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磨牙、前磨牙远移时的轴倾度、转矩和扭转变化,以及不同的牵引方式防止前牙唇倾和磨牙远移复发的作用。方法纳入患者16例,牙齿146颗。收集并重叠初诊研究模型(T0),上颌磨牙远移阶段模型(T1),以及上颌前磨牙远移阶段模型(T2)。测量磨牙和前磨牙远移效率和角度变化,对比矫治器牵引、尖牙牵引和对照组前牙唇展量以及T1至T2磨牙远移效率是否下降。结果上颌磨牙远移效率为81.03%;远移后平均远中倾斜4.37°(P=0.000),颊倾1.6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扭转(P=0.160)。上颌前磨牙远移效率为78.79%;远移后平均远中倾斜5.96°(P=0.000),颊倾3.91°(P=0.000),颊尖远中向扭转1.98°(P=0.00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推磨牙远移后(T1),矫治器牵引组前牙无明显唇倾;尖牙牵引组前牙唇倾0.77 mm,对照组前牙唇倾0.52 mm。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器牵引组T1至T2远移效率无明显下降;尖牙牵引组效率下降16.37%;对照组效率下降13.23%。上颌第一磨牙不同牵引方式组T1至T2远移效率均无明显下降。结论矫治器牵引能够有效防止前牙唇倾以及第二磨牙远移效率下降。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三维重叠 磨牙远中移动 弹性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颌畸形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0例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颌畸形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以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矫治器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行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对比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行正畸治疗,对改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颌畸形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有美观性好,舒适度高,便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及减少复诊次数的优势。隐形矫治器戴用后很多的患者也出现了不适症状,包括疼痛与配戴不适、矫治器形变、断裂或附件脱落,也带来菌斑的黏附、材料的性能改变、牙周的稳定等口腔微环境的变化,这些问题均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影响矫治的效率。

  • 标签: 正畸矫治器 疼痛 口腔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46例正畸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6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在牙龈指数、龈沟探诊深度以及菌斑指数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龈沟出血指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于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要低于传统固定矫治器,值得在正畸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传统固定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手操作技术在直丝弓矫治器托槽粘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全口托槽粘接由四手操作完成,对照组由医师独立完成,分别统计操作时间及正畸托槽粘接位置准确性,并由一名高级职称医师检查。实验组平均操作时间30.75±5.40分钟,600个托槽中粘接位置准确的有567个;对照验平均操作时间50.17±7.30分钟,580个托槽中粘接位置准确的有464个;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手操作可以减少托槽粘接时间,增加直丝弓矫治器托槽粘接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 直丝弓矫治 四手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托槽矫治技术对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美观满意度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无托槽矫治技术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7.2%)高于参照组(74.3%),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美观满意度,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予以无托槽矫治技术可获取显著的效果,患者美观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无托槽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 临床疗效 美观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患者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口腔正畸患者 80例,为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9月间的病例,以“入院顺序单双号”分组,为对照组( n=40例)予以传统固定矫正器治疗;研究组( n=40例)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治疗有效率、牙周健康指标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治疗 3个月后菌斑指数、龈沟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高( 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有利于保护牙周健康,增强整体临床疗效,且美观性、舒适度高。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 有效率
  •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比较两种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判断隐形矫治器是否更有利于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维护.方法临床选取40名成人患者,分为隐形矫治组(Ⅰ组)和固定矫治组(F组),通过测量在其矫治前及佩戴后1、3、6个月中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Index,G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等牙周指数变化,对比两种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隐形矫治组的PLI在治疗中明显低于固定矫治组,但GI及SBI除第一个月有差异外,后期无明显差别.佩戴矫治器后两组的各项指数均高于矫治前.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碍口腔卫生的维护,但优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短期内仍会对牙周组织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并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指数 口腔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无托槽隐形矫治邻面去釉操作中的应用。方法将30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同一资深医生操作。对照组采用非四手操作技术,全部操作过程由医师一人独立完成,护士只准备器械材料。实验组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在治疗过程中,由一名专职护士配合操作。比较2组在椅旁操作时间、每个邻面的平均处理时间、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椅旁操作时间、每个邻面的平均处理时间、病人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邻面去釉操作中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四手操作 无托槽隐形矫治 邻面去釉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利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52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1月-12月因外伤性牙齿脱落入院治疗的患者,患者总数104例,依照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丝结扎固定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以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 外伤性牙脱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炎正畸患者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其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传统托槽行矫治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自锁托槽技术行矫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牙周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牙列拥挤、牙龈出血、牙龈退缩及覆盖不正常占比分别为23.53%、1.47%、2.94%、5.88%,对照组分别为42.03%、11.59%、15.94%、20.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正畸患者治疗中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可有效减少牙列拥挤、牙龈出血及退缩情况,促进覆盖恢复正常,改善牙周状况。

  • 标签: 牙周炎正畸治疗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牙周状况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固定正畸矫治的青少年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口腔科护理,观察组中40例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托槽脱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托槽脱落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托槽脱落率,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固定正畸矫治 青少年 个性化护理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牙弓扩展使用传统固定矫治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64例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牙齿矫治的病患,病例选取的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根据入院先后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进行传统固定矫治方式,予以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措施,比较两组的矫治效果以及牙弓宽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效果,实施传统固定矫治的对照组牙弓宽度远远差于观察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传统固定矫治 牙弓宽度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锁托槽矫治器在儿童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口腔科中近年来收治的100例牙颌畸形儿童为调研的对象,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了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病人,甲组病人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的方法,乙组病人使用传统金属托槽,对儿童牙颌畸形矫正效果和美观度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儿童牙颌畸形矫正效果和美观度优于对乙组儿童,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儿童牙颌畸形 矫治效果 美观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牙周护理在牙齿畸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5例牙齿畸形患者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两组均采用牙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正畸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分别比较两组龈沟探诊深度(SPD)、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SPD、PLI、G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护理 牙齿畸形 矫治指标时间 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正畸治疗患者牙周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抛硬币法,将本院口腔科2022年1月到2023年8月正畸治疗患者6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托槽矫正器,观察组使用自锁托槽矫正器,监测并对比牙周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器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可以良好改善正畸治疗患者牙周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传统托槽矫正器 正畸治疗 牙周指标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且在数据治理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以及机构都在积极的利用大数据技术,比如云计算技术对各种数据进行治理和处理,相对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大数据技术下的数据治理和处理效率更高,精准度也变得更好。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大数据数据治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探讨大数据数据处理技术,分析目前大数据数据处理的真实情况,并且提出个人看法,希望能够更好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治理和处理。

  • 标签: 大数据技术 数据治理 数据处理 治理问题
  • 简介:【摘要】大数据技术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当前,大数据技术已被充分运用于各个行业,并被用于数据治理。当前,国内有许多的企业和机构都在积极地运用大数据技术,例如,云计算技术来治理和处理各类数据。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相比,在大数据技术下,数据治理和处理的效率更高,准确度也更好。以此为基础,本文着重对大数据数据治理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大数据数据处理技术展开了讨论,对当前大数据数据处理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更好地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数据进行治理和处理。

  • 标签: 大数据技术 数据治理 数据处理 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