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在,我们在检索国外医学文献时已经极少能看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cllcy,VBI)这个概念,更多是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PCI)词来代替,这种概念更新体现了人们这种疾病认识和了解和不断深入。

  • 标签: 概念 动脉 医学文献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不同健康教育形式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06年1月至12月收治符合条件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A组)及仅予口头健康教育形式(B组),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当时及第七天入选患者进行脑梗死基本知识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各抽取部分患者于半年后进行是否坚持服药二级预防调查。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当时脑梗死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后A组回答正确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半年后A组坚持服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宜采用口头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此比单纯口头教育使患者脑梗死二级预防知识掌握更好及医嘱依从性更好。

  • 标签: 脑梗死 健康教育
  • 简介:2010年1月29日,北京国际饭店,卫生部在这里启动了国家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转化医学平台,做为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平台负责人,我清晰地知道,对于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来说,个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 标签: 转化医学 卒中
  • 简介:目的伴难以控制、反复发作癫痫急性重症脑炎(AcuteEncephalitiswithRefractoryRepetitivePartialSeizures,AERRPS)自2001年被命名以来,相关英文文献陆续有报道。通过总结这1组患者疾病过程和临床特点,讨论其是否是疾病范畴?填补中文文献空白。方法符合诊断标准患者4例,总结其临床过程,包括:既往史、前驱症状、出现前驱症状到癫痫发作时间、病毒谱分析(血液和脑脊液病毒免疫学分析、单纯疱疹病毒聚合酶链反应)、癫痫发作过程、多次反复长程脑电图监测发现、神经影像学检查(CT和MRI)特点以及预后。结果癫痫持续状态间识别要点为难以控制、反复发作癫痫和发热伴行,且极大剂量地西泮无效,极大剂量苯巴比妥(血药浓度60~10μg/ml或更高)和麻醉剂有效。即便如此,局灶性和全面性发作并不能完全控制。恢复期依旧以苯巴比妥为主,5~10mg/(kg·d),甚至更多(血药浓度50μg/ml左右)。病毒谱分析阴性。恢复期影像学表现不同程度脑萎缩,白质变性、局灶或多发异常信号。预后较般脑炎差,多遗留精神运动障碍。结论伴难以控制、反复发作癫痫急性重症脑炎是个独立疾病范畴吗?从疾病整体发生发展看,很有可能系个独立疾病,但其根本病因不能确立,导致认识过程延迟。持续发热与难以控制癫痫发作相并行,脑脊液中细胞与蛋白轻度增高,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最近在AERRPS患者血液和脑脊液中发现谷氨酸ε-2受体抗体提示有可能系免疫介导自身免疫性炎症。总之,其认识还需要作进研究工作。

  • 标签: 脑炎 癫痫持续状态 难治性癫痫 苯巴比妥
  • 简介:本文报告5例因心理冲突造成躯体形式障碍病例,临床表现为典型阑尾炎症状,经手术治疗失败,而经心理学治疗,得到满意结果。供医学同道在工作申借鉴,工作中多注意心理学方面的追问,考察,避免误诊。

  • 标签: 误诊 阑尾炎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析黛力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其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黛力治疗,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黛力新 胃食管反流病 睡眠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从40年前第次提出成年脑内有神经元再生,直到今天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和接受这个事实.这要归功于近15年神经工作者辛勤研究和科学技术进步.这一事实更新了我们神经再生认识.本文概要介绍了如下方面的研究进展:(1)神经发育分子调控;(2)成年脑海马齿状核神经元再生及其功能;(3)神经发育与成年脑神经元再生比较;(4)鉴定新生神经元方法问题.

  • 标签: 神经再生 分子调控 海马齿状核 新生神经元
  • 简介:目的:黛力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及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于我院消化科治疗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氢氧化铝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高于后者;观察组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抑郁量表评分(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状况,值得在临床进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黛力新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观察 睡眠质量
  • 简介:日本又地震了,并且竟然达到了9.0级,灾难越来越在考验人们灾难承受力,电视画面上是被海水吞噬土地和建筑,还有人们无助……人终究是胜不了天,那些被卷走切在他们消失之前可能那么光鲜,那么精致,还有那些生命,可能正在演绎着段段难忘悲欢离合,但是或许就是在那个回眸之间,就消失得了无踪影(图1)。

