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单次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的早产视网膜病变(ROP)患儿黄斑形态和视力改变。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4—8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有单次激光光凝或IVR治疗史的4~10岁ROP患儿14例23眼作为ROP组,其中单纯激光光凝9例14眼作为激光光凝组,IVR 5例9眼作为玻璃体腔注射组。同期收集年龄匹配的足月产正常儿童8例16眼作为对照组。采用OCTA的3 mm×3 mm扫描模式测量各组患儿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形态指数、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VD)及表层视网膜灌注密度(PD);利用其B-scan模式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检查并记录所有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OCTA图像显示ROP组FAZ区域较对照组小,FAZ形态较对照组不规则,CF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激光光凝组黄斑中心凹陷变浅,轮廓接近消失。ROP组FAZ面积、FAZ形态指数、VD和PD分别为(0.09±0.08)mm2、0.51±0.25、(19.18±2.50)mm/mm2和0.35±0.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2±0.08)mm2、0.68±0.07、(20.94±0.93)mm/mm2和0.38±0.02,ROP组CFT为(215.00±21.32)μ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4.29±20.2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3、-3.14、-3.02、-2.52、8.91,均P<0.05)。2组间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P=0.87)。激光光凝组CFT较玻璃体腔注射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P<0.01)。结论单次激光光凝或IVR史ROP患儿黄斑区形态存在明显改变,但BCVA并未因此受到明显的影响。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
  • 简介:摘要早产视网膜病变(ROP)是引起儿童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ROP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及临床应用使ROP的治疗模式发生了转变,因其治疗便捷、疗效明确的优势,已成为ROP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由于ROP患儿存在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进入血液循环一过性地降低血液中VEGF水平,理论上可能会对ROP患儿各器官(尤其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重视抗VEGF药物对ROP患儿神经发育的影响,严格把握其适应证,规范其临床应用,不断提高ROP的总体疗效。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血管生成抑制剂 神经发育 述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个体化剂量康柏西普治疗1型阈值前早产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9年1~7月在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1型阈值前ROP患儿23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28只眼,女性9例18只眼。患者平均出生胎龄(28.06±1.73)周;平均出生体重(1.14±0.19)kg;首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时平均矫正胎龄(34.38±1.41)周。首次IVC前采用A型超声测量患儿眼轴长度(AL)。根据AL计算对应的注射剂量范围,AL分别为14.23~ 16.19、16.20~ 17.57、17.58~ 18.63 mm的患儿,其康柏西普注射剂量分别为0.015、0.020、0.025 ml(分别含康柏西普0.15、0.20、0.25 mg )。所有患儿首次IVC剂量均为0.015 ml。首次IVC前1 d以及IVC后1、7 d,抽取患儿动脉血2 ml,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治疗后随访时间≥1年。随访1年后首次IVC治疗有效率、复发率采用χ2检验;注射次数、注射间隔时间、视网膜血管化时间以及患儿血清VEGF浓度的短期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首次IVC后1~3周,所有患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血管纡曲减轻;虹膜新生血管消退。首次IVC后1年内,16只眼因视网膜有无血管区交界处出现新生血管行第2次IVC。患儿行第2次IVC时的平均矫正胎龄为(40.56±3.81)周。康柏西普注射剂量0.015、0.020 ml者分别为2、14只眼。第2次与首次IVC平均间隔时间(40.89±8.99)d。行第2次IVC的16只眼中,8只眼因视网膜有无血管区交界处再次出现新生血管行第3次IVC。患儿行第3次IVC时的平均矫正胎龄为(43.00±1.41)周。康柏西普注射剂量0.020、0.025 ml者分别为3、5只眼。第3次与第2次IVC平均间隔时间(28.60±6.07 )d;第3次与首次IVC平均间隔时间(69.20±12.40)d。终止随访时,所有患眼治疗有效(100%,46/46)。其平均注射次数(1.52±0.76)次;视网膜血管化时间为平均矫正胎龄(46.31±3.42)周。首次IVC前1 d及IVC后1、7 d,患儿血清平均VEGF浓度分别为(111.21±148.71)、(25.60±27.71)、(42.99±38.01 )pg/ml. IVC后1、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较IVC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54、-2.779,P<0.05);IVC后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较IVC后1 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5,P<0.05 )。