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个体化护理在早产管理及出院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阵列法将100例早产分为50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产个性化护理。比较指标。结果:8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头围、身长、体重均高于对照组,脑瘫、智力低下、低运动能力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早产管理及随访中实施早产个体化护理模式,可改善早产生长发育,积极预防脑瘫等不良结局。

  • 标签: 早产儿个性化护理 管理 出院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个性化护理在早产管理及出院随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取数字表法将100例早产分为50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产个性化护理护理。比较各指标情况。 结果:8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头围、身长、体重都高于对照组,脑瘫、智力低下、运动能力低下的比例都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早产管理及出院随访中实施早产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改良早产生长发育情况,积极预防脑瘫等不良结局。

  • 标签: 早产儿个性化护理 管理 出院随访
  • 简介:摘要早产视网膜病变(ROP)是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儿童致盲眼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早产视网膜局部缺血、缺氧环境促使眼内VEGF表达代偿性升高,进而诱导视网膜血管病理性生长。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可抑制眼内VEGF的生物活性,从而延缓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可有效治疗ROP。然而,ROP患者常伴有血-视网膜屏障损伤,导致视网膜微环境稳态失衡,抗VEGF药物易透过血-视网膜屏障及血-脑屏障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能导致ROP患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目前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是否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发育仍是眼科研究的热点。本文就VEGF在ROP发病机制和神经发育中的作用以及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对ROP患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抗VEGF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脑屏障 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在足月儿中诊断标准明确,但在早产中,HIE的定义、临床病程、治疗及预后情况都更为复杂,目前仅少数研究探讨了早产HIE的诊治,但纳入对象及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异质性。因"医疗警讯事件"的原因,早产HIE发生率可能比目前文献报道更高,且与足月儿相比,其病程更复杂、神经发育伤残率更高。本文旨在阐明早产HIE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以期促进将来研究设计以及神经保护策略的实施,从而改善早产HIE的预后。

  • 标签: 婴儿,早产 缺氧缺血,脑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川地区早产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特征,评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其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首次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儿156例306只眼纳入研究。根据抗VEGF药物的种类不同,将患儿分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组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组;根据患儿就诊路径不同,将IVC组分为院内组和转诊组。治疗后门诊随访至病变退行(血管退化或视网膜完全血管化)或再次入院治疗,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若发现病情复发或进展,则再次收治入院并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抗VEGF药物、视网膜激光光凝或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特征:性别、出生胎龄(GA)、出生体重(BW)、吸氧史等;病变情况:ROP分期、分区、是否有附加病变等;治疗情况:治疗时间、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等;预后:是否再治疗、再治疗时间、再治疗方式等;不良事件:角膜水肿、晶状体混浊、眼内炎、视网膜损伤等局部不良反应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156例ROP患儿306只眼中,男性74例(47.44%,74/156),女性82例(52.56%,82/156);均具有出生时吸氧史。患儿GA为(28.43±2.19)(23.86~36.57 )周,BW为(1 129±335)(510~2 600)g,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为(39.80±3.04 )(31.71~49.71)周。均诊断为1型ROP,包括急进型ROP (A-ROP)26只眼(8.50%,26/306),Ⅰ区病变39只眼(12.74%,39/306),Ⅱ区病变241只眼(78.76%,241/306 )。患儿确诊后于72 h内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其中行IVR治疗68例134只眼(43.79%,134/306 ),行IVC治疗88例172只眼(56.21%,172/306)。IVC组患儿中,院内组34例67只眼(38.95%,67/172),转诊组54例105只眼(61.05%,105/172)。仅一次治疗后好转279只眼(91.18%,279/306 ),经2次治疗后好转15只眼(4.90%,15/306),经3次治疗后好转12只眼(3.92%,12/306)。IVR组一次治愈率低于IV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5,P=0.197)。在不同ROP类别中,IVC在A-ROP中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一次治愈率高于I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7,P<0.05)。IVC组中院内组患儿GA、BW、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均低于转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5、-2.940、-3.796,P<0.05)。IVC组中院内组、转诊组一次治愈率分别为94.94%、92.38%,院内组一次治愈率略高于转诊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679)。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或玻璃体腔注射相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四川地区ROP患儿GA、BW及首次治疗时矫正胎龄较发达国家偏大。IVR及IVC均可安全有效治疗ROP,两种药物在ROP总体的一次治愈效果中无明显差异,但IVC在A-ROP治疗中表现更佳。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临床特征 血管生成抑制剂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早产存活率不断上升,早产视网膜病变(ROP)成为儿童致盲的首位病因。进入21世纪,中国大陆地区ROP筛查和防治工作不断深入,但不同区域开展工作的情况及ROP检出率差异较大。本文在前期对2010年前ROP发生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2008至2018年的文献报道进行汇总,追踪和分析约10年间中国大陆地区ROP的筛查情况和发病变化趋势,以期为科学防治ROP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79-385)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发病率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和早产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清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60例<32周早产为A组,选择同期出生的60例32~36周的早产为B组,选择同期出生的60例足月儿为C组,选择同期出生且存在ROP的60例早产为D组,均予以血清VEGF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出生第1周、第3周、第5周时,D组VEGF水平分别为(523.42±4.45)ng/L、(456.72±3.28)ng/L及(346.23±2.68)ng/L,A组分别为(487.23±3.56)ng/L、(423.48±2.36)ng/L、(301.34±2.13)ng/L,B组分别为(435.63±3.24)ng/L、(386.32±2.32)ng/L、(250.92±3.22)ng/L,C组分别为(245.21±3.21)ng/L、(245.17±3.30)ng/L、(245.06±3.28)ng/L,D组VEGF水平均高于A组、B组、C组,且A组、B组均较C组高,A组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C组有无吸氧新生儿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吸氧新生儿出生第1周、第3周、第5周时的VEGF水平分别为(330.42±3.28)ng/L、(265.92±3.28)ng/L、(207.56±2.64)ng/L,均低于未吸氧者的(334.35±2.79)ng/L、(301.56±2.56)ng/L、(210.24±2.3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P患儿各纠正胎龄VEGF水平均较早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OP患儿VEGF水平较早产高,且早产胎龄越小,VEGF水平越高,早产VEGF水平上升可能导致ROP发生的风险增大。

  • 标签: 新生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早产器官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免疫力差,合理的喂养和护理可有效地减低早产的死亡率,并促进其正常的发育。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56例早产经医务人员精心的喂养和护理,存活率达到了94.6%。通过对这些早产喂养和护理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早产喂养和护理的方法。这对加强早产的喂养和护理,有效提高早产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 护理存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产的看护和干预心得。方法收集我院早产90个,随意的将其分成两个小组,观察组婴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婴儿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对照组的婴儿与采取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婴儿相比,体重明显偏低,对比后发现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为早产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增强父母对婴儿的护理能力,从而使婴儿更好的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低体重 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呼吸暂停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78例早产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护理、治疗及转归。结果78例呼吸暂停早产治愈好转69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4例。结论加强早产呼吸暂停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早期干预,可降低呼吸暂停对患儿的危害。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42例住院早产死亡病例资料,探讨降低早产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12~2014年在我院住院死亡早产1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死亡病例中其中胎龄<28周69例(48.6%),28~32周47例(33.1%),32-36周26例(18.3%)。142例早产中死亡主要原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肺出血,败血症、先天畸形。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减少早产的发生,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医院内ICU病原学检测、监控和管理,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早产儿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进行总结,随机记录早产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历数。结果腋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简单,且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头皮、四肢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早产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和输液局部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早产儿 腋静脉 留置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