  • 标签: 卒中 会议 北京
  • 简介:《神经外科实践》书由裘明德教授主编.邀请了国内相关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30所大型综合医院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历时两年多而完成.该书共分14篇,60个题目,120余万字,内容包括神经创伤、神经肿瘤基础研究及外科治疗、血管神经外科、神经蠕虫病、疼痛与癫痫外科、神经移植、神经外科监护、神经外科导航与内镜、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标签: 神经外科 血管神经 神经肿瘤 神经移植 立体定向 疼痛
  • 简介:例1女性,45岁。因胸椎T1-2水平椎管内许旺细胞瘤手术后6年,胸部不适伴左上肢肌力减弱5个月,于2007年3月20日入我院治疗。2001年7月因右下肢痛温觉消失于我院行左侧胸椎T1-2之水平椎管内肿物切除术,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许旺细胞瘤,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 标签: 细胞瘤 发病形式 左侧胸椎 肿物切除术 肌力减弱 胸部不适
  • 简介: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并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陛心脏病发病和死亡。2006年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theStrokePreventiollbyAggressiveReductioninCholesterolLeveN,SPARCL)研究发表,使他汀类药物成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基础药物之。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胆固醇作用外,还有多种降脂外生物学效应,如参与抗栓、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等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卒中 神经保护
  • 简介:微RNA(microRNA,miRNA)是种非编码小RNA分子,在人体内含量丰富且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调控。MiRNA在血小板形成、mRNA调控、蛋白合成及激活各个过程均有特异性表达,如miRNA参与调节巨核细胞生成、分化和血小板激活通路等。许多研究试图进步阐明miRNA与血小板活性关系,为寻找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方向。

  • 标签: 微RNA 血小板 生物标志物
  • 简介:会诊联络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CLP)是精神病学个重要分支,在国外亦称综合性医院中精神病学(psychiatryingeneralhospital),主要研究精神科医生在综合性医院中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探讨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关系,进而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医学三方面来诊断和处理患者。

  • 标签: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躯体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颞叶皮质癫痫患者临床特征、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36例颞叶皮质癫痫行神经电生理、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定位,术中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描记,联合采用不同术式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疗效观察。结果疗效按谭启富标准分类:Ⅰ级12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0例。病理报告:胶质增生23例;微小血管畸形5例;灰质异位1例,无异常发现7例。无手术致残和死亡。结论联合采取不同术式,如:行海马及杏仁核部分切除,颞叶皮质癫痫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颞叶新皮质癫痫 外科治疗 病灶切除术
  • 简介:目的:评价互动干预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来自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所属社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验组进行互动干预模式健康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调查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干预后除遵医嘱服药维度外,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互动干预模式进行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是种行之有效管理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互动模式 健康管理
  • 简介:美国波士顿Pencina.M和他同事Franminghan试验结果进步研究,建立了预测自然人群30年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风险预测模型,且结合非CVD原因死亡,估计其风险为女性为1/13,男性为1/5。由于这基于10年CVD风险概况外推,所以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Pencina认为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年轻女性,十年风险评估可能误导了真正长期CVD风险情况。

  • 标签: 心血管风险 预测模型 CVD 心血管病 自然人群 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侧入路显露并夹闭侧后交通动脉瘤可行性.方法15具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经甲醛固定,采用显微解剖技术,经侧入路显露和观察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以探求最佳显露途径,并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2年收治9例包含后交通动脉瘤在内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在15具尸头30支后交通动脉中,侧后交通动脉起始部成功显露15支(50%),后交通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后外侧壁者16支(53.3%),后壁者6支(20.0%),后内侧壁者8支(26.7%).后交通动脉起点至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距离为(8.74±2.57)mm,后交通动脉主干直径为(1.67±0.39)mm,通常在视交叉前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侧视神经,即可显露后交通动脉起始点内侧面.1具标本须经过视交叉上外侧,在对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内,轻轻向外牵拉颈内动脉才能显露侧后交通动脉及其起始部.在视交叉前间隙,经过侧视神经下方探查该部位是较理想途径,切开侧硬脑膜镰状韧带,避免损伤视神经至关重要.9例经手术夹闭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侧翼点入路显露并夹闭侧后交通动脉瘤者3例.结论严格选择双侧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侧入路显露并夹闭侧后交通动脉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

  • 标签: 一侧入路显露 对侧后交通动脉瘤 显微解剖学 脑动脉瘤 显微解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