所有患眼均未行激光光凝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未见与药物或治疗方式相关的晶状体混浊、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个体化剂量康柏西普治疗1型阈值前ROP有效;治疗后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降低。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血管生成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早产视网膜病变(ROP)治疗中,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本院收治的64例ROP患儿(64眼)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均于24 h内常规玻璃体腔注射0.025ml康柏西普(10.00 mg/ml);注射7 d内进行眼底检查,然后结合其实际情况每间隔1-3周检查一次。本组患者均随访24周以上,针对病情复发(无效)者予以重复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进而观察患儿的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62例患儿中,进行1次/2次注射治疗患儿分别为52/10例。经24周治疗后,治愈、好转、复发、无效及加重患儿及占比分别为28例(45.16)、 24例(38.71)、9例(14.51)、0例(0.00)、1例(1.61)。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白内障、眼内炎、青光眼等相关并发症。经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可见,首次治疗时间、病变分区/分期以及附加病变均与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回归显示,Ⅰ区病变患儿对比Ⅱ区病变则更容易复发(P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早产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危险因素包括过度吸氧、营养不良、感染、炎症等,其中炎症对ROP的影响受到更多关注。TNF-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蛋白,参与新生血管生成及炎症反应,其可能通过促进VEGF表达、参与并加重炎症反应、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及诱导细胞凋亡在ROP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了解TNF-α与ROP相关性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可为进一步研究ROP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病因学 肿瘤坏死因子α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NICU收治的ROP新生儿112例,均为单眼患病,共计112患眼。112患眼均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其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112例患眼中,97例进行了1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15例进行了2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愈52例,治愈率46.43%;好转44例39.29%;复发16例,复发率14.29%。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玻璃体腔 注射治疗 康柏西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早产过渡期干预措施”实施和质量持续改进对超早产(extremely preterm infant,EPI)住院期间结局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185例EPI,根据2018年1月在本院实施“早产过渡期干预措施”改进前后分为改进前组(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n=45)和改进后组(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n=140),使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筛选和logistic回归分析EPI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1)185例EPI的中位胎龄26周+6,范围23周+3~27周+6,中位出生体重950 g,范围390~1 290 g。(2)改进后,新生儿科医生参与产前会诊比例、母亲产前足疗程糖皮质激素和硫酸镁使用比例、剖宫产娩出比例及转入NICU体温均提高[分别为77.1%(108/140)与8.9%(4/45)、67.9%(95/140)与35.6%(16/45)、67.1%(94/140)与48.9%(22/45)、44.3%(62/140)与17.8%(8/45)及36.6 ℃(36.3~36.9 ℃)与35.2 ℃(35.0~35.3 ℃),χ2或Z值分别为66.41、14.81、4.85、10.17及-9.34,P值均<0.05],且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DCC)和出生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呼吸支持比例分别由改进前的无病例至改进后的67.9%(95/140)和89.3%(125/140);而生后1 min Apgar评分≤3分、产房内气管插管及72 h内有创呼吸机使用等比例均较降低[分别为7.1%(10/140)与17.8%(8/45)、37.1%(52/140)与73.3%(33/45)、38.6%(54/140)与57.8%(26/45),χ2值分别为4.39、17.96及5.12,P值均<0.05]。(3)改进后,EPI总体救治存活率及胎龄27~27周+6的存活率均明显提升[分别为72.9%(102/140)与53.3%(24/45),OR=2.349,P=0.015;84.1%(53/63)与56.6%(13/23),OR=4.077,P=0.007];虽然早产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晚发型败血症和早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 min Apgar评分≤3分(OR=8.890,95%CI:2.005~39.412),5 min Apgar评分低(OR=1.468,95%CI:1.103~1.953)和72 h内有创呼吸机使用比例高(OR=7.165,95%CI:2.942~17.449)为EPI死亡的危险因素;而产房内使用nCPAP(OR=0.314,95%CI:0.137~0.719)和体重(OR=0.996,95%CI:0.993~0.999)为保护因素。结论“早产过渡期干预措施”改进将EPI救治技术的关注度提前至产前和产时,特别是产时开展体温管理、DCC和nCPAP 等“支持”技术,将有助于提高EPI的救治存活率和改善存活质量。

