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梳理,探讨其研究方法、手段以及研究内容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当前研究成果的共同性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积极心理品质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积极心理品质情况。方法:选择 700名在校护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其积极心理品质和基本信息。结果:所有护生均顺利完成调查,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维度低分从低到高分别为认知、节制、公正、情感、超越以及人际;在 20项积极心理品质得分中,自制、领导能力以及热爱学习为最低 3项,真诚、团队精神以及心灵触动为最高 3项;同时,与大学生常模相比,护生在热爱学习、好奇心、创造力、、公正、情感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得分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不高,并且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所以高等护理院校应该制定有效措施,使护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水平提高。

  • 标签: 积极心理品质 护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应该具有的心理品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50名临床护士进行对比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临床护士不进行心理品质方面的培训,实验组临床护士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训。对比分析240例患者对于两组临床护士的心理品质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士的心理品质满意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护士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训,有助于缓解护士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是临床护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 标签: 临床护士 心理品质 浅析
  • 简介:摘要军校学员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若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又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对学员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中,笔者首先简单地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然后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军校学员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探究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军校解决好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军校学员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高校不仅需要从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大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共性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日益复杂化,在各类社会事件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压力提升,大学生具备的社会实践经验相对比较少,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在走出校园之后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给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时,应当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方法
  • 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各高校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学习心理保健相关技巧,塑造健全人格品质。但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注重心理的负面信息,以问题为导向,给学生一种误导,"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解决我的心理问题?"在未认识了解心理健康之前,先入为主的给自己扣上了"有病"的帽子,本身会加重其心理压力,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 心理学 应用 以问题为导向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屑病应用积极心理治疗对病人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银屑病病人60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病人(n=30)和观察组病人(n=30),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积极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病人采取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比两组病人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结果在抑郁、焦虑、社会回避及苦恼情绪方向,观察组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银屑病病人采取积极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及行为的影响,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银屑病 心理治疗 心理状况 行为影响因素
  • 简介:   【摘 要】 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使用心理护理的积极影响效果。 方法:根据 2012年 5月至 2013年 5月我院的 60例血液透析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 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有 20例满意, 8例较满意, 1例一般, 1例不满意,满意度是 96.7%;对照组有 8例满意, 12例较满意, 3例一般, 7例不满意,满意度是 76.7%。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血液透析使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满意度 心理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学学科分支。本文通过回顾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引用国内外众多临床实验结果,探索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干预对护理临床、药学临床、基础临床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一些疾病治疗的积极作用,旨在对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进行概要的介绍与评述 。尽管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干预治疗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成熟,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善。

  • 标签: [ ] 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干预 临床医学 实践
  • 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大都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各类心理问题上,忽视了学生潜质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存在一定偏差。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将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 心理学 课程改革 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素质
  • 简介:开展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医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现阶段课程设置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课程构建,旨在完善教学制度,提升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医学英语 课程构建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积极心理干预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72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晚期肿瘤患者。对照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常规临终关怀护理措施,试验组晚期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护理。观察两组肿瘤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7.77±7.24),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6.63±6.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晚期肿瘤采用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构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 临终关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自闭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自闭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ABC、PEP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评分、应物评分、应人评分及言语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自闭症患儿心理护理,疗效佳,值得推荐。

  • 标签: 心理护理 自闭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危产妇心理状态及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18例高危产妇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9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2.44±5.68)分和抑郁量评分(28.56±4.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40.77±6.69)分和抑郁量评分(39.69±5.86)分,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79.66%(P<0.05)。结论对高危产妇使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危产妇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高危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学生的自我管理一直都是作为我国各个中职学校主要管理工作之一,而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作为各个中职学校相关管理人员重点思考分析的课题。那么本文在基于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自我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下,对有效提升中职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以此期望为我国今后更多中职学生在开展自我管理方面提供良好的帮助。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中职学生 自我管理
  • 简介:以塞里格曼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首次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韧性、利他、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人的积极品质作为实证研究的课题。这是心理学发展中,首次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的矫正——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性格优势和美德,增加了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认识。

  • 标签: 心理学家 学校教育 应用 西方 实证研究 病态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于社区医院就诊(收治于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的老年(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越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患者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将积极心理学干预用于青少年情感碍患者治疗中,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分组研究,参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行积极心理学干预,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情绪出现率为8.33%,与参照组22.22%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干预用于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减少不良情绪出现,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青少年 情绪障碍 积极心理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