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医护共同查房对护理工作的临床效应。方法责任护士随同医生查房,对分管患者的病情、诊疗计划、护理重点等全面了解,医护共同制定治疗和护理计划,保证治疗护理的及时性、有效性。结果建立了新型的医护合作模式,使健康教育质量、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均提高。结论医护共同查房密切了医护关系,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减少医疗护理纠纷,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医护查房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护合作模式在慢阻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合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护理引起的纠纷事件的差异,并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9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引起的纠纷的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疾病患者实施医护合作模式,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医护合作查房模式 慢性阻塞性疾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骨科医护联合查房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由医护共同查房,对每位病员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医护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到位。结果医护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有提高。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拓宽了查房的思维、减少了纠纷隐患、提高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联合查房 医护合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教学查房模式的改进方法。方法对48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名。对照组以执行代教老师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执行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查房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评价、分析、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对护理工作信心度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模式,可充分发挥护生潜能,提高护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有利于提升护生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理教学查房 改进方法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探讨PBL教学法在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在内科学临床教学查房中试行“PBL教学法+传统教学法”,结果表明“PBL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而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 标签: PBL 教学模式 内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014年—2016年在职的50名护士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批进行为期14d的医护合作急救培训,采用医护同组配合的培训方法,对急救理论与技能进行考核,调查护士对培训的评价。结果培训后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医护合作培训评价较高,对各项培训效果表示认可。结论通过开展医护合作培训提高了护士急救技能,缩短了抢救时间,抢救效率增强,值得采用。

  • 标签: 医护合作 临床护士 急救技能 实践方法
  • 简介:摘要当前前医疗实践中存在三种主要医护关系类型。口腔门诊病人流量大,病种较多而且比较复杂,探讨新形势下的口腔科室如何处理好医护角色关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口腔门诊医护合作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 标签: 医护关系 互补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开展当中,应用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骨科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查房,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例数少于常规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护理管理而言,应用新型的护理查房模式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新型护理查房模式 护理管理 满意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探讨急救中心或急诊科参与院前急救时医护如何把工作做好问题。结合我院急诊科出诊参与院前急救时医师和护士如何通过分工与合作,把院前诊疗及院前抢救工作顺利完成等实际情况。说明只要加强训练,明确出诊时分工与合作,是可以迅速快捷、安全地处理病人,顺利完成院前急救任务。

  • 标签: 院前急救 医护关系 分工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护合作策略在降低意外拔管中的作用进行调查。方法我院在2013年9月开展医护合作策略,包括医护共同培训、功能决策实施方式等内容,并比较开展医护合作策略前(2012年9月-2013年8月)和合作后(2013年9月-2014年8月)安全管理状况。结果管理前有15例意外拔管、9例镇静、镇痛不足和6例镇静、镇痛过度状况发生;管理后有1例意外拔管、2例镇痛、镇静过度状况发生,无镇静、镇痛不足状况发生,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护合作策略能够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在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医护合作 意外拔管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小组制模式在手术室进行护理查房,探讨小组制模式护理查房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手术室护士素质的作用。方法拟定病例,以小组制负责演示手术室护理查房的形式进行。结果应用小组制模式在手术室进行护理查房,增加组员的参与感,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结论小组制模式护理查房,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小组制模式 手术室护理查房
  • 简介:摘要教学查房过程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的有效渠道,恰当整合与运用多元化模式教学,提高教学查房效率,已成为当前医学教学模式的主流。我们采用包括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查房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 标签: 妇产科学 临床实习 多元化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士长日查房与环节查房对ICU目标管理的影响。方法加强护士长日查房与环节查房的力度,扩大查房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实行查房前后护理人员素质、护理质量的合格率及发生护理缺陷的情况。结果实行护士长日查房与环节查房后护理人员素质、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缺陷发生次数减少。结论实行护士长日查房与环节查房是保证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 标签: 日查房与环节查房 ICU 目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查房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12月手术及病危患者120例,期间轮转的6名低年资护士作为对照组,2017年1—3月手术及病危患者115例,实施改良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期间6名低年资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并发症及责任制整体护理得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责任制整体护理得分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查房模式让责任护士更准确客观的评估病人,更好得落实护士六大职责,提升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力。

  • 标签: 护理查房 护士 责任制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在新的护理模式下如何在PICU病房切实有效的开展。方法针对性的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晨间护理查房,对患儿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及早实施护理计划。结果现行的护理查房转变了护理人员的观念,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对护理质量也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结论现行的晨间护理查房模式切实有效,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 标签: PICU 晨间护理查房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查房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方法应用“三位一体”即护士、医生、病人或病人家属共同参与进行护理查房与传统查房模式进行比较。结果三位一体模式护理查房在提高护士主动学习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患者满意度及医护协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查房模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三位一体”查房模式是一种较好的,值得临床推广的查房方法。

  • 标签: 护理查房 三位一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查房结合讲座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临床实习教学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两年内进入我院临床实习的五年制本科学生7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每天各自由带教教师带学生查房,在床边教学,进行常规的教学查房。实验组(教学查房结合教学讲座组)在进入骨科实习后,第二周开始选择典型病例,通知实习生有计划地准备,同时带教老师也要结合此病例做好多媒体讲座的内容。分别用理论考核试卷和技能考核标准测评两组实习同学的学习成绩。结果实验组同学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查房结合讲座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补充,二者有机结合,适合目前的医学教学资源状况。

  • 标签: 骨科 临床教学 查房 讲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在儿外科医护同组排班模式在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儿外科有七个专业组,在医疗小组的基础上组成医护同组的医疗护理小组,成员为3-4名医生及一名高年资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不间断的全程的医疗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出院指导、预约复诊等服务,对医生和患者家属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并与未实施医护同组排班模式前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医生及患者家属对医护同组排班模式的护理满意度较之前未实施医护同组排班模式的护理满意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医生满意度从97.9%提高到99.1%。患者家属满意度从96.5%提高到97.8%。结论医护同组排班模式有利于医、护、患信息沟通,使治疗及护理措施及时、正确落实到位,患儿更好地恢复身体,从而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间接为医院宣传,赢得良好的口碑,增加医院的效益。

  • 标签: 医护同组 儿外科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共同决策型分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分级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共同决策型分级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模式医护对护理分级相关内容的知晓率和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培训前后护士对护理分级相关内容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医生(P<0.05),共同决策型分级护理培训有助于提升医护对护理分级相关内容的知晓率(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81±3.24)分、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符合率为96.25%、患者满意度为98.75%,高于对照组的(89.64±5.21)分、62.50%和88.75%(P<0.05)。结论医护共同决策型分级护理模式的实施与构建可以提升医护对护理分级相关内容的知晓率,更加准确的界定患者的护理级别,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分级护理 医护共同决策 护理质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