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对16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重点阐述了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体位的要求;术区伤口的包扎及压迫;术侧肢体局部血液循环状态的观察;综合分析判断有无出血倾向;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成功的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得到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精心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更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完善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护理措施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是近年来心内科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易出现局部渗血、皮下血肿、假性股动脉瘤等并发症[1].故在临床护理中需加强局部穿刺点的观察.选择2001年5月~2003年5月在我院行CAG患者890例,出现各类并发症42例.现将股动脉穿刺点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股动脉穿刺点 临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脉介入治疗术 支架置入术
  • 简介:目的改进婴幼儿穿刺采血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对108例住院需采集血标本的婴幼儿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无一例皮下血肿及其它护理并发症。结论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安全、易行。穿刺成功率高,避免了传统的静脉采血的弊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桡动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356例介入诊疗术患者术中监护,观察其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35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出现并发症28例,经过及时处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严密的观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护理配合,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介入诊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成人桡动脉测压第二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同时重温一下桡动脉解剖情况。方法:选择40例需行桡动脉穿刺测压的成人患者,按要求使患者前臂取中立位,略向尺侧偏10°-15°桡侧向上,固定前臂,用22G动脉留置针穿刺重管。结果:33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第二针穿刺成功,2例因穿刺不成功改其它部位行有创动脉压监测。结论:桡动脉IBP广泛用于复杂病情手术及危重病人的动脉血压监测,当桡动脉第一穿刺点因故不能进行时,成人桡动脉则压第二穿刺法为IBP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结合解剖学基础与临床操作,证实了成人桡动脉测压第二穿刺法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此法在患者俯卧位或改变体位时穿刺尤现方便可行。

  • 标签: 成年 桡动脉有创测压 第二穿刺法 临床应用 体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后活动的最佳时间。方法60例行PTCA或PTCA+支架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拔除动脉鞘管后6h开始床上活动和24h开始床上活动两组,两组病人分别在拔管前后不同时间,在室温下测定下肢皮肤温度(术侧、健侧)。结果拔管后6h开始活动的病人,术侧皮温在拔管后12h明显恢复(P<0.05或P<0.01),健侧则在6h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而拔管后24h开始活动的病人,术侧皮温在拔管后48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健侧则在12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拔管后6h开始活动较24h开始活动恢复的要好,表明提前活动有助于病人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活动 最佳时间 下肢皮肤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2000年11月—2006年11月80例894人次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止血效果总结。结果压球按压15分钟后绷带加压包扎法明显优于按压15分钟后沙袋压迫止血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血肿(P<0.001)。结论压球按压15分钟后绷带加压包扎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理想的压迫止血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股静脉 股动脉穿刺 出血 血肿 压迫止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护理学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向而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纯护理疾病”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这就把心理护理置于重要的地位。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新入院的病人,首先要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变化,对入院病人的安慰,给予心理上的满足,既是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威望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病人生理机能的改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现论述如下:

  • 标签: 心理状态 全面护理 医学模式 护理人员 心理护理 护理学
  • 简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PTCA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技术,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活动不受限、诊断及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近年来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诊治术已成为国内外广为重视的技术[1],但术中、术后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2003年11月以来,我们通过对80例行PTCA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到,饮食护理对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可起到干预作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PTCA支架植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经桡动脉穿刺 饮食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 预防
  • 简介:动脉穿刺法(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拔除股动脉鞘管时,通常用手压迫止血,不仅费时费体力,而且有时效果还不确切。我们改用一次性20ml塑料注射器压迫穿刺部位止血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股动脉穿刺 压迫止血 塑料注射器
  • 简介:在句子中宾语和补语都是句子的基本成分,它们的位置一般都在谓语后面。如果补语是由一般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时,我们较容易将它和宾语区分开来,但如果补语是由数量词,尤其是表示时间的数量词充当时,就易和宾语相混淆,较难区分。如:

  • 标签: 宾语时间 时间宾语 时间补语
  • 简介:对20所医院279份护理病历的入院护理评估单进行调查,发现在入院评估完成时间入院评估资料完整性、阳性资料准确性、评估方法规范性和质量控制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认为通过护士继续教育、规范护理体检程序、加强环节质量监控和适当改进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提高护理入院评估质量,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标签: 护理入院评估 问题 对策 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 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预测未来某医院的入院人次,为医院管理服务.方法应用指数平滑法对2001~2004年该院的入院人次建立预测模型,并预测下一年各月入院人次.结果发现该院人次呈上升趋势;指数平滑参数α=0.45,2001~2004年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为9.88%.结论指数平滑法可以很好的模拟入院人次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并可用来对未来入院人次进行预测,为拟定医院管理方案提供科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 标签: 指数平滑法 入院人次 医院管理 医疗服务 时间序列
  • 简介:<正>有个女孩在瓜田边玩耍,看到了许多大大的西瓜。她很想吃那些西瓜。瓜农问她:“小女孩,你想买西瓜吗?”小女孩点点头。瓜农准备摘一个又大又熟的西瓜给她。小女孩却说:

  • 标签: 瓜田 天定 大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