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病因临床变迁,显示病因谱,为本地区该病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1987~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的方法对前十年与后十年两个时段的病因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入选住院病例共1649例,其中前十年为646例,后十年为1003例;后十年住院病例平均年龄较前十年显著增加(68.31±13.87vs65.91±14.75,P〈0.05)。②两个时段原发病因构成比例显著不同,前十年以肺心病排在首位,后十年以冠心病排在首位。③两个时段比较,除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疾病以外,后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贫血等共患疾病比例均显著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④前后十年的诱因均以感染为主。后十年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比例呈上升趋势,与前十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本组调查的二十年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生了明显变化,提示临床防治策略应做出相应改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肾阳气互生互用,肾阳又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心阳根于肾阳。心力衰竭早期以心气虚为主,气虚及阳导致心阳虚,最后发展到肾阳虚的重症阶段。慢性心力衰竭重症阶段,以肾阳虚为本,以在肾阳虚基础上产生的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为标,所以在治疗上应标本同治,以温肾助阳为主兼活血利水。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重症 心肾相关 温肾助阳 活血利水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不断的老龄化,慢性心衰患者的患病率日渐趋长,已成为影响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蒙医学将心衰的临床症状归属为“吉如很哈崩”的范围,笔者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结合蒙医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吉如很哈崩、蒙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蒙医科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例资料特点。方法:以我院接诊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结合蒙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衰症状、心功能分级等指标情况。结果: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衰症状、心功能分级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蒙西医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整体护理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1-12 月收治的 64 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 :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P < 0.05 ), 且两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指标变化无差异 ( P > 0.05 ),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对比中,实验组显著好于对照组 (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合并心力衰竭 整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中度有氧运动。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开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功能、血压√心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的心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度有氧运动能够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氧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影响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对照组通过单纯西医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进行随访2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通过血脑钠肽,针对治疗效果进行测定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通过治疗观察组的血脑钠肽值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早期通过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症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病症及生活质量,属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的方式,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心悸 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