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源于西方的现代法学和传统中国的法律之间可以作谨慎、互动的学术冒险,这不止是形势使然。也是基于不同法律文明的社会功能和人类本质要求的相同和相近。沿着现代法学的视线,可以透视到唐代经济、民事法律中一些共同的和各自的特征。这些特征,相对于西方,体现出国家与社会、官方与民间、整体与个体、权力与权利、公与私两极主从式的一元化结构。其功能表现为一种社会控制法,价值上表达了传统中国特有的文化理想.于今不乏启发意义。

  • 标签: 现代法学 民事法律 法律文明 两极 权力 权利
  • 简介:从唐代法律体系和民事契约文书中,可以概括并揭示出制度与事实上的唐代民事主体、客体和民事法源的基本面貌及其构造。唐代民事主体是一不同类别的多层次结构,这一结构是相对开放的等级社会在民事法上的投影。民事客体由物、人(奴婢)和行为三类组成。民事法源由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构成,并以礼(理)为指导,各种法源因此具有相通一致之处。

  • 标签: 法源 唐代 民事法律 构造 主客体 民事主体
  • 简介:<正>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里说的行为人,可能是公民,也可能是法人。公民进行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即能够自由地、独立地表示自己的意思,并能依据自己的意思决定自己的行为,以取得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在我们国家,对于公民来说,只有成年人、精神正常的人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才能独立地实施某种民事法律行为。

  • 标签: 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 四讲 行为人 当事人 返还第三人
  • 简介:<正>第一节前言大陆法系国家之民法,肇端于十八世纪,深受个人主义之影响,以自由、平等为基本理念,认为人类之私人社会生活,均得以自己之意思自由活动,因而产生权利本位与个人本位,形成所谓所有权绝对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在民事程序法因受上述民法理念之影响,亦随之产生了处分权主义与辩论主义。上述理念,足以刺激人类之自由竞争,促进

  • 标签: 民法总则 民事诉讼法 修正 台湾地区 辩论主义 处分权主义
  • 简介:<正>1988年11月初,原告曹某到被告某机械厂购买了一台电冰箱,如数交付货款2316元。被告厂家开给提货发票一份,约定1989年1月31日交货。1988年11月13日在公共汽车上,原告的冰箱提货发票被窃,次日到公安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当即派民警与曹某同去机械厂报失。厂保卫科的同志带曹和民警去厂经营销售科查明了曹的购货发票号码(8808474)。曹请求经营销售科协助查堵,经营销售科答应如有人持该票来提货,卡住不发,并将发票号码和提货人姓名记录在本子上。此后,曹也经常去厂销售科发货窗口守候防范。截止提货日期并无人持票来厂提货。到1990年2月11日,厂经营销售科发货人陈某由于一时疏忽,让他人持这份窃去的提货发票逾期提走冰箱。曹某得知

  • 标签: 销售科 提货 购货发票 公安派出所 机械厂 纠纷
  • 简介: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民法通则独创性地给该概念下了一个立法定义。但该定义却存在诸多重大缺陷。

  • 标签: 民事法律行为 概念 缺陷
  • 简介: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不能产生严格意义的物权转让效力。引起物权变动的人民政府决定不仅限于征收决定,《物权法》第30条所言之事实行为除建造、拆除外至少应当包含先占和添附在内。明确标明征收土地四至的征收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生效,没有标明土地四至的征收决定在实际明确征收土地的地块时生效。在建造行为完成时,建造人取得新建建造物的物权一般只为所有权。即使建造行为没有完成,建造人对于在建工程的整体也应当取得物权。因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享有物权的人,处分其不动产而又没有登记的,物权变动没有发生,但当事人之间的债权效力却是依旧有效。

  • 标签: 事实行为 物权变动 登记处分主义
  • 简介: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各国国际私法立法实践中的地位有所不同。在我国,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适用可分为固化连接点和动态连接点,这二者将法律所有连接点的指向全部包括,因而在该法中的地位高屋建瓴或指称基本原则地位。在明确最密切联系原则在该法中的地位后,法官在适用具体法律条文时,需要自由裁量的,应依照最密切联系度的递减进行选择,而非法院地方便主义。

  • 标签: 最密切联系原则 基本原则 补充性原则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 简介:基本权利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是基本权利进入民法场域的重要管道。这种影响不是通过基本权利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直接适用实现的,而是通过公法性强制规范和公序良俗原则发挥其影响。违反公法性强制规范不足以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绝对否定性的影响,法院审查和判断的准则是:否认违反公法性强制规范之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否会构成对相关基本权利的过当侵害。是否构成过当侵害的判断标准是比例原则。违反公序良俗是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官在适用公序良俗原则判断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时候必须借助基本权利对其进行客观化塑造,但必须对注入私法场域的基本权利进行流量控制。

