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缓解作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为22.22%(P〈0.05)。结论: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并辅于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可以缓解癫痫症状的持续状态;此给药方法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咪达唑仑 护理 小儿 癫痫 静脉泵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半夏生物总碱(PTA)和钩藤生物总碱(UTA)抗惊厥的协同作用,并探讨其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最大电休克惊厥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检测PTA和UTA单用和三种比例(1:1,1:4,4:1)配伍的抗惊厥作用及毒性效应,并采用bliss’s法分别计算它们的ED50和LD50。用等效线法评价其协同作用并计算各组配伍的受益指数(BI)。制备大鼠运动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惊厥模型,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海马区癫痫相关递质Glu、Asp、Gly、GABA的含量。结果半夏、钩藤生物总碱4:1配伍的抗惊厥作用呈现协同,而毒性呈现相互拮抗,是PTA和UTA合用的最佳比例。而两药1:4和1:1比例配伍尽管在最大电休克惊厥试验中抗惊厥作用呈现协同,但是在毒性试验中毒性效应却呈现相加。PTA和UTA单用和4:1合用,均可明显减少海马Glu的水平,增加GABA的水平,且4:1合用组的GABA水平要比两单药组高。但对Asp、Gly无明显影响。结论PTA和UTA以4:1合用时抗癫痫效应协同、毒性拮抗。两药合用的抗惊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同时降低Glu能神经的兴奋性,并协同提高GABA能神经功能有关。

  • 标签: 半夏生物总碱 钩藤生物总碱 协同作用 抗惊厥作用 等效线分析法 最大电休克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食品中淀粉的可降解性及其与健康的关系。通过对淀粉的化学结构和消化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淀粉在人体内的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这对于人体的能量供应至关重要。然而,如果食物中的淀粉没有被完全分解,可能会在消化道中产生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理解淀粉的可降解性对于制定合理的饮食策略和预防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抗疟药物,尤其对耐氯喹或对多种药物耐药的脑型疟和恶性疟有效.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青蒿素类化合物还具有其它很多重要的药理活性,如抗血吸虫、免疫调节、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尤其是其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很多实验研究表明,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很低,这为研究开发经济、有效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青蒿素 衍生物 肿瘤 抗疟药 药理活性 药物治疗
  • 简介:【摘 要】微生物发酵是食物生产领域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技术较为成熟。在目前食品生产中,无论是腐乳、酱、酒还是糕点,都广泛的应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食物种类之一。本文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原理,探讨了其在食品研发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发酵 单细胞蛋白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氟罗沙星溶液光降解反应机理.方法:通过过氧化氢和咪唑对氟罗沙星溶液光降解影响的试验和咪唑对培氟沙星溶液光降解的影响的试验,推断氟罗沙星溶液光降解的可能机理.结果:过氧化氢对氟罗沙星光降解有促进作用,咪唑对氟罗沙星和培氟沙星光降解有抑制作用.结论:推断氟罗沙星的光降解反应明显有自由基的参与;而C8-位的氟取代基是喹诺酮类药物光降解反应中自由基反应的关键基团.

  • 标签: 氟罗沙星溶液 光降解反应 反应机理 过氧化氢 咪唑
  • 简介:本文基于酸性条件下蔗糖铁复合物中糖、铁解离,利用其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将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溶液浊度、pH值相关联,计算出蔗糖铁解离反应的能量变化(ΔE)及游离糖缓冲系数(n).结果表明蔗糖铁中糖、铁的氢键键合特性,而对蔗糖铁复合物类药物的保存及其进一步深加工等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蔗糖铁 糖铁复合作用 PH 浊度 活化能 游离糖缓冲系数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的纤维素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的最主要、重要的成分,植物体内的纤维素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的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的纤维素降解菌来降解天然纤维素,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素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的纤维素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的最主要、重要的成分,植物体内的纤维素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的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的纤维素降解菌来降解天然纤维素,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素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
  • 简介:目的小檗碱等原小檗碱类生物碱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多种属植物体内,通过实验观察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降糖作用的差异,并从理论上初步分析这类生物碱的抗糖尿病作用机理。方法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制造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5天测空腹血糖,比较这三种生物碱降糖作用的差异;用PM3方法,将原小檗碱及现有的常用降糖药苯磺酰胺类、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的代表药物进行结构优化,比较它们结构的相似性;

