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尝试运用中医护查房模式,探讨其在中医护理特色中的应用效果,提升中医护理成效,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我科自2020年调整为中医护查房,将2019年1月-12月设为实施前,将2020年1月-12月设为实施后,观察护理中医护查房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2020年中医科护理安全、中医特色护理、辩证施护、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2019年(P<0.05);患者的满意度为97.8%,显著高于2019年的91.3%。结论:开展中医护查房,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特色护理 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医生和护士趋向于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独立地从专业化的角度进行公开讨论[1]。医护之间开始出现多样化的相处模式医护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模式下医患、护患单调而平行的格局,重新构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2]。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医护合作模式的定义、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外医护合作的最新研究动态对医护合作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望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模式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开展医护合作模式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医护合作模式 现状 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模式在三级中医护查房中运用效果。[方法]将基于PBL模式运用到我院护理部组织的中医护查房中,即根据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护将参加人员随机分为生活起居组、情志护理组、饮食调护组、病情观察及药物护理组、康复护理组5个组,针对所负责的项目及病人在住院期间桌一焦点问题,通过查找文献,进行多科室联合讨论并汇报。设计PBL模式医护查房效果调查问卷表,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讨论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培训前后中医理论考试评价查房效果。[结果]将PBL模式运用到中医护查房中能提高护士参与积极性、查房内容及形式具有创新性、提高护士中医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士查找文献、归纳总结、发现和解决问题及表达等各方面能力。PBL模式医护查房效果显著(P〈0.05),实施PBL模式护理查房后护士中医理论考试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PBL模式运用到中医护查房中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三级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的骨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9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护理)和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查房 SBAR沟通模式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研究对象为60例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常规护理查房下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余下30例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应用效果。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内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等各方面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高,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重症医学科 护理教学 查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医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选取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开展护理教学,研究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开展护理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教学后的护理综合素养有所提升;研究组护生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水平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教学 PBL教学模式 护理综合素养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住院患者通过积极的医护合作以及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实验,在试验组患者住院前后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后再进行治疗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不进行健康教育直接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调查发现试验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依从性都好于对照组,且患者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对普外科住院患者实施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增加患者的知识范畴。

  • 标签: 普外科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医院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病人3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66例.对照组住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病人实施阶段性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由医生护士合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较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升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 标签: 普外科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医院普外科护理工作中选择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选出本院普外科在2021.3-2022.3之间接收的住院病患200例,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划分成2小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工作由责任护士承担,对患者进行阶段性宣教;实验组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工作由医护共同完成。然后对比2组病患在出院前对临床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临床满意度、出院后的临床依从性等。结果  对2组病患健康教育后的临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满意度、临床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在对普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期间,选择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 应用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最大化地满足病患的多元化需求,促使其满意度大大提升。

  • 标签: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模式 普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护合作护理模式对重症创伤患者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105例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n=52),观察组(n=53)给予医护合作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人数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创伤患者采取医护合作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医护合作护理 重症创伤患者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截点,在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2月开展常规护理查房,在 2019年 3月 ~8月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对比分析护理人员前后两阶段:临床理论、临床工作能力(评估患者病情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医患护沟通能力、处理紧急情况能力、患者人文关怀能力)、护理工作绩效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开展医护联合查房后,护理人员临床理论知识及临床工作能力得分均显著提升,工作绩效增加,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均高于常规护理查房阶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 医护联合查房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医护联合查房 护士 临床工作能力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大专护生专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9月—2017年3月,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普通大专护理专业15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共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学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两组护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培养模式实施后,观察组护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大专护生的专业认同度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可供护理岗位人才培养借鉴。

  • 标签: 中医护理 人才培养模式 院校合作 大专护生 专业认同 职业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感染科护理中医护团队合作模式对感染控制的影响。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研究,我们发现中医护团队在感染科护理中的积极作用。合作模式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干预、中医养生理念融入等。这些合作模式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和预防策略,有效降低了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康复率,并减轻了医疗资源负担。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感染科护理中中医护团队合作模式的理解,为感染控制提供了更多选择。

  • 标签: 感染科护理,中医护团队,合作模式,感染控制,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联合教学查房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进行培训的实习生共90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例,每组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习生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教,观察组实习生应用医护联合查房教学的方式进行带教,收集两组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各项技能的改善状况,分析在带教过程中的各项指数差异。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实习生病历书写评分较高,同时观察组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86.67%高于对照组68.89%,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教学查房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明显提高,并且病理书写的能力也得到较好的改善效果,同时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联合教学查房 神经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医护合作模式下术前访视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由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对次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在患者入手术室后观察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率、血压水平变化,对手术的配合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应用医护合作模式下术前访视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均无明显的变化,且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 医护合作模式下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可明显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并提升患者参与手术的主动性,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加强了医护间的默契。

  • 标签: 术前访视 医护合作模式 手术室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守则在建立和谐医护患关系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制订和实施医护合作守则,内容包括手续办理、用药、知情同意、检查安排、健康宣教落实、病区环境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实施医护合作守则后了解病人对以上内容的满意度。结果医护合作守则实施后,病人对出入院手续办理、用药及时、知情同意、检查安排、健康宣教、病区环境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为96.4%以上。结论医护合作守则的制订和实施对建立和谐医护患关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医护合作 人际关系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策略,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呼吸内科护理患者260例,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传统查房,观察组为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方案对于呼吸内科患者,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准确的治疗和住院生活建议,及时得到患者的反馈,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查房 呼吸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对于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2例和研究组(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42例,比较组间的术后评价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评价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把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应用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身上,可以确保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维持手术治疗的效果,拥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胸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护理效果 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的效果分析。方法:分析整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接收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运用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分析不同操作后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6.37±1.38)d,明显少于对照组(10.82±1.39)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 5.63%,对照组 21.1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4.37%,对照组 76.0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实施,通过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可以有效地有效地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整体治疗恢复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合作模式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方法:纳入72例观察对象,均为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全部在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于本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以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观察对象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则接受医护合作模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眩晕障碍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眩晕障碍评分,无显著差异,对比结果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更低,对比结果P

  • 标签: 医护合作模式 前庭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