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手术完整切除是其唯一的根治办法,而伊马替尼是转移复发或不可切除GIST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超过一半GIST患者于伊马替尼治疗2年内出现继发性耐药,进而导致肿瘤复发。因此,早期诊断、监测耐药性及肿瘤复发对GIST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液体活检是一项检测人体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标记,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等的新兴技术。近几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在多种恶性肿瘤领域获得重要研究进展。本文将综述液体活检技术在GIST中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旨在为GIST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液体活检 外泌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切除直肠间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肛门内镜胃肠手术(TEM)技术切除直肠间质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57.3±13.1)岁。39例患者均由统一手术团队进行手术及围术期管理,随访8~68个月。结果39例直肠间质患者在TEM下均成功切除病灶,无输血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量(10.4±3.7) ml,平均手术时间(50.3±9.8)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除肿瘤平均大小(3.3±1.4) cm,术后病理证实为间质,平均住院时间(7.9±2.3) d。随访期间复发1例(2.6%),转移3例(7.7%)。1例(2.6%)复发患者再次行TEM术后目前并且稳定;2例(5.1%)患者肝转移,1例(2.6%)发生骨转移,其中2例(5.1%)死亡。结论经TEM治疗直肠间质安全可行,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直肠间质瘤 经肛门内镜胃肠手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GISS)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对29例GIS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ISS可见于各年龄段,中老年患者偏多;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无特异性;发生部位以胃、小肠居多,为89.7%(26/29)。肿块边界尚清,直径平均(7.9±1.2)cm;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者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28例获随访2~60个月,术后5例死于复发,2例死于腹腔广泛转移。结论GISS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相关。

  • 标签: 胃肠肿瘤 诊断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有10%~15%的GIST不存在C-kit/PDGFRA基因突变,称为野生型GIST,其分子机制和临床特征与C-kit/PDGFRA突变型GIST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野生型GIST可分为SDH缺陷型、NF1相关性、BRAF突变型、KRAS突变型以及四重野生型GIST。本文对不同野生型GIST临床特征与靶向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野生型 诊断 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胃肠道间质(GIST)中的应用,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0例GIS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10例行CT检查并1例同时行MRI检查、3例行DSA检查。结果(1)胃肠钡餐X线示1例食道中下段弧形压迹,边缘呈虫蚀状,正常粘膜推压移位。4例胃体呈类圆形充盈缺损,粘膜撑开、展平,浅表溃疡形成,局部胃壁尚柔软;2例胃窦肿瘤呈不规则充盈缺损及腔外钡斑,粘膜破坏。1例仅见外压性改变(2)CT显示5例胃内及小肠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呈中度或明显强化,边界清楚,发生于小肠的可见小肠推移。部分肿块内见不规则钙化斑(3)MRI及DSA显示1例胃内肿瘤于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2例空肠、1例末端回肠肿瘤呈圆形染色灶,边界清楚,对比剂弥散延迟,并见粗大引流静脉。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的主要手段。DSA对于GIST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钡餐造影 核磁共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直径4.8~21.3cm,平均直径约9.5cm。发生于胃4例,小肠3例;CT平扫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3例,内低密度坏死4例,内钙化1例,边缘清楚7例,病变腔内侧面溃疡,气体进入内1例;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区明显强化,CT增值在27~58Hu,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术后病理低恶性风险1例,中度恶性风险2例,高度恶性风险4例。免疫组织化学7例均显示CD117阳性。结论MSCT能显示胃肠道间质的病理学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其定位和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但对肿瘤的危险程度的预测有一定限度;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计数的多少是胃肠间质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胃肠道间质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随访6—36个月,无生存者8例,高度恶性者5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8个月、11个月、13个月、16个月死亡,另有3例于术后复发未继续治疗。结论胃肠道间质术前诊断较困难,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无法切除及术后复发的病例可联合伊马替林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术前均形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3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的3例;肿块周边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4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3例;周边强化,中央坏死液化4例。结论胃肠道肿瘤为富血供肿瘤,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卵巢硬化性间质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硬化性间质为良性肿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妇女的良性肿瘤。该肿瘤属于纤维的一种亚型。1973年Chalvardjian第一次报道此类肿瘤,至今国内外报道仅百余例。本文就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卵巢硬化性间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胃肠间质(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1],约60%~70%发生于胃,30%发生于小肠,直肠GIST仅占5%[2]。现将1例低位直肠GIST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病史江某,男性,49岁,2010年7月因"前列腺增生"就诊于本院泌尿外科,盆腔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间叶组织来源 前列腺增生 肛门指诊 泌尿外科 局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间质的影像检查及CT、MR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也只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胃间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和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的检出率为93.75%(75例),误诊率为6.25%(5例),其数据与MRI检查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间质应用MRI和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仅能作为参考,不可用于定性,仍需要结合电镜检查和免疫组化。