  • 标签: 异喹啉类生物碱 原小檗碱类 降糖作用 机理研究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小檗碱型生物碱
  • 简介:目的:探讨大豆黄素衍生物IRXH609(LRX)的减肥作用和可能的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测量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摄食量、血脂和血糖,检验LRX灌服30d后的减肥效果;体外培养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观察药物对脂肪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和分解的影响。结果:LRX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降低血液中TC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显著提高3T3-L1前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脂酶(HSL)活性,促进脂肪分解释放甘油(Gly),减少细胞内TG含量。结论:LRXH609有显著的减肥和调血脂作用,可能的机理是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激活HSL促进脂肪细胞内TG分解,降低脂肪细胞内TG存储量。

  • 标签: 肥胖 大豆黄素 3T3-L1细胞 激素敏感脂酶
  • 简介:目的研究全新丹参素衍生物ADTM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t-BHP诱导H9c2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观察ADTM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缺血24h后提取心肌组织蛋白,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以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ADTM能显著抑制t-BHP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在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中,明显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结论ADTM可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缺血损伤。

  • 标签: 丹参素衍生物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泻痢、消渴、痈肿疔疮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药理作用。本文主要对黄连生物碱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连生物碱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黄连生物碱 心血管系统 药理作用
  • 简介:阿片依赖是慢性复发性脑病,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胍丁胺增强吗啡镇痛、对抗吗啡耐受及躯体依赖,本研究进一步分别采用反映精神依赖不同侧面的多种动物模型评价了胍丁胺抗吗啡精神依赖及防复吸作用,并探讨了其可能机制。在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行为敏化、辨别给药(DD)、自身给药(SA)模型上,从药物的奖赏、

  • 标签: 精神依赖 神经生物学机制 胍丁胺 依赖作用 抗阿片 慢性复发性脑病
  • 简介: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以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V型胶原酶、DNA酶消化SD雄性大鼠肝脏,percoll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分离后1d分别加入0、6.25、12.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7d后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α-SMA、TGF-β1、Smad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第14天分别加入0、6.25、12.5、25、50、7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24h后RT-PCR检测凋亡基因Bax、Bcl-2的mRNA水平和纤维化相关基因TGF-β1、collagenI、NF-κB及TIMP-1的mRNA水平。结果:药物作用7d后,6.25μg/mL和12.5μg/mL浓度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目分别减少了56%和86%。在1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原代肝星状细胞α-SMA、TGF-β1及Smad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83%、85%及7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4%、92%及73%(P〈0.05)。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24h后,细胞凋亡明显。在50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Bax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约2.3倍,Bcl-2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约5.6倍;TGF-β1、collagenI、NF-κB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0%、83%、74%、65%(P〈0.05)。结论:姜黄素衍生物可以明显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 标签: 肝纤维化 姜黄素 肝星状细胞 活化 凋亡
  • 简介:甲壳素(Chitin)又名几丁质、甲壳质、壳多糖等,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如蟹、虾、昆虫及真菌中。其资源丰富,产量仅次于纤维素,是自然界第二大有机物质。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最重要的衍生物,是甲壳素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的产物。自1811年Braconnol发现甲壳素和1894年Hoppeseyler将甲壳素与KOH在180℃熔融状态下得到

  • 标签: 甲壳素 烧伤 烫伤 壳聚糖 机体免疫力 凝血机理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应用不合理,就会使细菌出现异常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逐渐成为了医疗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临床中想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一般会采用微生物检验的方法进行用药指导,并且逐渐成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技术依据,可以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主要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中的作用以及优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一定基础。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抗菌药物 应用管理 技术指导
  • 简介:摘要:人类机体最复杂、最密集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其微生物数量为体内细胞总数的10倍,最高可达1014株。一旦肠道微生物过度生长,不仅可导致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而且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在AIH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发病机制还不甚明确的当下,通过对肠道微生物在AI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能够为明晰AIH发病机制以及肠道微生物其中的作用提供支持,为临床提出有效的AIH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肠道微生物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器械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也被大量用在医疗器械的研发中。现全面总结了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弊端,分析了高分子材料在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当前的研究热点方向,并对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应用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展望。

  • 标签: 高分子材料 医疗器械 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