  • 标签: 婴儿,极度早产 存活率 死亡率 早期医疗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早产发展包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需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早产9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新型早产护理发展包(由(1)头垫(2)双翼(3)尾翼(4)细布绳组成)将双翼、尾翼卷起反折,制作围成以早产枕骨一坐骨结节为长轴,左右肩宽为短轴,高5~10cm的“U”形的“鸟巢”。头垫折盖于早产头部。对照组用纯棉柔软的方形包被对角折叠后卷曲成条状,沿早产身体四周围绕,形似鸟巢。结果两组患儿保暖效果,方便程度,日睡眠时间,日进奶量,体重回复致正长的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型早产护理发展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了传统“鸟巢”制作的繁琐步骤,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反折形成的“鸟巢”形状固定,不容易松散,美观实用。更加体现科学化、艺术化、人性化、规范化的护理。

  • 标签: 新型早产儿发展包 早产儿 发展性照顾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了解早产家属对早产出院护理知识的掌握现状,探究分析早产家属出院后对护理知识的主要需求,以早产家属最缺乏的护理知识为导向,给现阶段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降低早产出院后的返院率,提高早产家属对早产护理的认知水平。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陕西省某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中选出60例,采用早产知识知晓度问卷调查,应用 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分别运用描述性统计、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 t 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早产家属获得早产知识主要是通过网络23.3%(14人);早产喂养护理知识的评分最高(3.77±1.02)分,异常情况的观察与处理知识评分最低(2.83±0.69)分。结论 根据早产家属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院期间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相关健康教育计划,选择合理、科学的健康宣教方式,以提高家属出院早产护理知识的专业水平及早产家属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早产儿 早产儿家属 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随着早产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新药的不断研发,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逐步成为治疗ROP的重要手段。因此规范ROP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操作,使患儿获得安全且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小儿视网膜学组根据目前我国ROP诊治的实际情况,针对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的适应证与禁忌症、注射要求、操作注意事项及治疗后注意事项等,经过认真、全面及充分的讨论,并经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学组审核修改形成专家共识意见,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血管生成抑制剂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儿科工作20年,总结近2年(2012年3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早产50例的护理体会。早产50例,3例因病情极度危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8例患儿好转出院。29例治愈出院。早产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克以下,头围在33厘米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早产特殊护理。关于早产的原因至今仍有许多不明之处。在临床病历分析中,大部分的早产原因主要为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早期破水、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3.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等。

  • 标签: 早产儿 保暖 合理喂养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围产新生儿医学的进步,早产救治能力大大提升,早产的近远期健康结局也受到国际组织、我国政府、医务人员及社会团体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近年来我国针对早产,尤其是胎龄<32周的极早产早期生存及预后研究增多,加强随访及长期跟踪管理势在必行。

  • 标签: 婴儿,早产 健康 关爱
  • 简介:摘要早产是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其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意味着他们一出生就应该得到特有的关爱和照顾,本文从早产的发病原因、特点、主要护理措施、家庭护理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护理,了解早产的基本情况,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并正确指导家庭护理。

  • 标签: 早产儿 家庭 护理
  • 简介:呼吸暂停是早产常见的临床症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科2001年-2002年之间收治早产2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护理早产的经验,分别从早产产房配备、保暖、喂养、呼吸以及感染预防等方面对早产综合护理方法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对集中早产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护理人员参考。

  • 标签: 早产儿 综合护理 并发症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母乳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免疫物质,是婴儿尤其是早产最理想的食品。这不仅是因为母乳的营养价值高,还在于母乳中的某些成份能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防御和抵抗致病因子的侵袭。由于早产的生长发育比足月儿快得多,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皮肤粘膜防御能力差,极易感染而患病,而早产母亲的乳汁除具备一般母乳的优点外.还有许多独特之处,最适合早产生长发育的需要。

  • 标签: 早产儿母亲 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 足月儿 营养价值 自身免疫
  • 简介:黄疸是早产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光照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护理要点是:针对早产的特点进行光照前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光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光照的副作用:如有无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出现,应及早与医生联系及时给予处理。最需注意的是光照过程中患儿是否出现嗜睡、精神萎靡、吸吮反射减弱等胆红素脑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早发现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

  • 标签: 早产儿黄疸 光照疗法 护理 未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脑病 光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