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期,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药物治疗,需要引起临床重视。我们前期介绍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B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本研究着重介绍了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氢氯噻嗪 硝酸甘油 哌唑嗪 地高辛
  • 简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血管疾病心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正在世界范围内增长。心脏重构是CHF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系统长期激活.促进心脏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慢性 治疗 利尿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简介:自2012年ESC心力衰竭(心衰)指南、2013年ACCF/AHA心衰诊断与管理指南、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2016年ESC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的发布,心衰的诊治理念也逐步更新,最新ESC指南根据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将心衰分成3种类型: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衰(HFmrEF)以及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管理指南 左室射血分数 心率 ESC 诊治指南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方法选自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住院患者中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患者70例,对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原因进行分析,积极采取综合治疗,针对其并发症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文70例患者中,显效45例,占总数的64.29%;好转22例,占总数的31.43%;无效一共有3例,占总数的4.28%,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5.71%。结论对老年人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采取综合治疗,初期对钠盐不用过分限制,应用利尿剂,适当补钾及补镁,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强心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措施,大部分低钠血症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纠正,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舒血宁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1年6月两年以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分成两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西药进行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以及对心脏进行B超检查。结果在三个月的分组治疗后可以观察到,治疗组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对心脏的B超各项检查以及症状显示最后的疗效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过对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比较发现.舒血宁与西药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舒血宁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近。2007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将心衰定义为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

  • 标签: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新指南 心血管疾病 5年存活率 临床综合征 恶性肿瘤
  • 简介: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基石之一,所有心衰患者均必须使用β受体阻断药,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1-3]。然而仅在10多年前,心衰还是β受体阻断药的禁忌证。从禁用到治疗基石,β受体阻断药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不断进取的循证道路。

  • 标签: 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断药 循证
  • 简介:近年来几个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但目前医生对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仍过于谨慎,多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主要是耽心用量过大会加重心衰。本研究旨在探讨以达到预计心率为目标剂量的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 标签: 美托洛尔 药物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 用药剂量 缺血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方法回顾了182例(A组)不同程度的CHF者和180例正常对照组(B组)的HRV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LF、MF、HF、TP、LF/HF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并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相关。结论HRV分析可作为CHF者病情和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 心电图
  • 简介:目的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方案,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5个月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经过5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中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患者在心功能方面、超声心动图的指标等方面较对照组患者都有很大改善。结论美托洛尔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率及猝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用药(强心、利尿、扩血管)+咪哒普利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用药+咪哒普利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疗程12~1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心率及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73.08%,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S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49.86±5.20)mm:(61.80±4.58)mm,P〈0.05],且较对照组(57.65±4.20)mm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有明显增高(P〈0.05~0.01),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8.84±4.45)%:(37.58±3.15)%,P〈0.05],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O.05~0.01),且舒张压[(69.4±12.98)mmHg:(75.97±13.62)mmHg]、心率[(70.99土10.7)次/min:(75.73±9.4)次/mi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咪哒普利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更显著。

  • 标签: 比索洛尔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功能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有了更新的认识,治疗目的不再局限于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远期预后,强调对生存率的影响。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死亡率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益心舒组(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心舒胶囊1.2g,3次/d),服用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试验、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以及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益心舒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65%),NYHA心功能、LVEF、LVESD、6min步行试验、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益心舒组的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40%,P〈0.05).但病死率两组无显著差异,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衰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

  • 标签: 益心舒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SD雄性大鼠分3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ISO,剂量分别为2、2.5、3mg/(kg·d),分别于用药后4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4周末取心肌观察病理形态学特征,测血清BNP值、计算心脏指数。结果注射剂量为3mg/(kg·d)组大鼠死亡8只,注射剂量为2mg/(kg·d)和2.5mg/(kg·d)组4周末无大鼠死亡。心脏超声检测前两组比较,LVEDD分别为(4.98±0.29)mmvs(6.50±0.35)mm、LVESD分别为(3.14±0.23)mmvs(4.67±0.12)mm、LVEF分别为(63.00%±4.00%vs49.33%±3.05%,P<0.05)。HE染色光镜下示2.5mg/(kg·d)组心肌细胞肥大较2mg/(kg·d)组明显,部分心肌细胞出现坏死;两组大鼠血清BNP值比较分别为(3.50±0.22)ng/mLvs(4.88±0.32)ng/mL,(P<0.05)。结论腹腔注射ISO诱导建立大鼠CHF模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以采用心脏超声、心肌病理形态、BNP等方法来评估心衰模型的建立,大鼠心衰模型的成功建立以ISO腹腔注射剂量为2.5mg/(kg·d)较为适宜。

  • 标签: 大鼠血清 超声检测 慢性心力衰竭 注射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 腹腔注射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的肾功能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39例心衰患者,男性70例,女性69例,年龄(66±15)岁,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40例、Ⅱ级37例、Ⅲ级34例、Ⅳ级28例.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根据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心脏彩超Teich法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功能>Ⅱ级各组与Ⅰ级患者比较,患者年龄显著增高.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LVEF逐渐降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患者BUN、Cr及UA水平逐渐增高;心功能Ⅳ级与其他各组比较eGFR水平显著降低.139例HF患者中心肾综合征(CRS)患者为96例(69%),其中轻度、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分别为49例和47例.在肾功能正常及轻度肾功能不全组,心功能Ⅰ级患者比例高;在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心功能Ⅳ级患者比例较高.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2年内累计心血管死亡率高于肾功能正常和轻度肾功能不全组.结论HF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年龄越大,肾功能越差;伴有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CRS患者中心功能≥Ⅲ级比例显著增高,且预后较差.对于NYHA分级≥Ⅲ级的心衰患者,不仅需要积极强化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更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心肾综合征 临床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135例CHF患者进行调查;8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CHF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于出院时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评分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后抑郁评分平均值为(47.6±2.1)分.较对照组(56.88±3.5)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症状。

  • 标签: 心理疗法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抑郁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COP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趋势,并且COPD患者高于其他患者4.5倍发展为心力衰竭[1]。近年来,由于对心衰诊治的观念已从传统的血流动力学模式转移到了神经内分泌模式,β受体阻滞剂在纠正心衰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COPD患者中,由于担心β受体阻

  • 标签: 比索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1].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胰岛素抵抗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J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4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卡维地洛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心力衰竭初步控制后加用卡维地洛5mg,2次/d,缓慢逐增至10mg,2次/d.评估治疗前后心功能、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并进行对照.结果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后比较,卡维地洛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减慢,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结论老年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