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留置期间导管移位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461例肿瘤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32例出现导管移位的临床资料,分析造成移位的原因。对伴有导管内凝血者先正位后溶栓;伴有静脉血栓者充分抗凝成功后再正位。正位可采用脉冲式注入同时送管法,若失败可插入同型号导丝再正位;也可经患者同意直接插入导丝正位。结果32例中无意中发现导管移位的有20例,多于因客观因素发现者(P=0.04);肿瘤部位与导管移位有关(P=0.01);患者的发病年龄、置管肢体侧向及穿刺的静脉与导管移位无关(P>0.05)。正位成功26例(81.25%)。正位成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置管的静脉而无关。结论PICC置管时的导管异位和留置期间的导管移位应该同样受到重视。应定期行X线和置管静脉超声波检查。建议厂家按移位发生比例生产单包装导丝,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正位成功率。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 导管移位 正位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牙齿病理性移位患者的正畸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7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牙齿病理性移位 患者 正畸治疗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奶牛单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因各种因素导致奶牛真胃移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死亡、淘汰率较高,导致奶农收入减少,是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1种严重疫病。奶牛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皱胃)在正常情况下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挨瘤胃,但由于某些原因,真胃位置发生改变,或处于瘤胃下方或左侧、或发生向右皱褶(向右皱褶为真胃扭转),导致营养代谢失调的一种急性内科疫病。

  • 标签: 真胃 胃弛缓 胎衣不下 钢管音 胃腹膜炎 子宫内膜炎
  • 简介:从语言实例看,两项定语,且其中一项为单音节、一项为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定中结构有三种语序:居首单音节定语必须后移、居首单音节定语不能后移、居首单音节定语后移不后移都可以。关于居首单音节定语的移位,目前有三种解释:韵律制约,韵律、句法、语义优选论,语义松紧度接近原则。文章在评述相关研究得失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区分不同生成方式的居首单音节定语定中结构,认为韵律与指称性、描写性语用差异的互动解释也许是条不错的路子。

  • 标签: 单音节定语 移位 指称性 述评
  • 简介:“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法学界应用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模式。但是无论是“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说、“格传递”说还是“特征核查”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分析。认为S-结构“张三掉了两颗门牙”有着不同于“张三的两颗门牙掉了”的D-结构。“张三”并非从名词性短语“张三的两颗门牙”中移位至主语位置获得主格。这里应该存在一个表示“致使”义的轻动词(lightverb),正是这个轻动词给“张三”指派了“经历者”的题元角色。

  • 标签: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 生成语法 轻动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比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锁骨移位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术较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锁骨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克氏针内固定 钢板内固定 锁骨移位骨折 手术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QCC(英语QualityControlCircle,中文译成“质量控制圈”或“品管圈”)是同一工作单元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手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的小组。在中国大陆,像这样由若干员工组成的质量改进或自我改进的小组被称为质量管理小组或QC小组。

  • 标签: 主题,活动计划,对策,目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喙锁韧带断裂的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喙锁韧带断裂完全脱位的病例,以“喙肩韧带移位法”进行了手术治疗,这种方法在作为修复的材料而言,使用了自身生的韧带,它比其他一切人工材料都要优越,而且能够在同一视野内转移,又能够很好地保持转移韧带的血运,结果由于没有使用金属内固定材料,因而就没有导致过度的固定力作用于肩锁关节,所以术后的运动范围就不受限制。全部的病例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结论这一术式既能适用于陈旧性脱位的病例,也能适用于新鲜脱位的病例,还适用于锁骨外侧形成的假关节病例以及其他疾患。肩锁关节的作用,是作为上肢运动的支点而发挥其机能,从解剖学以及生物力学上来看,我们认为喙肩韧带移位法是更为适合的修复重建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肩锁关节完全脱位 喙锁韧带断裂 喙肩韧带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通过口腔正畸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48例牙周病导致前牙移位的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添加口腔正畸,研究其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在通过口腔正畸干预后,病患的牙周膜间隙、牙齿咬合、牙齿松动、牙齿复位等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提升了口腔的实用功能与美观度。结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通过口腔正畸的治疗有效率高,其效果高于传统治疗,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和美观度。

  • 标签: 牙周疾病 前牙移位 口腔正畸 治疗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婴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治1岁以内婴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3例,行介入手术治疗,患儿年龄(5.1±3.6)个月,体质量(6.3±2.7)kg。患儿均有睡时多汗症状。结果对所有患儿均封堵成功,随访6个月以上均无残余分流,无血尿、血栓等并发症,1例发生股动静脉瘘,压迫数小时后消失。二尖瓣反流随访过程中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婴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婴儿 介入治疗 封堵器
  • 简介:目的分析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住院及门诊治疗的49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口服催涎剂和颌下腺区域按摩等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成A、B、C、D四组,分析各组特点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四组患者3年后恢复良好率分别为:A组33.3%、B组77.7%、C组83%、D组90%。结论采取口服催涎剂和颌下腺区域按摩与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后的愈合相关,两者联合运用可提高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后的恢复良好率。

  • 标签: 颌下腺疾病结石 手术 口腔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癌症患者化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26例癌症患者行PICC穿刺置管化疗。结果26例置管成功,顺利完成化疗。结论PICC导管为癌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道,确保了化疗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浅静脉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PICC 癌症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阅读相关护理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对PICC临床应用,PICC导管的禁忌症,穿刺置管方法,导管置管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 标签:
  • 简介:目的运用导管漂浮原理预防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异位颈内静脉。方法将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400例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00例。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超声实时观察,确认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试验组(200例)即从末端分离导丝和导管,撤出导丝3cm,继续送至预测量长度。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无颈内静脉异位,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率为1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导管漂浮原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异位颈内静脉。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异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可降解复合神经组织导管,或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是在单纯的生物性组织导管中添加可降解材料制备成复合导管,并在其中加入能够促进轴突生长的物质,诱导神经断端生长,加入的物质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雪旺氏细胞等。构建复合神经导管是目前用于修复长段外周神经缺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复合神经 组织工程 可降解材料 雪旺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及有效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对策预防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结果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51例患者出现血液净化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原因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以及住院时间有关。结论血液净化导管感染的因素较多,要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医务人员要掌握感染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血液净化 导管感染 因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