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外科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危险因素与针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期间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尿潴留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尿潴留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尿潴留的针对护理措施进行介绍。结果: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与手术麻醉、盆腹腔、药物、年龄、心理、尿路等多种因素相关,开展针对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结论: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相关,在诊疗中须提高对本并发症的关注度,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预后。

  • 标签: 尿潴留 外科术后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针对老年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进行临床急诊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78例患者随机等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胆囊切除术及一般保守治疗。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项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9.74%,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急性结石胆囊炎临床急诊时,采用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成效优于一般保守治疗,预后效果良好。

  • 标签: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临床急诊 胆囊切除术 一般性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n=43),分别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参照组)以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统计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疼痛程度。结果:术后7d内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参照组(27.9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术后3d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常规护理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外科护理专科化建设中的全面综合管理与成效。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血管外科工作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和全面综合管理模式,判断不同模式下护理管理工作成效。结果:全面综合管理阶段,护理人员的护理素养、护理过程和护理质量评分分别提升到( 94.65±0.17)分、( 95.62±1.35)分和( 95.25±1.08)分,患者总满意度达到 97.0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专科化建设中,全面护理综合管理模式应用成效显著,能提升总体护理水平,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 标签: 血管外科 综合性管控 专科化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 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 2 组 新生儿 护理 1d 黄疸指数 均较高 P > 0.05 ;护理 3d 、 1 周后观察组 新生儿 黄疸指数 显著低于对照组,且 P < 0.05 ;观察组 新生儿 首次胎便排出时间、 胎 便转黄时间 均短于对照组,且 P < 0.05 。 结论: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进行早期综合护理 干预, 有利于加快患儿胎便排出并改善黄疸指数 。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 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 2 组 新生儿 护理 1d 黄疸指数 均较高 P > 0.05 ;护理 3d 、 1 周后观察组 新生儿 黄疸指数 显著低于对照组,且 P < 0.05 ;观察组 新生儿 首次胎便排出时间、 胎 便转黄时间 均短于对照组,且 P < 0.05 。 结论: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进行早期综合护理 干预, 有利于加快患儿胎便排出并改善黄疸指数 。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 : 本文通过对 829例耳鼻喉外科术患者的 流行病学调查,得出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率为 4.10%,以及呼吸道系统疾病、泌尿道系统疾病、消化道系统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因素是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的几个重要因素。因此, 做好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需要手术医护人员本身严格做好术前手术器械的消毒、人员洗手及整体手术室的通风杀菌等工作, 把术后感染的机率降到最低。

