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循环搭桥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本组行体外循环搭桥411例,其中合并瓣膜疾病26例,高血压80例,糖尿病121例,慢阻肺75例,心律失常21例,脑血管意外14例。411例全部采胸骨正中切口,使用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为桥血管,连续缝合桥血管共1623支,平均(3.9±0.8)支。结果400例患者于术后8~20小时顺利拔出气管插管,早期死亡(术后30天)13例,早期心梗1例,低心排综合征6例,脑血栓形成2例,2次开胸止血3例,房颤3例,消化道出血1例,刀口愈合不良2例。术后398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体外循环搭桥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效果满意。但其影响因素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后 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低心排血量 并发症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施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54例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47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引流液量、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结果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引流液量显著减少、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显著缩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搭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4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搭桥者共60例,以抽取红黄球方式分组,红球为研究组,黄球为对照组,每组例数为30例,研究组给予体外循环,对照组给予体外循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情绪角色、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结果实验组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35.69min±26.92min<291.64min±26.33min;419.38ml±106.39ml<691.64ml±116.22ml;12.64d±3.21d<19.62d±2.09d;2.60d±0.88d<4.29d±0.75d;14.98d±3.64d<22.61d±2.18d);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13.33%<36.67%);生活治疗总平均分高于对照组(89.64±4.69>72.60±3.54)分,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心脏搭桥患者应用体外循环不仅利于降低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更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心脏搭桥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体外循环搭桥手术(OP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行体外循环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使用胸骨牵引撑开器和心脏固定器,全部是用作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死亡,均康复顺利出院。手术时间151-296min,平均(183±31)min,回病房ICU呼吸机辅助时间5-16h,平均(7±5)h,毕24小时引流液(290±130)ml,ICU治疗(3.2±1.9)d,住院时间9-25d,平均(11.5±3)d。术后随访1月-3年,86例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5例患者毕心绞痛好转,1例患者因不遵医嘱长期服用抗凝、调脂、降压等药物,1年后再次出现心绞痛。结论体外循环搭桥手术安全、微创、经济、有效,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具有优势,近期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护理操作配合及体会。方法选择2008—2012年,我院在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32例,中控制血压、心率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充分利用局部心肌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使吻合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结果32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死亡,术后8—15d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了解病情,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在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105例手术的手术配合。结果105例病人手术顺利,2例由于病人病情严重中改为体外循环,两例中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无一例死亡。结论护士了解病情,熟悉手术步骤,熟练配合手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护理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n-PumpCABG,on-pump)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ff-pumpCABG,off-pum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2年7月间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11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on-pump组和off-pump组,对其术后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off-pump组发生并发症3例,住院死亡1例,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6小时,ICU住院时间平均1.5天;on-pump组并发症20例,住院死亡5例,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8小时,ICU住院时间平均3.6天。结论体外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在再血管化的应用上无差别,但体外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比体外循环患者低,ICU住院时间短。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 非体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重症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此类手术应用IABP的时机选择和效果。方法总结了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37例重症冠心病患者在IABP支持下,实施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情况。结果1例术后4天撤除IABP,后并发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于术后5天死亡;1例术后5天撤除IABP,因并发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取栓后继发再灌注损伤,急性肺损伤致呼吸循环衰竭于术后7天死亡;其余35例均在术后2-5天撤除IABP,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重症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风险较大,特别是严重的心脏扩大,低心功能患者导致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在术前、中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重症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冠状动脉搭桥数病例的增加,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PCAB)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及ICU停留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而深受临床推广。下面本研究就针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麻醉处理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4年我院接治的采用体外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在术后恢复各项指标中,ICU治疗时间、心电监测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进食时间和坐起时间在两组差异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对患者术后的疗效分析和随访过程中,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比较,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优于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

  • 标签: 体外和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疗效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进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72例患者在手术中的配合措施。结果该72例患者的手术在中配合默契、流畅,对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率有极大的帮助,目前72例患者均已康复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重要环节,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地配合医师,重视手术流程和细节,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做好一切准备。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配合 心得体会
  • 简介:摘要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2年2月-2006年12月66例冠心病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制定科学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计划。结果66例冠心病手术患者通过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监测,临床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对心肌和肾脏的损伤。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搭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体外循环组与体外循环组,每组患者50例,手术完成后二十四小时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心肌和肾脏的损伤程度。结果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4小时与24小时的左室舒末径、射血分数、BNP、CK-MB、cTnI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术后8小时与24小时的肌酐清除率、NAG、SCr以及BUN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结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对患者的心肌和肾脏的损伤小,与体外循环相比更具优势。

  • 标签: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 肾脏 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冠心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不停搏下搭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3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搭桥手术治疗,按患者使用式分为传统组(n=65)和干预组(n=65),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搭桥手术,对所有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不停搏下搭桥手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不停搏下搭桥手术治疗效果优良。

  • 标签: 高危冠心病 体外循环不停搏 冠脉搭桥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我院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30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使吻合口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处于无血状态。结论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娴熟的配合技术和较强的应急能力,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低氧血症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发生低氧血症患者24例中,有16例(66.7%)患者患有肺部疾病或明胸部X线检查异常,而未发生低血症38例患者中患有肺部疾病及胸部X线异常13例(34.2%),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氧血症的发生因素与高龄、心肺功能不全、术前患者呼吸疾病等有关,监护中应加强患者心率、心律、心功能、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方面的监护,及早发现,及时纠正。

  • 标签: 低氧血症 冠脉搭桥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搭桥后重症药疹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0例重症药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进行隔离保护,做好皮肤、黏膜、心理及器官护理,指导合理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并预防感染和合并症,重视健康教育。结果1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重症药疹患者十分重要,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冠脉搭桥术 重症药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取桥血管预防下肢肿胀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0例搭桥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的护理经过。结果经过术后积极预防及观察、治疗及护理,病人顺利康复。结论通过督促并指导患者各项护理措施,有效的消除或减轻了术后下肢肿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32例外科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封堵病人的护理,分析该类病人术后护理的要点和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并发症的观察;做好出院指导。

  • 标签: 非体外循环VSD封堵术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