尿酸和葡萄后测肌酐。结果先测尿酸和葡萄后测肌酐,其肌酐值与单独测得肌酐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动生化分析中,用先测尿酸和葡萄后测肌酐的分析顺序时,尿酸和葡萄试剂对肌酐的测定结果有影响,可导致肌酐的测定结果偏高。

  • 标签: 尿酸 葡萄糖 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芎葡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给予参芎葡萄注射液,对照组(54例)给予丹参注射液,疗程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在14天为830%、在21天为9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8%、741%(P<005)。结论参芎葡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丹参注射液。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丹参注射液 NF-&kappa B
  • 简介: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埃格列净(Ertugliflozin,Steglatro^■)是钠一葡萄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由美国辉瑞公司和德国默克公司合作研发,于2018年3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血糖控制,可单药治疗或与其他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对埃格列净的基本信息、药理学、用药注意事项和临床试验等进行介绍。

  • 标签: 2型糖尿病 埃格列净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 简介:目的:在对中药鬼箭羽药效学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其各提取组份SML-1,SML-2,SML-3,SML-4对于脂肪细胞的降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用高浓度葡萄和胰岛素诱导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鬼箭羽各提取组份对于胰岛素抵抗模型脂肪细胞的葡萄摄取的影响以及对于正常脂肪细胞,低浓度胰岛素刺激脂肪细胞的影响.结果:鬼箭羽各提取组份SML-1,SML-2,SML-4(10μg/ml)对脂肪细胞葡萄的基础摄取率有所提高.SML-2,SML-3(100μg/ml);SML-1,SML-2,SML-3,SML-4(10μg/ml);SML-1,SML-3,SML-4(1μg/ml);SML-1,SML-2,SML-3(0.1μg/ml)对于低浓度胰岛素(1.2nmol/L)刺激的外周葡萄摄取均有协同增强作用.SML-1,SML-2,SML-3,SML-4(100μg/ml);SML-1,SML-2,SML-3,SML-4(10μg/ml);SML-1,SML-2(1μg/ml);SML-1,SML-2(0.1μg/ml)可以提高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葡萄摄取水平.结论:鬼箭羽各提取组份可以促进正常脂肪细胞低浓度胰岛素刺激脂肪细胞的葡萄摄取,促进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葡萄摄取可能是其降糖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中药 鬼箭羽提取物 脂肪细胞 葡萄糖摄取 药效学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五维葡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疗效。方法收治不同年龄段感冒患者86例、口腔溃疡患者49例,采用口服五维葡萄搭配用药治疗,观察不同年龄组的治愈和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感冒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84%,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96%。结论口服五维葡萄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快感冒及口腔溃疡愈合速度,提高治愈率。但本文因缺失对照组,有待进一步继续观察。

  • 标签: 维生素 葡萄糖 免疫力 感冒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葡萄注射液生产中所含有的PH值进行控制,同时对控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灭菌法进行了详尽的解析,从而总结出葡萄注射液生产的具体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葡萄糖注射液 PH值 控制 灭菌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香丹葡萄注射液中丹参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以丹参素为对照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冰醋酸溶液-0.8%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灵敏度0.01AUF。结果标示出香丹葡萄注射液中丹参的4个指纹特征峰,建立了香丹葡萄注射液中丹参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结论本试验方法准确、重复性好,所建指纹图谱特征性强,为香丹葡萄注射液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香丹葡萄糖注射液 丹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00-01摘要目的探讨参芎葡萄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的疗效观察。方法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皮疹的变化情况。结果芎葡萄联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变效果明显。

  • 标签: 参芎葡萄糖,肤淀粉样变,皮疹的变化情况,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8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止咳、化痰、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00ml(盐酸溴己新4mg与葡萄5g)盐酸溴己新葡萄注射液1-100ml不等剂量(儿童根据体重计算)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5-7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本品稀释为含氧氟沙星0.33mg?mL-1的溶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按拟定标准检验,该品种3批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对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的检测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其细菌内毒素的限值(L)为0.75EU?mg-1。

  • 标签: 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 凝胶法 干扰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源照射葡萄水溶液,观察到旋光现象,并测出了不同波长所对应的旋光度,从而计算出它们的旋光率.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得,在一定温度下葡萄溶液旋光率与波长具有对应的函数关系,证实了旋光率与照射光源波长倒数的平方成正比.

  • 标签: 旋光度 旋光率 旋光色散
  • 简介:摘要血糖控制既是糖尿病管理的方式,也是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之一。自我血糖监测带来的疼痛感导致血糖检测依从性较差。随着持续葡萄监测的出现,使得血糖检测更加便捷,实现了动态化血糖监测。持续葡萄监测技术在成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广泛,近几年儿童使用率也逐步增加。不少研究对于儿童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试验,初步肯定了持续葡萄监测在糖尿病患儿中的使用,但部分研究对于儿童的应用仍存在争议。该文就近几年在儿童糖尿病中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并进一步了解持续葡萄监测以及其联合胰岛素泵在儿科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波动 持续葡萄糖监测 儿童
  • 简介:可溶性为木薯块根淀粉的合成提供底物和能量,准确测定其含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木薯块根淀粉积累过程。本研究以水提法提取木薯块根中的可溶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样品中果糖、葡萄、蔗糖的含量。以Waters-NH2色谱柱结合Alltech3300ELSD蒸发光检测器进行含量的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V/V),含0.1%的氨水。果糖、葡萄和蔗糖的分离效果较好,在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分别为0.31%、0.22%和1.42%,回收率分别为97.62%、98.03%、96.30%,样品稳定性实验的RSD分别为0.88%、0.48%和1.05%。实验结果表明HPLC-ELSD法是分析木薯块根中的蔗糖、葡萄、果糖含量的有效技术,可为研究淀粉含量不同的木薯品种在代谢过程中的差异奠定基础。

  • 标签: 木薯 HPLC-ELSD 果糖 葡萄糖 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