  • 标签: 胃间质瘤 MRI CT 影像学表现 检出率 误诊率
  • 简介:从分子中医学论间质细胞及治疗是人6个中有关肿瘤包括各种症在内治疗的重点论文。因为所有肿瘤治疗必定存在调节细胞间质及其分泌物来抑制肿瘤生长因子的规律。这是由于间质干细胞是经络系统的二个干细胞之一,包括碱基对连接在内都有间质干细胞基质成分,而且所有的肿瘤组织细胞包括癌组织细胞都是原来细胞改变了正常生长周期节律而失控,所疯狂复制而产生的,而在间质中是进行这种失控细胞生长周期节律进行调节是恢复正常秩序的主要的最好的场所。分子中医学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这个特点来治疗癌症,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而其他医学想治癌成功,必定要符合这个客观规律。在人间质细胞系统中最重要的反应是糖基化和反糖基化,而对糖基化终产物的危害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糖基化终产物是动脉粥样硬化元凶。糖基化终产物是引起糖尿病和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易患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并已成为糖尿病尤其是二型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高血糖可使蛋白因子糖基化,形成一种糖基化终产物致病因子,糖基化终产物可干扰细胞内部信号通讯从而使细胞发生殿堂反应,如能升高胞浆游离钙,及胞内二酰基甘油和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并可刺激三磷酸肌醇受体表达等,在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肝脏和胰腺星状细胞中存在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糖基化终产物可诱导这些细胞迅速增殖。因而就产生了蛋白质基因的糖基化,糖基化终产物的糖链,脂多糖结合蛋白和其受体的炎症系统,甲基转移酶的P糖蛋白耐药性等。该系统的主要肿瘤为嗜络细胞,这些反应最为明显的人体器官是胰腺。又由于是在人体各间质或间隙区域,也是各种组织器官间的交界处,所以人体的各种化学�

  • 标签: 间质细胞瘤 分子中医学 糖基化反应 胰岛素 间隙连接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及双镜手术在胃间质(gastricstromaltumor,GST)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0月96例确诊GS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腹腔镜组40例、内镜组30例和双镜组26例。比对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恢复指标,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2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和双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内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双镜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内镜及双镜手术治疗各有优劣,医师在选择最佳术式时应当充分考虑GST患者综合情况,以提高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内镜手术 胃间质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CT影像学检出恶性胃肠道间质的价值和影像特征。方法抽取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调取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T扫描影像特征及检出结果准确性等指标。结果CT扫描检出阳性51例,肿瘤生长位置22例胃、5例十二指肠、9例空肠、6例回肠、4例结肠、6例直肠,所有肿瘤均为恶性。扫描肿瘤,质地均匀33例,不均匀19例,肿瘤中心有低密度区域,增强扫描可见强化不均匀,中心坏死区增强扫描不强化。结论CT扫描胃肠道间质通过影像特点,判断肿瘤良恶性,有利于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 标签: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CT影像 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胃肠间质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经我院超声内镜诊断并经病理或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间质患者的超声内镜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肿瘤较大、边界不规整、溃疡形成、回声不均匀及高回声改变为恶性胃肠间质常见的超声内镜特点,超声内镜诊断良恶性胃肠间质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3%(24/26)。结论超声内镜可作为判断良恶性胃肠间质的辅助诊断指标,对辅助临床早期治疗胃肠间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超声内镜 胃肠间质瘤 诊断价值