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鉴别诊断标准以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共2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良性组患者,肿瘤坏死较少,生长类型为膨胀性,间质未呈现过度生长,核分裂活跃度低,细胞核为轻度异型性;交界性与恶性组患者,肿瘤坏死可见,生长类型为浸润性,间质呈现过度生长,核分裂活跃,细胞核为中度或重度异型性。此外,与交界性、恶性组患者相比,良性组患者发病年龄较小,发病时间长,肿瘤血流供应与直径较小。结论良性叶状肿瘤发病时间早、恶化进展慢、侵袭性较弱。肿瘤复发与间质生长、核分裂状况、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均有密切联系。

  • 标签: 乳腺肿瘤 叶状肿瘤 病理特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乳晕边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和肿瘤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经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采用肿瘤原位切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乳房瘢痕情况。结果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瘢痕宽度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边缘切口切除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切口更隐蔽、瘢痕较小,符合现代美学观念,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乳晕边缘切口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在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就诊的患者。其中意外发现肿块的有33例,体验发现肿块的有15例,自觉乳腺胀痛有45例,乳头溢液有7例。以上患者在手术前都行二维超声、近红外乳腺诊断热像仪检查、CDFI检查。结果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中,有93例肿块。经手术证实诊断,呈良性病变的49例其中腺瘤样增生有17例、增生伴囊肿形成7例、纤维腺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恶性病变44例大汗腺样癌13例,粘液癌11例、交界性分叶肿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1例,其中原位癌34例、不典型增生2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在良性肿瘤中伴有钙化的有5例,恶性肿瘤伴有钙化的有4例。结论利用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效果显著。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鉴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较大良性肿瘤(≥3.0cm)旋切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并发症防治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79个乳腺较大良性肿瘤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旋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79个乳腺较大肿瘤均完整切除,美容效果满意,无中转手术。无感染、气胸、肿瘤残留。术后形成血肿3例、皮肤瘀斑2例,并发症发生率7.81%。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乳腺较大良性肿瘤旋切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乳腺肿块诊治手段,同时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较大肿瘤 超声引导 麦黙通乳腺旋切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早期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乳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并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3.49%(115例)。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能够较准确地判断肿块的大小。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Ⅱ期、Ⅲ期内侧乳腺恶性肿瘤采用逗号形横手术切口的可行性。方法把100例适宜的病人,分为横切口(A组50例)和逗号形横手术切口(B组50例),将两组病人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率、肩关节活动满意度、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除淋巴结数、病人住院时间等作为检测指标。用SPSS13.0软件包,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皮瓣坏死率19例(38%),B组4例(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Z=-2.617,P=0.009)。肩关节活动满意度、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除淋巴结数、病人住院时间相近。结论逗号形横手术切口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术后皮瓣坏死。

  • 标签: Ⅱ期 Ⅲ期 内侧 乳腺 恶性肿瘤 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的SAS平均分为41.81±7.95分,SDS平均分为46.21±3.88分;观察组的相应值为27.15±3.78分,28.87±4.05分。观察组的SAS和SDS平均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乳腺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其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对比局部侵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临床在我院2013年—2015年随机选取治疗的50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局部侵润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30、60min和麻醉前相比,CD4+水平有显著升高,NK细胞水平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和麻醉后和麻醉前相比,CD3+、CD4+、CD8+、NK细胞水平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和麻醉前相比,lgG、lgA、lgM浓度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和麻醉后和麻醉前相比,lgG、lgA、lgM浓度差异不大,P>0.05;麻醉后对照组lgG、lgA、lgM浓度和观察组相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对患者实施局部侵润麻醉可以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局部浸润麻醉 硬膜外麻醉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拟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的7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38例)和常规护理组(3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的焦虑状态。结果舒适护理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术前严重和中度焦虑例数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严重和中度焦虑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手术室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采用舒适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而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麦默通 乳腺良性肿瘤 舒适护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乳腺肿瘤旋切术围手术期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行麦默通乳腺肿瘤旋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开展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皮下出血及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预后不良、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开展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麦默通乳腺肿瘤旋切术 围术期 全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乳腺癌,快速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80例病理确诊乳腺病及80例乳腺癌确诊病人应用CEA、CA153、CA549联合跟踪,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组三项指标远远大于良性乳腺病组。结论对乳腺癌患者CEA、CA153、CA549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其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监视、跟踪治疗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CEA CA153 CA549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讨论有助于提升其诊断有效性的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4例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共有病灶40个),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再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指标,和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其诊断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是95.12%,敏感度达到78.76%,准确性达到82.50%,良性病患的影像评分和恶性病患的影像评分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来说,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表现出重要价值,除了能够提升诊断精准性以外,还能控制误诊等情况,可推广。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不同参数 乳腺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严重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200名患有严重乳腺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保守治疗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病情发展稳定,未出现复发等症状。结论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严重乳腺增生可以显著起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皮下乳腺切除术 严重乳腺增生 临床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治疗后使用乳腺钼靶片和远红外乳透,对患者的乳腺增生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经过推拿治疗之后,共有89名患者痊愈,5名患者基本痊愈,6名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治愈率为89%。治疗后经过,乳腺钼靶片,和远红外线乳透检查,所有患者的乳腺增生情况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结论推拿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式。

  • 标签: 推拿 乳腺增生 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效果。方法60例医院随机选取的老年乳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为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乳房美观优良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选择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可完整保留乳房结构,不影响美观,且手术疗效显著,被患者所广泛接受。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保留NAC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严重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94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皮下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78.72%,愈后复发率分别为2.13%和19.15%,即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患者治愈率高、复发少,值得在乳腺增生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增生 手术治疗 皮下乳腺切除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基底部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闭孔神经反射中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104例行TURBt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成3组A组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42例),B组应用肿瘤基底部局部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34例),C组为应用闭孔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29例)。对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9例,其中1例出现轻微膀胱穿孔;B、C组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各2例。A、B组间及A、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组在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半年肿瘤复发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术中联合肿瘤基底部浸润麻醉能够有效地抑制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同时未增加其它风险的发生率,相较于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更加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电切术 闭孔神经反射 局部浸润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CT在胸壁肿瘤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胸壁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本组患者均进行胸部CT平面扫描,部分患者追加增强扫描,观察分析本组患者CT影响表现。结果采用CT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穿刺活检符合率为100.0%。结论采用CT检查方法进行胸壁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能够很好地诊断患者的病因,病变部位以及累及范围,能够为进一步的组织学定型,良恶性分型等提供有效依据,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检查 胸壁肿瘤 肿瘤样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乳腺腺肌上皮瘤是由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同时增生形成的肿瘤,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较特殊的罕见的肿瘤,多为良性,国内相关研究甚少,其病理特点与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中肌上皮细胞增生不同。在组织学上,Tavassoli将乳腺腺肌上皮瘤分为三型⑴梭形细胞型、⑵管状型、⑶小叶型。

  • 标签: 乳腺腺肌上皮瘤 多为良性 易被忽略 实例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乳腺癌的认识已经从传统的局部疾病向全身性疾病转变,治疗的手段也从单纯的手术治疗向综合治疗进步。其中,有一项尤其重要——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在除外转移情况下,在局部治疗前(手术或放疗)进行的全身化学药物治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