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Ab)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Ab耐药性愈来愈强,出现了大量多药耐药菌株.资料表明,烧伤科多药耐药Ab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医院烧伤科Ab暴发流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Ab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产氨基糖苷修饰酶是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最常见的因素.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鲍氏不动杆菌 烧伤患者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多药耐药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分布状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数据库,收集报道我国铜绿假单胞菌耐氨基糖苷基因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12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省市1144株耐氨基糖苷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2”)-Ⅰ、ant(3”)-Ⅰ和aph(3’)-Ⅵ在淮河以北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3.3%、40.1%、21.6%、40.3%、38.1%、23.7%和2.9%,而淮河以南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3.2%、20.2%、15.9%、37.6%、28.3%、28.5%和9.1%。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和armA检出率分别为20.4%、19.4%和0.7%,而其余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均未检出。结论氨基糖苷修饰酶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主要机制,而16SrRNA甲基化酶是其次要机制。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RNA甲基化酶
  • 简介:摘要:氨基酸类抗生素在医药和畜牧业等领域的大量使用,引起了动物和环境中抗生素类抗生素的污染,对动物、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然而,目前所用的样品多为混合样品,而氨基酸苷类药物又缺少荧光基团,而且其层析能力不强,故发展高特异性、高灵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新技术对于解决这一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对氨基糖甙类药物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其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对其提纯、不同色谱分离、与质谱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氨基糖苷 检测 液相色谱 质谱
  • 简介:【摘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种临床常用抗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全身感染的抗生素类型,然而,随着抗生素耐药性以及不可逆的耳肾毒性问题的日渐加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实际临床应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因而低毒性、抗耐药衍生物的研究也成为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开发方向。随着临床上对于核糖体RNA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日渐深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类型也逐渐丰富,常见plazomicin和巴龙霉素衍生物两种,这些药物类型均有利于抗耐药菌所致感染的治疗,另一方面其耳毒性和肾毒性也相对较小。本文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资料出发,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 标签: 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毒性
  • 简介:【 摘要 】 唾液酸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酸化合物,而唾液酸 糖苷化 反应与常规糖苷化反应相比较为苛刻,其立体选择性较差 , 并且其立体构型极难控制 , 在 反应中能否有效地对 α 糖苷键进行获得是反应其优劣的重要标志。随着近年来对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次研究针对唾液酸糖苷化方法的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唾液酸糖苷 α 糖苷键 离去基团 研究进展
  • 简介:槲皮素及其糖苷衍生物是植物性食物和药物中重要的类黄酮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预防癌症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药学、营养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槲皮素及其糖苷衍生物的特征、自然分布以及吸收、代谢与生物学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槲皮素 槲皮素糖苷衍生物 吸收与代谢 生物活性
  • 简介:摘 要:由于马铃薯是茄科草本植物,其植株和块茎中通常存在着某种毒性、有特殊臭味的糖苷生物碱,直接影响着它的食味特性和安全食用性能。当浓度达到了某种阈值,人食用后即有中毒甚至畸胎的风险,中毒及伤亡事故在国外时有发生。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在国际上已经受到了关注,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正基于此原因,本章专门介绍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生物学功能与利用,希望对研究马铃薯糖苷生物碱提供帮助。

  • 标签: 马铃薯 糖苷生物碱 生物学作用 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 CLSI EP 10-A2文件对 5个厂家的亮氨酸氨基肽酶( LAP)试剂检测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颁布的 EP10-A2文件, 连续 5天分别用 5个厂家的 LAP试剂按特定顺序测定高、中、低浓度样本,计算测定结果的偏差及总不精密度,并对截距、斜率、非线性、携带污染和漂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5个厂家试剂的总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 Randox、利德曼、美康试剂的偏倚小于允许偏倚,各厂家试剂的截距、非线性、携带污染、漂移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1),和光和伊利康试剂的斜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 5个厂家 LAP试剂精密度良好,线性良好,携带污染率低,稳定性好,但检测结果不一致。

  • 标签: 亮氨酸氨基肽酶 EP 10-A2 初步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氨基末端激酶(p-JNK)参与胃癌SGC7901/DDP细胞株顺铂耐药的机制。方法应用JNK通路抑制剂SP600125抑制p-JNK表达,通过四氮唑盐还原法(MTY)检测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p-JNK和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敏感株SGC7901和耐药株SGC7901/DDP中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含有168例胃癌和27例正常胃的组织芯片中p-JNK和P—gp的表达及分析其关系。结果SP600125抑制p-JNK表达后.敏感株SGC7901和耐药株SGC7901/DDP的药物敏感性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耐药蛋白P—gp表达水平明显减低(0.21±0.01和0.77±0.05比0.06±0.01和0.52±0.06;P〈0.01)。p-JNK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45.8%和51.8%,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7.4%和18.5%(P〈0.01)。p-JNK和P-gp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JNK通过调节P—gD表达及抗凋亡信号通路参与胃癌顺铂耐药.可成为逆转耐药的新的靶点。

  • 标签: 胃肿瘤 多药耐药 免疫组织化学 P糖蛋白 氨基末端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探讨对氨基苯砷酸(PABAA)及其氧化物的色谱行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PABAA及其氧化物的光谱特征后.在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腔柱上,以甲醇-缓冲液作流动相,研究了二者容量因子随流动相离子强度、柱温、甲醇含量变化的规律。用季铵盐作离子对试剂,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PABAA时,分离机理接近离子对机理,在适当条件下.所试验的化合物都可有所保留。对保留值作出贡献的有固定相排阻作用、分配作用,以及居次要地位的PABAA与同定相表面剩余硅醇基的相互作用。排阻作用及分配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与流动相中甲醇和离子对试剂浓度有关.血清降解试验提示影响PABAA及其氧化物稳定性的因素与酶促催化作用有关。

  • 标签: 对氨基苯砷酸 氧化物 紫外分光光度计 光谱特征 色谱行为 砷化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扁平疣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扁平疣患者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慢性乙型肝炎 诊断时,使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的价值 。 方法: 针对 40 例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分别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同时记录相关检测结果,并做一分析;入选患者均为我院 201 5 年 9 月 到 201 7 年 1 月间收治 。 结果: 观察不同检查检查方法对患者所得的结果,可见其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差异不明显,其中 ALT 检验的准确度为 77.5 % , AST 检验的准确度为 75.0 % ,组间比较 P> 0.05,故差异不明显。 结论: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用于鉴别急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价值分析发现,其均对患者的病情类型具有鉴别价值,但是为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分析。

  • 标签: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急性 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