  • 标签: 基本权利 民事法律行为 公法性强制规范 私法自治
  • 简介: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案件急剧增加。美国《会计杂志》统计,美国在过去15年中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远远超过了整个行业105年历史中所发生的总数。1996年4月4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处理的复函》(法函[1996]56

  • 标签: 注册会计师 第三者 民事法律责任 构成要件
  • 简介:民事申诉和解制度在实践运行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民事申诉和解在本质上属于民法意义上的契约,和解协议的效力可以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进行分析。民事申诉和解与法院既判力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解协议具有民事契约的请求力是否违背"禁止重复起诉"原理;二是如何协调民事申诉和解之诉与法院既判之诉之间的冲突。全方位构建民事申诉和解制度,就要明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操作程序。

  • 标签: 民事申诉 和解 民事契约 既判力
  • 简介:<正>案情简介:淮阴市汇通市场原来分一、二、三区,共有1400余个摊位,其中一区有700多个经营小百货,服装、针织等商品的摊位。93年10月,汇通市场四区竣工,11月1日,淮阴市清河区市场综合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对汇通市

  • 标签: 行政案件 划行归市 汇通 租赁关系 原告 被告
  • 简介:在民众的强烈期盼下,最高人民法院终于做出司法解释宣布受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但是由于其固守传统民事诉讼模式,难以有效地解决人数众多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借鉴美国的集团诉讼机制以及德、法两国的团体诉讼的先进经验,改造我国已有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以解决虚假陈述民事案件的诉讼方式问题.

  • 标签: 虚假陈述 民事诉讼模式 集团诉讼机制 团体诉讼 代表人诉讼制度 证券市场
  • 简介:社会观护制度产生、兴起于先进的刑事司法理念,现逐渐应用到民事领域特别是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的审理之中,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向纵深发展。但该制度在我国的适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倡导在涉未成年人权益的民事案件中适用社会观护制度,不仅需要肯定其积极意义,还需要深入探讨民事观护的特点、观护制度的程序价值、观护与审判的关系、观护工作范围等理论问题,并需要直面实践中存在的发展不均衡、程序不规范、要求不明确、监督不到位等不足,应当从观护机构的设置、观护人员的选任、观护工作程序等方面加以完善,以保障制度的正当性,实现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促进案件顺利审理的双重价值。

  • 标签: 未成年人 民事案件 社会观护
  • 简介:<正>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涵义、目的和本质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有关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赔偿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而进行的诉讼活动。附带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追究其民事责任,维护被害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

  • 标签: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被告人 被害人 物质损失 法律问题 具体应用
  • 简介:民事检察监督法律关系邹建章本文以法理学中的法律关系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民事检察法律关系的概念,以此为逻辑起点,初步构建了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理论体系,就检察监督权的设置问题;检察监督权的结构和内容问题;检察监督的措施权问题;审判机关受监督义务法定化问题...

  • 标签: 民事检察制度 检察机关 民事检察监督权 审判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 监督权力
  • 简介: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诉讼。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遇到民事、行政案件交叉,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目前无统一明确的做法容易导致法院判决错误,浪费司法资源,给当事人造成讼累。采取完善立法、推进依法行政、法官依法行使释明权、法院内设机构加强沟通等措施解决问题。

  • 标签: 行民交叉案件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 简介:<正>目前,美国民事案件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刑事案件。一九八二年,美国九十四个联邦地区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首次超过二十万件大关,达206,193件,创历年来的最高记录。这个数字与十年前相比整整翻了一番,就是与一九八一年相比,也上升了14.2%。而一九八二年审理的刑事案件仅比上一年增加4.3%。

  • 标签: 民事案件 地区法院 版权案件 司法管辖权 刑事案件 美国
  • 简介: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司法界,民事执行难在我国都是一个无争的客观事实,也是各级人民法院常感头痛的难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改变民事执行的价值取向。

  • 标签: 民事执行 执行难 法律思考 人民法院 学术界 司法
  • 简介:<正>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1993年共受理二审民事案件513件,审结494件,结案率为96.3%。结案中,改判115件,改判率为23.28%;发回重审45件,发回重审率为9.11%,新收经济纠纷二审案件273件,审结268件,结案率为98%。结案中,改判50件,改判率为18.66%;发回重审38件,发回重审率为14.18%。总的来看,1993年开封市两级法院干警努力工作,案件总体质量是比较好的,但通过二审案件的审理,也确实发现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在改判、发

  • 标签: 发回重审 审判工作 当事人 民事经济案件 审判人员 改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