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存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临床路径的内涵、研究步骤,并从对象、内容、评价指标、影响因素方面探讨了临床路径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临床路释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临床路径 医院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深入分析人性化护理措施在产科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产科分娩的产妇6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产妇。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的手术配合时间、住院时间、产后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结果 观察组产妇配合率高、满意度高、入院时间段、抑郁发生率较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各项数据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 产科护理工作进行中,通过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让产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和质量,达到护理满意度要求,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人性化 护理方式 应用
  • 简介:高等护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社区护理5个方面的能力。而其授课水平的高低是评价本科生护理教育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全英语教学本科生的外语能力及教学能力,加强其国际交流的能力和竞争力,我们对在我院实习的全英语教学护理本科生安排临床授课的教学模式,以便探索、提高其临床英语授课水平的方法。笔者于2005年8月-2006年2月对在我院进行实习并已经完成授课的40名全英语教学本科生进行了评价,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护理 英语授课 实践调查 本科护生 护理本科生 高等护理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安全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年0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电脑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和采用饮食安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期待两种模式的效果。结果:护理后,比较两组的自主进食时间、实际进食量与所需进食量比例、EdFED 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相比传统护理模式,饮食安全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确保患者安全顺利进食,临床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老年痴呆 饮食安全 护理
  • 简介:【摘要】 2020年3月-2021年3月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过程中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总体满意度为(4.8 9±0.7 2)分(满分5分),互联网护理管理制度安全有效。互联网护理管理措施改进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但仍需创新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护理管理 问题分析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患者康复需求与护理实践的契合度,探讨患者对康复护理的需求与实际护理实践之间的关系,为提升护理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收集患者康复需求和护理实践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患者需求与护理实践的契合度,探讨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康复需求与护理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契合度,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和不匹配情况。部分患者需求得到了满足,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结论: 通过对患者康复需求与护理实践的契合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

  • 标签: 患者康复需求 护理实践 契合度分析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指导下的案例式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教研室学习的42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的2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22年的22名学生

  • 标签: 成果导向教育 案例式教学法 急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开放式心身病房护理带教的实践经验。方法 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经验总结和分析。结果 转变带教模式,建立“以护生为主体”的学导式教学模式,制定合理有效的带教流程,开展多种形式的临床带教活动,强化护生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并且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临床护理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 采用多种技巧的培养可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精神障碍 护理带教 临床实习
  • 简介: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结局。

  • 标签: 循证护理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有效率、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后,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评估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采取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未实施心理护理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且(P<0.05)。结论为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外科手术患者需要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在保证护理效果的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依从性都有重要意义,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实践 应用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微课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分析。方法:选取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医院实习护生62例,按照实习前后时间顺序分组处理,实验组:2022年9月-2023年2月期间31例实习护生,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2022年2月-2022年8月期间31例实习护生,应用微课程教学,对比教学实践效果。结果:考核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教学前,没有显著差异,教学后,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实施微课程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考核成绩。

  • 标签: 基础护理教学 微课程 实践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中重点为分析急诊护理风险产生成因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 方法 通过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间,我院 选取 收治病患 其中 240 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 分组 方式形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结果 对比后,观察组中病患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投诉护理差错率问题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对改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水平,降低医疗纠纷效果明显,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 成因 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并了解其实践效果,为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参加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的42名学员,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模式,第1阶段为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习2个月;第2阶段学员选取1个专题或个案回原单位完成临床实践研究,时间9个月,两个阶段学习结束后均进行考核,第1个阶段结束后调查学员对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的反馈情况。结果42名学员对理论课程安排满意度为91.6%;实习安排满意度为92.9%。42名学员实习的两个阶段考核成绩均在85分以上。在学习期间,学员获得4项市级科研立项,3项市级专利,发表论文9篇。结论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系统规范的分阶段培训模式,其培训内容和形式得到学员的认可,此模式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在今后专科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专科护士 老年护理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重点为分析急诊护理风险产生成因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选取收治病患其中24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形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对比后,观察组中病患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投诉护理差错率问题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对改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水平,降低医疗纠纷效果明显,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 成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实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的共计68例儿科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8例患儿随机乱序均分为34例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儿,以及34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采血一次成功率。结果:接受了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以及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更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受了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采血一次成功,提升患儿的预后治疗积极性,患儿亲属更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方法:挑选在2020年1月份-2021年1月份在本院进行诊治的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挑选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种,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使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对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开展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内科管理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中实施基于智慧医院的智慧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就诊期间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就诊期间同时接受基于智慧医院的智慧“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家属总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慧医院 智慧健康宣教 健康知识知晓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设置为研究样本,以护理方式的差异作为标准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流程)与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疗程),对比组间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差异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各项时间指标明显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效果突出,能够极大地缩短患者就诊后的各个时间窗,减少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 优化路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即基础护理、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来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创新护理模式,该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个性化护理计划、多元化疼痛缓解策略、心理干预与家属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依从率等指标,评估两种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的康复依从率高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创新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康复护理中表现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率。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康复护理 创新模式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实践中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 90名。将其按照护理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45例实施性格色彩分析,对照组 45例,采用常规教学,对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运用性格色彩分析,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实践,改善教学的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教学 性格色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