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故乡雨》曲式结构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1

浅析《故乡雨》曲式结构特点

陈莨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故乡雨》的分析作品曲式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细致的了解这部作品的音乐形式月内容,本文是从作品的结构开始对作品作出的曲式分析。

关键词:故乡雨

中国艺术歌曲《故乡雨》于1981年由著名的作词家赵越和著名的作曲家禹永一联合创作。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抒情艺术歌曲。《故乡雨》整首作品,曲调优美、旋律优雅动听,歌词清新淡雅,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排比、重复等,极具诗情画意同时增强了歌曲的抒情性。完美的向我们呈现了一幕游子离家多年,以“雨”作为寄托,对故乡的一种深深的思念、怀念之情。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童年的一幕幕在眼前浮现,令人潸然泪下。然后,分析作品曲式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细致的了解作品的音乐形式与内容,更有助于演唱者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从而表达的更为完整、细腻。以下就是对《故乡雨》这首艺术作品曲式结构的浅析。

《故乡雨》的结构是三段体结构,第1小节至第8小节是整个歌曲的前奏,歌曲主旋律前面四小节为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分解和弦,后面四小节为柱式和弦。《故乡雨》的伴奏织体主要为分解和弦和琶音式的柱式分解和弦。《故乡雨》的前奏是由属到k46到主的全终止完满结束。这一部分行云流畅,使整个曲风听起来很舒服。第9至第16小节为第一部分,采用弱起的节奏型,这一部分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上下句乐段,第一部分的第一乐句为1+1+2的综合结构组合,音型素材来自于前奏的节奏型,调性是d小调,结束在属和弦上。第一部分的第二乐句为1+1+2的综合结构组合,出现三连音的新素材,前两小节旋律为模进上行。这一部分的左手伴奏材料来自于前奏的伴奏,而右手伴奏则是出现了部分旋律音的柱式和弦以及分解和弦。

第17小节至第44小节是作品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整的来说,第二部分相比起第一部分,音区稍有变化,第二部分的音区要比第一部分高。第一乐句是由第17小节至第19小节,第二乐句是由第二十小节至第二十二小节,两小节旋律一模一样。而在第16小节的右手伴奏中连续出现了七连音和九连音的连续音阶上行,使得从第17小节开始右手伴奏的音区变高,出现旋律音。而左手的伴奏则是连续的六连音,使音响效果听起来像溪流一般,结束在属和弦上。第23小节至第26为第二部分的第三乐句,旋律没有前两乐句的音高,4/4拍和2/4交替出现,伴奏以柱式和弦为主。第二部分的第四乐句为第28小节至第44小节,旋律的音域较之前三乐句偏低,但伴奏音域偏高,与27小节连续的柱式和弦下行形成对比。而在28,29两小节中出现卡农式的伴奏,旋律出现以后,伴奏在后一拍重复旋律。

第三部分是第四十五小节到第五十二小节组成,旋律的那些材料和伴奏的那些材料都来自于第一部分。旋律部分的长音较多,所以伴奏较为复杂丰富,最后用连续的上行柱式和弦推到旋律最高点后结束。

《故乡雨》这首艺术歌曲,注重每个字的声调,注重整体诗句的韵味,旋律的节奏完全按诗词诵吟的节奏来安排,四四拍与四二拍交替出现,符合歌词吟诵的韵律。在旋律发展上运用重复的手法,对歌词以及旋律的各种重复可以起到强调主题思想,丰富词句节奏,增加刺激规模,以达到扩大音乐结构的作用。在歌曲的第二部分采用了整句的旋律重复,以此扩充出第三乐句,是音乐情感的宣泄和歌曲的结束都显得更加的充分。歌词中运用了“衬字”,简单的“啊”“唉”等词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也使得乐句结构更加的工整。《故乡雨》的音乐符号是Quieto,Quieto是宁静的,所以很能表现出游子思乡的意境。在第三部分结束的时候,旋律运用了模进式重复的方法,在模进的同时,旋律在后半部分也发生了变化,从而获得旋律色彩的变化。这首歌曲是三部曲式,因为篇幅的增加和歌词内容的增加也会带来歌曲演唱难度的增加。《故乡的雨》歌词独特的声韵结构使歌词和声音的结合更加自然,随着节奏和节拍的变化形成鲜明的特征,使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像连绵的山川一样波动,从而使情感表达波动。作曲家在创作《故乡雨》的时候在曲中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音符节奏的紧缩与演唱时气息的控制能使得歌曲的节奏产生强烈的起伏和变化,所以《故乡雨》的情感得到集中并且有层次变化。

分析一首作品的曲式结构还是很有必要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自己的曲式结构,虽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通过大量作品分析能得到一些比较具有普适性的规律。曲式分析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艺术歌曲有更细致的理解,对于演唱者来说,词曲的深入研究能更好的帮助表达出来歌曲的情感,能领悟到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形成一场优秀的演出,分析一首作品还对于其他相似艺术歌曲的掌握理解有所帮助。所以,作为一名演唱者来说,细致的分析一首作品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