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则采用改良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1%和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行改良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行传统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VS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甲状腺良性疾病采用改良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可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次全切术 甲状腺 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切口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治疗的68例甲状腺瘤患者实施研究,把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改良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使用改良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效果好,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下腹部横切口缝合方式进行改良的探讨。结论我妇产科对女性下腹部横切口缝合方式的改良在临床实践中既达到了为女性患者获得美观、经济的实用价值,又可适当提高临床医师的手术技巧,同时也适时地缩短了皮肤和皮下脂肪全层缝合的手术时间,故深受众多女性患者的好评,因此作为一种临床经验是值得临床广大工作者的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女性 下腹部横切口 缝合方式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内镜下切口术式治疗甲状腺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行内镜下切口术式治疗的甲状腺患者81例(记为内镜组),与同期采用传统开放式术式治疗的患者81例(记为传统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长、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内镜组手术切口(3.10.5)cm及术中出血量(23.19.5)ml显著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手术时长和住院费用则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上,内镜组并发症率6.7%与传统组的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瘢痕总满意度上,内镜组90.1%明显高于传统组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切口手术能更为明显的减轻术中创伤,促进术后切口瘢痕恢复,美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 小切口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在产科剖宫产用改良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妇产科待产产妇中随机抽取64例,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32例,选择传统子宫下段经腹剖宫产的手术方式,一组为对照组32例,手术方式为改良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手术的质量、术后产妇及新生儿的状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所用手术时间,采用改良切口剖宫产术要比传统术式出血要少;娩出时间也是改良切口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新生儿评分较高。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能够显著提高手术质量及效率,对产妇身体损伤相对较小,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弱,是一种可推荐的临床剖宫产术运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改良横切口 剖宫产术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观察组行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指标(引流情况、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创口美容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疼痛、吞咽不适、创口粘连)总发生率、术后一般指标(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美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切口、出血少的优势,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美观性更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口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56例,根据患儿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8例患儿手术方式为常规开腹术,将其作为对照组;28例患儿手术方式为切口手术,将其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口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并进行使用。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小儿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结果66例胆囊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55±4.6)ml,手术时间(45±10.2)分钟,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10.6)h,住院天数(3±1.2)天,术后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2例。经对症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切口胆囊切除术对于良性胆囊病变具有安全、方便、快捷、损伤、恢复快、花费少,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乡镇医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行腔镜辅助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死亡者,无甲状腺危象等严重并发症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后积极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腔镜 术后护理 并发症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切口阑尾手术治疗老年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切口阑尾手术,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阑尾炎患者采用切口阑尾手术治疗手术副损伤,带给患者痛苦,术后预后良好,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阑尾手术 老年阑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疝气行腹横纹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医院收诊疝气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腹横纹切口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论观察组在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行腹横纹切口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儿的损伤,术后预后情况好,能够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疝气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口手术与美容缝合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口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美容缝合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的疼痛评分、疤痕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手术与美容缝合法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确切,费用低廉,适宜于基层医院。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 美容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在甲状腺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4例甲状腺瘤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客观指标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传统手术 甲状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横纹下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68例,在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前提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横纹下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9%明细低于对照组的23.5%(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0例,对照组复发6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横纹下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创伤、手术用时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横纹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20例,对患者的伤口进行评估,作清除处理,以水胶体油纱银对伤口进行覆盖,保护伤口床基底部及侧壁的组织,以生理盐水纱布对伤口进行填充,置入剪有侧孔的硅胶吸痰管,准备透明薄膜使得伤口密闭,调节压力至-16.67~60.00kPa,间隔2~3d更换敷料,当创面出现红色肉芽组织后可进行二期缝合。结果20例患者约进行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3~5次,并在对患者进行二期缝合后,患者的伤口全部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 腹部深部手术 切口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行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面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93.33%VS73.3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3.33%VS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可使患者的骨折更好的愈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82例,按照信封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每组患者各占据41例的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与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角膜散光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而言,给予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角膜散光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心脏微创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脏病患者26例,记为治疗组,给予切口心脏微创手术治疗。选取同期于我院行传统手术切口开胸治疗的心脏病患者26例,记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切口感染、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对照组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长显著短于治疗组(P>0.05)。结论单切口心脏微创手术治疗心脏病创口缩短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长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不会增加手术后切口感染、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等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小切口心脏微创手术 术后并发症 临床疗效 传统手术切口开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区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切口组与传统组,各43例。切口组患者采用肩胛下角后外侧切口入路,传统组采用第5肋间前侧常规切口入路。切除癌变食管,清扫淋巴结并术后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上肢恢复功能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传统组46.5%(P<0.01)。结论采用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有助于减少术中损伤,加快术后恢复,同时减少术中对肺组织及喉返神经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胸段食管癌 喉返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