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病历系统成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路径系统对乳腺肿瘤术后化疗进行分析,着力于电子病历系统与临床路径系统相结合,使乳腺肿瘤术后化疗的治疗规范化,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平均住院日、平均日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整体规范有序化管理水平,优化分配医疗卫生资源。

  • 标签: 电子病历 临床路径 乳腺肿瘤术后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路径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不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298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未使用抗生素,采用临床路径下进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无感染,均为甲级愈合。结论临床路径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不用抗生素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抗生素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经我院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并留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不同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80例采取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80例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常规组好,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微创手术,能够极大的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乳腺良性肿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通过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通过保留乳腺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美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随访,两组的复发率、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取保留乳腺手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及美容效果,且预后良好。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留乳腺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病理结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术后病理结果上,两组乳腺癌、局灶性不典型增生、乳腺增生症、纤维腺瘤等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指标上,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手术及切口愈合时间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发生率7.5%较对照组22.5%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瘢痕小等优势,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多发乳腺小结节 乳腺微创旋切系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DCIS、DCIS-MI与IDC间的超声特征差异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检查的乳腺癌患者207例,依据病理诊断分为DCIS、DCIS-MI和IDC三组。对比超声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除存在微小钙化外,其他超声影像特征三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乳腺癌原癌基因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DCIS、DCIS-MI与IDC的超声影像特征和病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可依此诊断和鉴别。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导管内癌 超声特征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应用抗肿瘤药物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6例肿瘤患者为对象。观察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的临床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类型,归纳不良反应的年龄层次。结果针对患者使用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调节激素平衡类药物组的发生比例最高达96.15%,其次为细胞毒性类药物组85.71%,最后为调节生物反应类药物组69.23%。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不同年龄分组来看,壮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76.92%,青年组其次为85.71%,中老年组的发生率最高达92.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选择抗肿瘤药物,需要重点关注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群体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更换药物,将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 标签: 肿瘤患者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396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98例。对照组仅采取超声检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乳腺钼靶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与符合率。结果研究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误诊率与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筛查中效果确切,可以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利的参考,适于推广。

  • 标签: 乳腺钼靶 超声 早期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灶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52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A组26例患者采取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B组26例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长度。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B组为19.2%,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良性病灶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良性病灶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良性肿瘤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特征,评价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经MRI检查诊断的86例子宫良性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分析不同病变的图像特征。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子宫肌瘤52例,大部分病灶在T1WI序列均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序列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DWI序列未见扩散受限;子宫腺肌症20例,T2WI序列病变子宫结合带增宽伴散在点片状高信号,部分出血病变T1WI序列呈高信号;子宫内膜息肉6例,表现为宫腔内长条状及结节状肿物,有蒂与内膜相连,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DWI未见明显扩散受限,增强扫描与内膜及肌层相似;8例为子宫颈纳氏囊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均匀的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结论MRI多模态检查有利于提升子宫良性肿瘤肿瘤样病变的定性诊断率。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先天性囊肿 MRI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模式也从最大的可耐受性切除到最小的有效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乳房重建、微创治疗等逐渐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本文就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历程、前哨淋巴结活检、乳房重建、微创治疗等技术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外科治疗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R+/PR-型乳腺癌、ER+/PR+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选取本院乳腺癌(ER+/PR-型)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乳腺癌(ER+/PR+型)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其临床病理特点,随访统计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在月经状态、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数目、组织学分级、HER-2、Ki-67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存活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ER+/PR-型)患者预后普遍较差,肿瘤侵袭性较强,存活率相对较低。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儿童手术前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的70例手术治疗脑肿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性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组开展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对护理满意度;围手术期脑肿瘤儿童手术时间、脑肿瘤儿童手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应激性的监测指标;手术治疗后感染率。结果全方位护理组满意度、应激性的监测指标、围手术期脑肿瘤儿童手术时间、脑肿瘤儿童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治疗后感染率优于常规性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脑肿瘤患儿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良好,可减轻机体不良应激和降低感染风险,缩短诊疗时间。

  • 标签: 脑肿瘤儿童 手术前后 护理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7例脊柱肿瘤患者,其中,原发肿瘤患者17例(对照组),肿瘤转移患者30例(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肿瘤切除以及重建脊柱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和术后7d的疼痛评分和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d的血清TNF-α以及IL-23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TNF-α以及IL-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手术对于脊柱肿瘤患者的效果较好,但对于脊柱肿瘤转移者,患者的疼痛程度会更为严重,可能与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相关。

  • 标签: 早期手术 脊柱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化学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和并发症,便秘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便秘会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原本疾病加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对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护理进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肿瘤 化疗 便秘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中,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肿瘤疾病的死亡率比较高,因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肿瘤疾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多,其中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关系,而肠道的微生态环境是由百分制九十的微生物共生而组成的超级生物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食物进行分解吸收等生理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态与肿瘤疾病之间的关系,下面针对肠道微生态与肿瘤的发生、以及肠道菌群对肿瘤疾病治疗的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为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旨在进一步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调配工作流程及管理。方法环境监测的生物标记物选择环磷酰胺(CP)和阿糖胞苷(CAR),监测项目包括不同工作环节中的环境擦拭样本及工作人员操作使用的手套和口罩,残留浓度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果PIVAS不同工作环节中的不同物体表面被环磷酰胺(CP)和阿糖胞苷(CAR)污染的程度不同,污染程度最重的是生物安全柜台面,CP平均污染浓度为3.303ng/cm2,CAR平均污染程度为0.838ng/cm2;其次是混合调配间门把手,CP平均污染浓度为1.629ng/cm2,CAR平均污染程度为0.108ng/cm2。结论PIVAS不同工作环节中的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肿瘤药物污染,这种污染同时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PIVAS应在现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抗肿瘤药物调配工作流程,最大程度降低PIVAS工作人员的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抗肿瘤药物 职业暴露 环境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超声检查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于疾病筛查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体检的200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经乳腺超声检查后,分析其声像图,对受检者的乳腺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在2000名体检者的乳腺超声检查中,乳腺疾病的检出率为32.87%。在乳腺疾病患者中,54.97%的患者被检出乳腺增生,25.35%的患者被检出乳腺结节,19.07%的患者被检出乳腺囊肿,0.61%的患者被检出乳腺癌。经治疗后,65.72%的患者得以痊愈,32.66%的患者得以好转,1.62%的患者未愈。其中乳腺增生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乳腺结节、乳腺囊肿以及乳腺癌患者,其中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相对更低。结论在妇女健康体检中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进行疾病筛查。

  • 标签: 乳腺超声 妇女健康体检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美观度影响。方法选取94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程度、乳房变性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切口美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相比,前者优势更大。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传统脓肿引流术 乳腺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