  • 标签: 耳鼻喉外科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外科伤口评估技术、新型敷料发明、新型护理技术等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外科伤口护理的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的伤口时期和类型对应的合适的敷料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外科伤口护理实践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外科伤口  护理  伤口评估  敷料   外科伤口护理是一项看似容易但却非常重要的医疗实践过程,很多伤口经常被认为是小问题而难以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 ,甚至有些伤口由于护理不当或不护理而逐渐发展至常年不愈,最终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里压力。随着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外科伤口护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有了新的成果。伤口愈合理论由干性愈合逐渐转变为湿愈合 ,各种新型敷料和伤口护理技术也随之产生。外科伤口护理不再是从前简单的伤口消毒和更换敷料,它在伤口评估技术、新型敷料发明、新型护理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1  外科伤口评估    1.1 伤口分类:根据伤口愈合的阶段和感染情况我们把伤口分为缝合伤口、结痂和坏死组织较多的伤口、急性感染和渗液较多的伤口、肉芽组织新鲜和渗液较少的伤口、慢性感染的伤口 [1]。根据不同的伤口,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不同的敷料、不同换药技术和不同的伤口护理方式。如损伤后已发生感染化脓的伤口,通常采取外科干预,去除已经感染坏死的组织和细胞,引流出伤口分泌物后在采用适合的敷料加强换药处理 ,促进伤口愈合。    1.2 伤口标本采集技术:要对伤口进行准确的评估,必须采取伤口标本进行科学的分心。目前伤口标本采集技术主要有拭子、活组织检查和用吸管吸取等 3种方式。 3种伤口标本采集技术各有利弊,若伤口处有大量渗出液则最好采取吸管吸取或活组织检查方式会更好。获取标本后,可以对伤口进行准确的评估,为病人采取最适当的伤口护理方式。采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观念患者的外科伤口护理需求 [2]。    2  外科伤口护理新型敷料选择 [3]   随着外科伤口愈合理论的发展和伤口治疗理念的转变,借助于现在材料学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伤口护理新型敷料应运而生。传统的敷料包括纱布、棉垫透过强,容易造成伤口脱水和换药时伤口机械损伤,而且不能阻挡外界的微生物,伤口感染风险较大。而理想的敷料最好能在保持伤口湿润的同时吸取多余的渗出液,而且能保温透气并隔离微生物。    2.1 理化性质的敷料   目前已发明的新型敷料主要包括薄膜敷料、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 [4]、高渗盐水敷料、水胶体类敷料、水凝胶类敷料、银离子敷料、交互式敷料等。薄膜敷料透明保湿透气,便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但敷料吸收饱和后容易导致膜下渗液积聚 ,可能诱发或加重感染 ,所以不适于渗出和感染创面。而泡沫敷料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和聚氯乙烯二醇多孔泡沫组成。材料较轻、弹性好、吸收渗液能力强。但缺点是不方便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不好固定、抗菌差,而且换下时容易引起机械损伤。藻酸盐敷料止血作用好、保湿、吸收渗液的能力强。但固定性差、有异味 ,外观与感染伤口易混淆,且不适合干痂伤口,适用于术后需要促进止血及高渗出的慢性伤口 ,如压疮、溃疡等。高渗盐水敷料可通过高渗作用抑菌和降低组织间隙的水肿、清创不具有特异性,较适用于伤口护理的初期。水胶体类敷料能吸收渗出物形成凝胶 ,保护伤口不会再次受到机械损伤。清创作用好、黏性强、密闭创面效果佳 ,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便捷,可根据伤口的形状任意裁减。缺点是有时会导致过度湿润及周围皮肤的浸渍。适用于清洁伤口和用于消除伤口的炎症阶段。水凝胶类敷料可以连续吸收伤口的渗出物而且有温和冷却的作用。但是黏性较差、固定性不好、抑菌作用不强,一般比较适用于皮肤擦伤、激光和化学损伤等造成的伤口。银离子敷料抗微生物能力极强,但是有细胞毒性,一般较适用于严重污染或感染的伤口。交互式敷料具有特别的可主动调节创面病理生理环境的能力 ,一般用于外科伤口的清创期及肉芽期。    2.2 生物膜类   所有的新型材料中生物膜类材料的特性最接近医学认为的理想敷料 ,目前有天然生物敷料和人造生物敷料两大类。天然生物敷料又包括同种同体皮和同种异体皮。人造生物类敷料主有膜型胶原生物敷料、海绵型胶原敷料 ,复合型胶原敷料等 3种。一般来说生物膜敷料效果较其他敷料要好,但是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 ,来源也较少,价格相对较高 ,目前仍没有广泛应用。    3  外科伤口护理新型疗法    3.1 伤口局部封闭负压引流   有些伤口尽管应用新型敷料进行护理仍然需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甚至有些伤口还会长久不愈 ,或者愈合后又重新复发等。医学研究发现对于这种顽固伤口采用伤口局部封闭负压引流疗法可以促进愈合。但原因可能是局部封闭负压引流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局部血液灌注,在患者伤口组织表面形成机械应力从而促进患者伤口部分内皮细胞的增殖、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形成等 ,从而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    3.2 氧气疗法   有些伤口因为组织局部缺血缺氧而需要借助氧疗提高吸入气中的氧浓度,目前氧气疗法已经广泛应用在很多医学实践中。氧气疗法可通过提高患者伤口局部组织中的氧含量而促进伤口附近侧支循环系统的重新构建 ,从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使伤口组织的快速修复。    3.3 患者心理护理   新型的外科伤口护理理念不仅包括对患者身体的伤口进行科学的护理还包括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很多患者在清理伤口或换药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情绪,对于慢性愈合伤口还会产生悲观情绪。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的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减轻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并提高外科伤口护理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水平,促使患者的伤口和精神尽快愈合。   参考文献    [1]王玉兰 .伤口处理与更换敷料体会 [J].中外健康文摘 ,2017 ,9(25).    [2]詹秀兰 ,黎中良 ,曾雪玲 .伤口护理新进展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22(4):425.    [3]朱圆 ,曹伟新 .外科伤口敷料的选择 [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8 ,22 (4):56-57.    [4]姚江颖 ,袁玥旻 .藻酸钙伤口敷料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应用 [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 ,24(11):25-26.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来本院小儿外科诊治的急腹症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进行手有针对性急腹症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需要在治疗前对患儿进行详细的检查,根据所得结果有针对的制定治疗方案,能有效提升患儿的疗效,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提升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外科急腹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7月-2020.7月之间,于我院肝胆外科中住院接受治疗的男性患者共计9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实施柔性管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负面情绪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实施柔性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技术操作、服务质量、病室环境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柔性管理 肝胆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住院时,可能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安全事件。因此,它具有不确定性、复杂,可发生于护理工作的任一环节中。而神经外科中的患者大多数病情危重、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病残率都极高,各种突发意外事件多,无形中使护理风险增强。因此,加强预防和控制护理风险,对预防发生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有着极大的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8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伤口进行观察,分析发生伤口感染患者中的感染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中, 46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25.56%。其中患者年龄≥ 60岁感染占比为 34.43%,手术时间≥ 1小时患者感染占比为 26.39%,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感染占比为 31.82%,非主刀医生缝合伤口的患者感染占比为 58.62%,体重指数≥ 25kg/㎡的患者感染占比为 56.14%。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缝合技术、体重都是导致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导致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因素有患者年龄偏大、手术时间较长、患有其他慢性疾病以及患者过于肥胖等,对伤口感染因素进行了解,有利于提前防范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做好相对应治疗措施。

  • 标签: 普外科 伤口感染 原因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化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 2017年 3—10月收治的 72例骨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将这 72例患者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6例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AS评分、 SDS评分、 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 SAS评分和 SDS评分分别为( 24.08±4.41)分和( 23.95±3.22)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35.26±5.38)分和( 32.72±4.39)分( P< 0.05);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 VAS评分为( 2.13±0.7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4.25±1.06)分( P< 0.05);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总生活质量评分为( 221.76±19.4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207.38±18.94)分( P< 0.05)。结论:在骨外科护理中应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整体化护理 骨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 评价钬激光对泌尿系统疾病手术与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社会反响。使用钬激光来治愈泌尿系统问题患者。 方法: 选取我院难易三例特殊案例进行分析。 结果: 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达到 98 %以上。 结论: 对于治疗泌尿外科相关疾病的突破和治疗开辟新路径。

  • 标签: 钬激光的应用 泌尿外科 手术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念冥想训练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期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实施正念冥想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评分可知,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正性情绪评分、负性情绪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正念冥想训练 泌尿外科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